肖華
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育領域產生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教學模式,并帶入到小學語文課堂。其中,形式多樣的微課更能迎合當下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使他們能更積極地融入學習之中。教師通過制作簡短、精煉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微視頻,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教學流程,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更多情況下基于學習資料的吸引力,而驅動自己的精力深入地了解與探討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微課教育模式對學生成長與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性。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將微課恰當融入語文教學的各個流程中,從而最大化地發揮微課的優勢與作用,確保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式。
課前預習,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微課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好課前預習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將重要的知識點融入微視頻課件中。并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使學生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盡可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令其自由地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養分。
例如,教師在準備講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時,就可以將詩詞中描繪的飛燕、鴛鴦、黃鸝等小動物,以及桃花、竹林等美麗的植物,以視頻的形式,直觀、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具體來講,教師事先通過深度解析與挖掘教學內容,將主要內容融入微視頻課件中,并將其作為學習材料提供給學生預習。相較枯燥的文字,利用微視頻,能讓學生更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使他們真正融入古詩詞的情境中,并充分展開其想象力,與作者產生更強烈的共鳴。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逐漸對語文產生學習興趣,并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教師基于微課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預習課本內容,可提前摸清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能及時對教學方案做出調整,還能節省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探討與交流的機會。
深入講解,確保學習有獲得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在學習中更有獲得感。在課前預習環節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初步建立認識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教學中的疑惑與重難點進行深入講解。
以《古詩三首》一課為例,教師在對杜甫《絕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曾幾《三衢道中》做進一步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結合學生在預習階段的困惑與學習問題,跟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具體來講,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雖借助教師提供的微視頻資料,對其中描繪的場景與意境產生有效的聯想;但由于古詩詞與現代白話文在表達方式上具有很大差異,致使學生難以全面了解與領會古詩詞中的深刻內涵。因此,教師需要就這樣的教學問題,在課堂上向學生深入講解。在講解詩詞含義的過程中,教師應側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結合微視頻自主嘗試理解與翻譯,并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與其他同學展開有效交流;最后,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將自己對詩詞語句的理解,與教師及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同時,教師需要以引導者的身份,對學生給予適當的引導與幫助,使他們能夠明確掌握學習重點。教師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使學生更能踴躍地參與其中,通過自主探討與研究獲得最終答案,從而促使他們在心理層面上產生更大的獲得感,并逐漸建立學習自信心。
優化微課,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教師基于微課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確保教學理念與教學形式的動態優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教學內容會發生變化,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身心特征、學習需求等,也會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因此,教師若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就應該對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有效革新與完善,結合實際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習慣,對教學計劃進行科學更新與調整。
例如,在講授三年級下冊第24課《火燒云》這一課時,教師應當把微視頻融入語文課堂,并在此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微視頻課件雖然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但是長期采用這一種教學形式,勢必會使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對學生來講,這樣的微課教學模式已經沒有最初那么強大的吸引力了,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消極影響?;诖?,教師可以將微課教學模式與室外實踐活動進行融合。就“火燒云”這個教學內容,教師利用微視頻使學生對云彩的形狀、顏色等進行了解后,還可以帶領他們走進真實的場景,去觀察真實的云彩。具體來講,教師以攝影為主題,組織學生到室外去觀察天空中真實的火燒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自行準備智能手機,引導他們將自己看到的最美的云彩拍攝下來。由此,帶給學生更新的學習體驗,他們基于自主觀察與感受,會對教學內容產生更深的感悟與聯想。優化微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氛圍中,還能夠真正構建一個高效語文課堂。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基于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對學生的學習感受給予一定的尊重。在課堂上充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自主學習意識,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積極地交流與互動,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新世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