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



摘? ?要:文章通過醫用耗材“采樣接口”自動化的設計及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與改善提升,結合檢驗等方面的要求,針對自動化技術的系統性變革,提出了自動化生產、自動化檢驗和統計生產大數據同時進行的設計方案。采用整體化的設計思想,充分考慮了軟、硬件各自的特點并進行互補優化。將生產制造、質量檢驗、數據分析進行了統一的設計與構思。
關鍵詞:醫用耗材PVC(聚氯乙烯);自動化控制;自動檢測
采樣接口(如圖1所示)由3個部分組成:采樣本身、硅膠粒、固定蓋帽。采樣接口在管路使用過程中,對血樣、液樣等采用穿刺的方式進行取樣或者增加藥量,此產品為一次性耗材,用完即報廢,所以目前市場需求量很大。在制造過程中要在升級自動化的同時保質、保可追溯。本體的材料—醫用耗材PVC(聚氯乙烯),因其物料特性,后續自動化設計與檢驗設計中對它有重點改善內容。采樣接口的材料是聚氯乙烯,英文簡稱PVC,注塑級的PVC對其熱穩定性要求極高,高溫易使其在加熱時碳化,從而使PVC上有大量的黑點。但不加熱使固態的PVC顆粒變成可流動的液態又沒辦法通過注塑機壓力射出成型,所以“黑點”這個失效模式就變成了生產過程一定會有的一種現象,在后續的設計中,要考慮透明性的特點,把“黑點”這個失效模式識別出來,進行自動化的識別與分選,好的才去下一工序裝配硅膠,不好的直接下不良品箱報廢。
1? ? 全自動設備結構及其動作設計
系統總體結構三維布局如圖2所示。系統中各機械結構的參數如表1所示。
1.1? 系統工作原理
系統運行過程如下:主要是3個系統+PLC系統組成了整個設備的所有工作內容:
A-E上物料上下料部分系統;
1-10為每個工位工作部分系統(旋轉方式工作);
I-VIII每個工位動作或者檢驗部分系統;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對所有系統的協調工作提供了“大腦”讓其有效地工作。
(1)系統開機后進行自檢。
(2)如果自動化設備沒有在原點,當按下“啟動”按鈕或“回原點”按鈕后會執行復位程序,設備會回到原點。
(3)如果設備已經在原點,當按下“啟動”按鈕后會系統要先離開原點,然后緩慢返回原點,以保證原點的一致性。
(4)當按下“啟動”按鈕,A\B\C這3個振動盤與上面的直線振動盤會自動啟動,開始向各工位送料;A上料位,I和II收到信號后動作,把物料(T字管本體)送至工位1上。
(5)自動旋轉至工位2,此工位檢驗工位,對PVC材質的T字管本體透明進行,視覺檢驗(有黑點的話,影子就被擋住,無位完整),自動判定是“OK&NG”。若OK,下面所有工位接著工作;若NG,下面所以工位輪空。
(6)自動旋轉至工位3,B上料位,III接收到信號,安裝硅膠粒至T字管本體后。
(7)自動旋轉至工位4,IV接收到信號,此工位也為檢驗工位,對裝入硅膠部分有沒有堵孔進行判定,自動判定是“OK&NG”;若OK,下面所有工位接著工作;若NG,下面所有工位輪空。
(8)自動旋轉至工位5;A上料位,V接收到信號,把蓋帽放到預定位置。
(9)自動旋轉至工位6;VI接收到信號,上面的氣缸開始工作,沖下,使PP材質的蓋帽過盈配合,壓到本體和硅膠上面,起到固定硅膠的作用。
(10)自動旋轉至工位7;VII接收到信號,此工位也為檢驗工位,對裝入的蓋帽檢驗是否到位(此上面有個高度位置感應器),自動判定是“OK&NG”; 若OK,下面所有工位接著工作;若NG,下面所有工位輪空。
(11)自動旋轉至工8;此工位為輪空工位,為后續的改善、調試、效果提升、質量要求提升預留工位。
(12)自動旋轉至工位9,此工位為不合格品下料工位,上面工位所有判定NG的,都會被吹至不良品箱內。
(13)自動旋轉至工位10,此工位為合格品下料工位,上面工位所有判定OK的,都會被吹至不良品箱內;一個輪回完成。
上面所有動作與信號處理都是在3.5~4.5 s內完成,不僅對結構與動作部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還對信號控制系統PL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 PLC控制設計過程
2.1? PLC的選型
對于被控對象,采用PLC系統與其他形式的控制系統相比較,力求具有較好的性價比,方便使用和維修;選用的PLC主機和配置、控制功能等必須能滿足被控對象的各種控制要求;選用的PLC主機及配置必須是功能較強的新一代PLC機型,一般最好不要選用舊機型(若采用三菱公司的PLC,則選FX系列,不選F1系列)。同時還應當考慮將來工藝的變化和擴展,在滿足確定的要求外,留有一定的余量,確保整個控制系統可靠。因此選用三菱FX1N來做控制核心,其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應用廣泛。
2.2? PLC外部接線圖
PLC外部接線圖的輸入輸出設備、負載電源的類型等的設計是結合系統的控制要求來設定的。相關頁面與控制信號部分如圖3所示。
3? ? 結語
在現代生產設備設計中,檢驗數據統計將于與機械設計同等重要,不同于傳統的機械手爪,現代的PLC控制豐富了很多,相關控制方式、信號方式在加深自動化的知識的同時,也認識到了其相較于人工的優勢。自動化具有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節約人工(此設備到位后將節約2.5人工/班)、自動檢驗、自動報警等特點。在機械日益發展的今天,此種自生產、自檢驗、自統計的設備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萬太福.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
[2]鄭笑紅,唐道武.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1.
[3]朱龍英,朱得帥,王鵬,等.工件抓取機械手的臂部結構改進設計[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1(2):66-69.
[4]常斗南.PLC運動控制實例及解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