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 ?要:中小企業在初創期和成長期往往很難獲得金融資本的青睞。我國資本市場中新三板準入條件較低,為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打開了新局面。近年來,中小企業新三板上市掛牌火爆,而融資效果一般。文章研究中小企業新三板上市融資的癥結問題,以期為我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新三板;上市融資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新三板作為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專屬板塊,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然而新三板交投火爆而流動性不足,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效率。
1? ? 新三板上市融資現狀
新三板最早源于2006年北京中關村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主要為非上市公眾公司股份公開轉讓和定向發行的市場平臺。新三板以高科技企業為主,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一環。2016年6月,新三板實行分層制度,市場容量迎來爆發式增長,截至2016年年底,掛牌企業歷史性地超過1萬家。
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新三板掛牌企業已達8 953家。2019年全年新三板成交金額達825.69億元,股票發行總額為264.63億元。掛牌企業數量、全年成交金額和股票發行總額較2018年均有明顯下降。2019年,新三板43家企業成功轉板A股,其中14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截至2020年1月6日收盤,新三板股轉總市值8.36億元,三板擬轉A股375家。以創新層做市轉讓為例,1月6日平均換手率僅0.43%。
2? ? 中小企業新三板上市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新三板眾多掛牌企業交投清淡,上市融資功能無法展現,主要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掛牌企業質量雜亂不齊
中小企業在新三板上市門檻極低,企業存續滿兩年、股權結構清晰、有明確的主營業務和健全的治理機制,就可提出申請,對盈利能力并無硬性要求。部分企業在地政府鼓勵和補貼政策下,對公司發展現狀、財務狀況、未來前景進行美化包裝,快速掛牌。有數據顯示,僅2016年一年,我國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就有5 034家。然而在眾多掛牌企業中,既有自身過硬的優秀企業,也有規模較小、盈利能力較弱的發展期的公司。各掛牌企業發展狀況和經營能力參差不齊。
2.2? 融資功能難以發揮
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主要通過定向增發股份、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股權質押獲得融資。其中定向增發采用備案制為主要的融資方式。由于發行對象、發行規模限制等,相對于龐大的掛牌企業數量,定向增加的規模并不理想。而發行私募債和股權質押的企業則更為稀少。目前新三板企業的融資渠道相對有限,融資規模仍然較小,很難在實際意義上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2.3? 市場流動性不足
新三板掛牌企業遠超滬深股市,但只有30%曾發生過交易,大部分公司自掛牌以后就沒有發生過交易。在新三板市場交易冷清,每天真正發生交易的企業數量僅數百家,累計換手率不足1%的企業高達15%。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業自身不確定性。新三板面向的是成長期的中小型企業,這些企業自身發展不夠成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二是新三板掛牌企業仍以協議轉讓方式為主流,這與其他資本市場的競價交易制度相比,對市場流動的增加和活躍作用有限。三是新三板市場投資門檻過高,股票供給遠遠大于投資需求。
3? ? 提高中小企業新三板上市融資效率的對策建議
3.1? 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水平和資金利用效率
一是要規范管理,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相關規章制度。二是引進先進的生產模式,提高主營業務的生產經營效率。加強成本分析和管理,降低主營業務成本。創新營銷模式,擴大產品銷路,提高企業盈利水平。三是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四是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規范管理,避免盲目融資和融資后資金的閑置浪費,適當分散股權,注重優化自身的資本結構。
3.2? 強化政策支持,優化中小企業上市資源
一是政府應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建立與上市相配套的機構部門,優化整合上市各關聯工作。二是資金支持。政府應注重加強政策性扶持資金撥付力度,適當減免一定的稅費。三是動態管理核心上市后備資源庫。根據相關市場上市條件及規則,挑選核心上市后備資源。四是加強與證券交易所和券商合作。常規性地開展上市企業培訓活動,讓中小企業及時了解證券市場當前所處的發展狀態以及資本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充分掌握資本運作、上市條件及其規則、上市融資等方面的內容。
3.3? 加強機構扶持,促進中小企業和券商的良好對接
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順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券商的專業輔導。由保薦人負責的企業上市方案,直接決定了股票發行與上市申請的成功與否。因此,具有雄厚的實力、專業化程度高的券商至關重要。將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結合起來,與證券機構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加強協調并科學引導企業上市工作。同時,券商機構也要加強團隊建設,加強與政府、企業的溝通交流,盡一切力量輔助優勢上市資源,實行優勝劣汰機制,為企業順利上市做好服務工作。
3.4? 不斷改進新三板市場機制,提高市場流動性
新三板應出臺相應的制度設計繼續鞏固和完善靈活多元的投融資機制,豐富融資方式。適當放開對定向增發的限制,同時支持企業在公開掛牌的同時發行股票,且發行對象和發行數量可以由掛牌公司根據情況靈活自主決定。鼓勵掛牌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融資,發展和豐富適合中小企業的債券品種。創新融資方式,進一步豐富融資產品供給。鼓勵更多的投資公司、基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企業年金等參與投資。同時,這些機構投資者形成一定的規模,其專業化、規范化的運作也會反過來增強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從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促進市場的良性循環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牧原,張昀.中國新三板市場的興起、發展和前景展望[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7(4):75-92.
[2]方先明,吳越洋.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融資效率研究[J].經濟管理,2015(10):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