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航
摘要:企業全面預算工作的管理是實現其戰略目標的前提,企業在制定了發展戰略目標以后,全面預算管理的制定與執行是戰略目標實現的保障,只有企業預算按計劃執行了,才能讓預算管理得以順暢進行。但是,企業在制定預算管理后,部分企業的個別部門對預算管理的認識不到位,執行能力差,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導致企業的預算在執行上屢受阻礙,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本文基于對企業預算執行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針對問題入手,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進一步優化企業結構,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預算;執行能力;影響因素;對策
一、影響預算管理執行能力的主要因素
預算目標作為企業預算執行前的一種行為方式,首先應該明確企業的戰略內容,只有了解了這一點才能有的放矢,為預算執行提供正確的方向。影響預算執行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預算控制,企業的預算控制是通過預算的分解、過程監督、差異分析等形式完成的。另外,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和企業外部環境也是影響預算執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與預計的預算編制出現差異時,企業應該通過先審批調整后的預算,然后再繼續執行預算。例如:當企業的經營策略或者是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與企業的特點,適當將預算調整,通過規定流程審批后執行。同時,企業應建立預算執行的監督與考核機制,提高預算管理的執行力。企業應將預算目標層層分解至各預算責任中心,定期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與考核,對沒有完成的預算應該分析總結,對完成預算的部門給予獎勵,既公平合理,又有利于企業實現預算目標。
二、企業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一)企業管理部門對預算管理的認識不到位
企業預算不是單個某些部門能夠獨立完成的,它應該全員參與,個別企業認為預算只涉及到財務數據,跟其他部門關系不大,甚至不做配合,導致預算執行在某個階段進行不下去,給預算執行造成了層層阻力。還有一些企業管理部門對預算的認識不到位,將經營計劃與預算管理混淆為一談,認為只要做好經營的計劃就相當于搞好預算管理,其實這個認識是管理上的誤區。
(二)預算編制質量低下,編制方法單一
企業為了程序簡便,不愿嘗試新的方式方法,往往會采用單一的預算編制方式。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與發展適當調整預算的編制方法,這樣會造成預算的編制質量低下,不符合企業戰略發展要求,那么也就不會提供有價值的數據作為參考和比照。
(三)財務預算與企業戰略目標脫節
企業全面預算的依據就是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基礎。企業在編制全面預算的過程中,倘若與企業戰略目標脫節,編制預算的方向背離了企業發展的初衷,預算編制的結果就會導致與企業的發展方向不一致,即使預算按照計劃完成了,卻不是企業所追求的結果,就達不到企業對預算目標的預期。
(四)預算管理監督與考核機制不健全
預算管理應該制定相應的監督與考核機制,如果各個部門之間沒有嚴格的監督與考核機制,預算的執行力度不夠,就會造成預算的制定形同虛設,不能完整而準確地反映各個部門的工作業績和努力程度,使企業預算目標無法實現。或者考核結果沒有配套,獎勵機制不夠完善,就會導致執行人員缺乏嚴格執行預算的動力與信心。
(五)單位相應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而達不到要求
隨著企業的經營和業務發展,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對企業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企業的管理水平一般,經營理念跟不上環境的變化。人員素質不高,對預算管理的認識不夠,都會造成預算執行難以推進的問題。企業的預算管理需要有能力、有膽識和有管理頭腦的領導者,也需要業務水平過硬,有一定的道德底線,忠于企業的就職于各個崗位的從業人員。所以無論是企業的領導層還是各個部門的管理者,甚至是從事平凡職務的職員,對待工作不求上進,對待業務循規蹈矩,對待權利徇私舞弊,都不利于企業的預算執行,甚至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六)預算考慮不周忽視了社會行業的影響
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只考慮本企業的內部經營,沒有做到綜合評價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行業上下游的影響,很容易造成對未來判斷的失誤。由于方向的錯誤,企業在執行預算時,很難有說服力,大家對預算管理的方案以及未來的結果就會產生質疑,所以給企業日后的預算執行上加大了一定的阻力。
