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霜
摘? ?要: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恩通過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思想分析,揭露了當時彌漫在整個德國的意識形態的虛假性。以青年黑格爾派為代表的哲學家們,顛倒了意識和存在、思想和意識的關系,鼓吹世界是思維的產物,沉迷于思維的娛樂,不對現實的世界進行批判,僅僅圍繞精神世界展開活動。馬恩批判了這種思想的弊端,主張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意識來源于存在,意識形態是生活的倒影。馬恩通過對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意識觀的批判,提出了意識觀,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對此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德意志意識形態》;意識觀;意義
在西方哲學的發展史上,對于意識的探究很重要,特別是近代哲學尤為明顯。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等,無不表現出意識在哲學家們心中的分量。黑格爾作為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解體對于哲學的轉變具有重要影響。在《形態》中,馬恩批判了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不批判現實,只是簡單地在思想中進行的虛假性批判,進而闡明了其意識觀,即意識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
1? ? 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的意識觀
在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下,萬事萬物都是從精神中產生的,人們所處的自然界是精神外化的結果。在黑格爾去世后,其追隨者們由于代表的立場不同最終分為兩個派別,即青年黑格爾派和老年黑格爾派。兩派各自抓住黑格爾體系的不同方面,展開了和黑格爾及其追隨者之間的論戰,并在德國市民中心到處叫賣自己的哲學。雖然是不同的派別,但是兩派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都沒有超出黑格爾哲學體系,其所做的所有批判都只是發生在精神領域,也就是在意識范圍內進行的批判活動,沒有展開對現實生活的批判。德國的批判,直至最近所作的種種努力,都沒有離開過哲學的基地。這里所說的哲學的基地,就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
德國哲學家們的批判活動,尤其是青年黑格爾派,都只是局限于對宗教觀念的批判,認為現實世界是宗教的產物。青年黑格爾派同意老年黑格爾派的這樣一個信念,即認為宗教、概念、普遍的東西統治著現存世界。同時,青年黑格爾派還將意識及其產物看作是對個人的束縛,是人們的枷鎖,現實中的社會關系、人的行為等都是精神的產物。那么不言而喻,其必然會認為只要對意識進行批判就足夠了,同時也不會去反對現存的世界。
在《形態》中,馬恩以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的意識觀為出發點,揭露了這種思想的神秘性和弊端,徹底地批判了他們的意識觀。在馬恩看來,這些哲學家們都只是局限于意識領域的批判,沒有發現德國哲學和德國現實之間的關系以及意識只是歷史進程的結果。馬恩對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的批判,對于他們的新歷史觀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義。
2? ? 馬恩意識觀的主要內容
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所要求的解放,實際上是思想的活動,不是一種歷史的活動,而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概念、意識究竟起源于何處。馬恩認為,人的意識不是一種純粹的意識,其和物質具有很大的關聯?!熬瘛睆囊婚_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質的“糾纏”,物質在這里表現為振動的空氣層、聲音,簡言之,即語言[1]。在馬恩看來,語言和意識是同時產生的、是社會的產物,是由于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才出現的。意識一開始只是一種簡單的畜群意識,只是對直接的、可感知的周圍環境產生意識,人和動物一樣服從于自然界。由于勞動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慢慢地意識到了自己之外的人和物的存在,使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發生了分離,同時還極大地促進了意識的發展。他的意識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說其本能是被意識到了的本能[2]。
意識來源于存在。思想、意識的出現直接和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擴大以及現實中的語言有關。當然所說的人是現實的、能夠進行物質生活的人,受到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制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識形態的出現,主要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耙庾R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钡拇_,人們所有的意識,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以存在為基礎的,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現實生活的變化必然引起意識的變化,只是或快或慢的問題。在人的思想中,所有的意識都是生活的倒影,就像物體在視網膜上的倒影是直接從人們的生活中產生的一樣。德國哲學家們的批判活動都是從思想、意識開始的,但是馬克思的哲學卻不一樣,是從現實的人和現實的生活開始的。就算是人們頭腦中存在的虛假歪曲的東西,比如說宗教世界中的上帝,也是可以從人們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的,那就是活生生的人。上帝無非是唯心主義者們通過自己假設出來的,是其心靈的寄托,對現實生活的無奈。
意識不是憑空產生的,沒有獨立的發展歷史,人們在進行物質交往和物質生產的時候,也在不斷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因此,意識是由生活決定的,意識僅僅是現實個人的意識。德意志意識形態家們主張意識決定生活,實則是將意識看作是獨立的、有生命的個人。馬恩認為,人們不需要去想象某種東西的存在就可以知道那種東西的存在,因為那種東西本來就是存在的,而意識想象出來的東西不外乎是現存世界中存在的東西。如果人們的意識發生了矛盾,一定是現存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生了矛盾。
3? ? 馬恩意識觀的重要意義
意識觀是馬恩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思想,馬恩將意識看作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從而在其思想和唯心主義以及舊唯物主義之間劃清了界限。馬恩認為意識有其存在的客觀基礎,無論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人們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馬恩意識觀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有助于馬恩唯物史觀的形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整個西方哲學尤其是近代哲學,基本都是將意識看作是一種主體性的存在,人要服從自己的思想或者意識,其任何行動都要受到意識的控制。黑格爾將絕對精神看作是萬物生成的本源,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本源而存在,對于這個本源人們只能絕對地服從。馬恩批判了其觀點并認為,意識的產生來源于勞動的出現以及社會成員之間交往的需要,是現實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語言或思想的發展,在任何時候現實的變化發展都是意識變化發展的基礎。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馬恩通過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批判,拋棄了唯心主義將歷史看作是思想的長河的看法,提出了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
其次,有助于人們真正了解人這一主體。近代哲學基本都是將意識看作是第一性的,人并不能作為一種主體性的存在,人的身體和意識是“分開”的,最典型的就是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在這種狀態下,人不是一種現實性的存在,而是處于一種虛假的狀態,其活動只能服從意識的指導,所有的活動都是思想隨意幻想的結果。馬恩從現實的人這一前提出發,認為人是一種能進行物質生產活動的,能夠意識到自己存在的現實的個人。馬恩不是將意識看作一種獨立的存在物,而是將人看作一種能根據現實進行思維的存在物。在馬恩看來,在現實的物質世界中,個人的意識是和物質相關聯的,物質世界進入人的大腦,形成意識,這種意識不能脫離現實的世界、現實的個人,否則就不可能存在。馬恩對人和意識關系的探討,有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人以及物質世界和人的意識關系。人作為意識的承擔者,對意識的探討不可能離開對人的思考。
最后,有助于人工智能的發展。馬恩認為,存在是意識的基礎,意識是存在的倒影。意識的發展不可能離開存在,意識的所有變化發展都是由現實生活的變化發展引起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人工智能使日常生活更便捷。正是如此,有些人就認為人們的意識正在悄悄地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人工智能已經超過了人類意識范圍。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無論人工智能發展到何種程度,都不能離開人這一主體,其始終是人的創造物。正是由于人類思維的發展,人們才能將自己的思維對象化到物質身上,最終產生了人工智能,其存在不能說明人腦已經被機器所代替,相反卻可以表明人的思維很發達。因此,對于人的意識進行深入解析,有助于更好地利用人的思維去發展人工智能。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劉慶豐.《德意志意識形態》對意識生成性的揭示及意義[J].煙臺大學學報,2012(2):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