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小學英語教學中,單詞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它缺乏語言獨有的情景和實踐的基礎,變得枯燥乏味,學習起來困難重重,學生是難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如何把單詞教學貫穿到娛樂之中,使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乏味,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使他們每個人的學習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已成為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一大難題。通過幾年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以下五種教學方法來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一、單詞教學要與實物、圖片、句型結合起來。
在新課改的今天,強調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反對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在教學單詞時,我設法根據學生的特性,在真實的語境中,讓學生主動學習。在教實物名詞時,我認為讓學生看圖片讀,不如拿實物讓學生自己問:這是什么? 課堂英語化, 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就要求老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在第一節課起,我就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
我們大家都知道,新課改后的小學英語教材所選的內容尤其是單詞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上課時,學生可以把小貓、小狗等動物玩具和蘋果、香蕉等水果實物搬到課堂上來,如果家里沒有的或是特別抽象的可以讓學生自己畫一畫圖片。因為實物圖片能給學生以直觀、立體、生動,形象的感覺,讓學生親眼目睹這些實物,學生通過視覺的輸入,不僅感覺新鮮刺激而且印象會更加深刻,記憶效果會更好。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Do you like pears?》中表示水果詞apple、banana、pear、grape等。這些物體課前教師都可以發動學生進行學具的準備,把實物拿到課堂上以備學習之用,讓人人手里有東西,然后再把這些詞與句型結合起來,師生間可以用實物和圖片進行師生互動,學生間可以進行生生互動。同位或前后位的學生可以手拿實物進行一問一答的連鎖練習: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 It`s a banana/pear . 教師手舉實物可問“Do you like pears? Yes , I do. /No, I don't.” “Show me your banana/orange /pear.” 等,學生都把自己手里的香蕉舉給老師看。課堂上每一個孩子都處于主動狀態,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的興趣大增,熱情高漲,使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嘗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比起孤立地、枯燥地學習英語單詞,也就是學單詞就是學單詞,教師說一遍,學生說一遍,重復得學生昏昏欲睡的教學效果可謂天壤之別。
二、單詞教學要與歌曲、歌謠結合起來。
1、 單詞教學要與歌曲結合起來。
利用歌曲學習語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記憶力,減輕其學習負擔,激發其成就感,為其學習英語創造和諧、愉快的環境。在小學階段采用教唱英語歌曲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例如做字母游戲時,我一邊播放音樂,一邊和學生一起做下列動作):
小組A:ABCDEFG!
小組B:Very good!
全體:clap- ? clap- ? clap
(拍手 ? 拍手 ? 拍手)
教師:OK! Lets go on!
小組A:HIJKLMN!
小組B:Well done!
全體:clap- ? clap- ? clap
(拍手 ? 拍手 ? 拍手)
教師:OK! Lets go on!
小組A:OPQRST!
小組B:You are clever!
全體:clap- ? clap- ? clap
(拍手 ? 拍手 ? 拍手)
教師:OK! Lets go on!
小組A:UVWXYZ!
小組B:Very good!
全體:clap- ? clap- ? clap
(拍手 ? 拍手 ? 拍手)
教師:OK! Very good! Lets stop.
教學實踐證明,上述的教學形式都能讓學生“活”起來,從而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除了以上的形式之外,教師還可以自制頭飾,通過講故事、對話、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來進行教學,盡量是課堂氣氛“活”起來。
三、單詞教學要與活動結合起來。
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親身感知英語,體驗英語,實踐英語,同學之間互相合作,相互交流。所以英語教學也可以放在活動中讓學生親身感知、體驗、參與、和實踐。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抓住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處于主動狀態,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1)單詞教學要與游戲結合起來。游戲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因為在游戲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地發揮自己的兒童天性,可以無拘無束地深受老師歡迎地動起來。而且在這種游戲中,學生不僅會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成功的體驗,而且記憶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請看下面例子:學習表示水果的單詞apple 、pear、banana。教師把這三種水果分別切成小塊,用牙簽扎好,同時讓學生進行擊鼓傳花的游戲活動,課堂上完全可用敲黑板擦傳紅領巾的方法進行,傳到誰那,誰就快速地嘗一小塊水果,然后快速地說出這個單詞。這樣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都想在課堂上嘗一嘗,說一說,而且學生的注意力特別集中,盼著快傳到自己這兒呢?還有在學習一句話“What can you do? ”后,教師可以把這幾個詞分別寫在五個卡片上,教師可以不按順序地分別問五個詞“Where is can(you/do/what/?)?“然后再問Where is “What can you do?”學生就自動排成一個句子。也可以兩個詞或三個詞地一問,方法靈活多樣。這樣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都想在課堂上嘗一嘗,說一說,而且學生的注意力特別集中,盼著快傳到自己這兒呢?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想而知。當然游戲的方法很多,像“摸一摸與猜一猜“、“連詞成句“、“奪紅旗“、“看口型猜單詞”、“聽聲音找單詞”、“手拍單詞”、“頭頂單詞”等等。試想,這樣進行英語教學學生能不喜歡嗎?能不愿意上英語課嗎?
(2)詞教學要與競賽結合起來。新世紀的人才應該是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新,不斷進取的。因此小學英語教學要面向二十一世紀,除了重視培養英語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競爭可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例如在教學Canada, Thailand, China等國家名稱時,我采用了問答競賽法。我將全班分為兩大組,一組問,一組答:
GroupA: Where did you come from?
GroupB: We came from Canada.
GroupA: Where did you come from?
GroupB: We came from Thailand.
問的一方站起來,有節奏地拍手提問;答的一方站起來,有節奏地作答。接著,我把比賽方式換成男女比賽,氣氛就更加激烈了。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以游戲學習詞匯是改變以往詞匯教學“模式化”的正確理念。在本課題的實踐中,注重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及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需求,教會了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如何開放其頭腦和手腳,教會了學生體驗、實踐和交流的學習方式,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保護了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由此可以推斷“小學階段在游戲中學習英語詞匯”的教學模式是有效的。
當然,適合英語單詞教學的活動不僅僅是上述這兩種,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我們的教師潛心鉆研,把英語教學與各種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一定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四、單詞教學要與肢體語言結合起來。
所謂的肢體語言(用英文表示是TPR)就是指用我們的動作、表情、眼神等身體部位表達出詞的含義,幫助學生對單詞意義的理解。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把單詞教學與我們的肢體語言結合起來。我們現行教材中的大部分單詞尤其是一些動詞都可以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像我們教材中的jump 、run、swim、fly這四個詞時,教師可以通過作出相應的“跳一跳,跑一跑,游一游,飛一飛”等動作來幫助學生理解與學習;帶著學生邊學邊做這些動作。還有我們在學習由play引導的記組play the piano、play the violin、play football、play ping pong時,教師可以用手作出彈鋼琴的動作,可以作出拉小提琴的動作,可以作出踢足球的動作,可以作出打乒乓球的動作等來進行教學,這些動作特形象,生動,易于學生接受與理解。學生也在做做動動中邊玩邊學習。像在學習scared .hot. ?cold等詞時,可以分別做出害怕、擦汗、縮成一團的動作。教師在做這些動作的同進,也可以讓學生們親身做一做,體驗一下。可見在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用肢體語言是有很大作用的,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與保持,對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對于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的訓練與培養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
所以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一改以往的單詞教學的枯燥性為趣味性,讓小學生在聽聽說說、唱唱玩玩、笑笑做做中學習英語。其實英語單詞教學可以集以上各種方法于一身,那單詞教學定會趣味性大增,定會豐富多彩,定會讓學生樂而不倦。我們的教師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