三、針對企業預算執行過程中所出現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健全財務預算管理機構
企業應該建立健全財務預算的管理體系,建立全面預算管理決策機構,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預算管理的專門機構,對董事會來負責。由經理層負責預算管理的日常工作,并督促預算的執行。只有分工明確,上下一心,預算執行才更游刃有余。
(二)加強全員對預算管理的認識程度
全面預算管理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以及每個活動,預算管理不能僅僅關注日常的經濟活動,還應關注投融資等活動。它體現到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中,所以應該加強全員對預算管理的認識程度,貢獻出自己在工作崗位的力量,協調與協助、共同完成預算管理的每個流程,積極配合,做好編制、審核、執行、控制、調整、監督、考評等一系列活動。
(三)提高預算編制的質量,根據單位實際情況靈活應用編制方法
預算管理的首要環節就是編制預算,從形式上看,企業預算的編制方法可以分為權威式預算(也就是自上而下),參與式預算(即自下而上),還有就是混合式預算。預算的編制方法也有很多,包括:定期預算法,滾動預算法,增量預算法,零基預算法,固定預算法,彈性預算法,項目預算法,作業預算法等。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經濟活動規律,充分考慮企業的經濟業務內容,收集數據的管理水平,生產周期的長短等情況綜合靈活的應用預算的編制方法,使企業的預算管理更加有成效的作用于企業的發展。
(四)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的監督與績效考核
企業預算應該通過審批部門審核后下達,為了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資源使用效果,應該加強預算的監督控制和績效考核,通過對部門之間和崗位之間的制衡關系,達到互相監督與控制的目的,從而提高預算的執行力度,為預算達到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同時企業應該做好預算編制和預算調整,對采購、費用、資本性支出等涉及到現金支出的業務應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尤其是可控制的成本費用支出,應按照預算執行。加強預算的監督與監管,預算控制是實現企業戰略與預算目標的重要保障。最終要做好預算完成情況的檢查與考核評價,為企業實施獎懲和激勵機制提供有利依據,而對績效考核的內容實施過程與結果應秉承公平公開、目標性、可控性、動態性、例外性、總體優化等原則。
(五)培養和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學習與繼續教育
企業應該加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組織培訓學習的機會,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推廣學習先進的管理模式與方法。只有培養出優秀的從業人員,才能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供更好的執行力。在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品德教育,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觀念。通過對人的培養,從而整體提高企業文化,相互之間通力協助,才會更好的對預算執行起到正向幫助作用。
(六)綜合考慮行業以及社會影響等因素
企業不應該只專注于自身的生產經營,應該放眼于未來的戰略發展中去。更重要的是要參照同行業的經營數據,以較為成功的行業內企業為標桿,比較企業自身的缺點和不足,總結經驗與教訓,綜合考慮企業所在行業以及社會影響的因素。從宏觀的角度,要考慮政治、經濟、民生、環境等方面,關注這些因素對企業未來發展帶來的變化。從供應鏈條的角度,應該考慮上下游企業的環境及市場因素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只有綜合的考慮全面,才能給預算編制提供正確的判斷,預算的管理才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在預算的執行上才能更有針對性的應對自如。
四、總結
企業的預算管理是企業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企業的預算執行力直接影響了企業預算管理的執行水平和執行效率。只有建立健全企業的管理制度,提高全員的預算管理意識,提出適合企業的預算監督和獎懲機制,才能更有利于企業預算的執行,對企業的發展更有幫助。
參考文獻:
[1]于淑云.淺談企業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控制措施[J].中國商論,2018 (25):86-87.
[2]郭媛.淺談如何提高企業集團全面預算的管理能力[J].財經界(學術版),2017 (21):46.
[3]黃冠宇.淺議當前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消費導刊,2010 (08):117.
[4]朱恩良.預算管理問題與對策探討——以杭州中小企業為例[J].全國流通經濟,2019 (0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