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兵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十分重要,是對學生未來英語的學習打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賞識教育,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初中生上課時往往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尊重學生,為學生樹立自信心,關注學生的進步,為學生的個性表達提供機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還可以較好地營造出輕松的課堂氣氛,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賞識教育? 初中英語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a)-0167-02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傳統,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這種情況會降低學生對英語進行學習的興趣,甚至會導致學生厭學。因此要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賞識教育,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完善教學過程,同時從多方面看待學生的進步,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了教育的最終目標,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自信。
1? 賞識教育的本質及其特點
從本質角度來看,賞識教育主要就是一種充分尊重學生人格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現實情況中客觀地看待學生的表現,在發現學生長處的基礎上合理指出學生的不足,促進學生的進步。教師不能夠在學生出現錯誤時只給予嚴厲地批評,而應同時找出共優點進行鼓勵,如此就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在沒有心理負擔的情況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當中。
2? 應用賞識教育的教學背景
初中生還沒能夠掌握太多的英語基礎知識,英語學習存在一定難度,可能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信心,影響學習效率,影響心理健康,影響未來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充分應用賞識教育,發揮賞識教育激勵性、客觀性、全面性的特點,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學習,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
對賞識教育進行應用的目的在于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信心,而應用賞識教育的重點則在于對學生的優點進行挖掘,不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而是從學習行為、學習態度等方面發現學生的優勢與進步,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肯定,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應用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并給予鼓勵。尤其是英語學科,應用賞識教育可促使學生建立自信心,提升學習自主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另外,在賞識教育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還需要對差異性教學進行運用,客觀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發現不同學生的優勢,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3? 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3.1 及時發現學生的亮點
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詮釋賞識教育的價值,教師就必須要及時地發現學生的亮點及個性特征,不能夠僅僅依靠成績高低就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類別,而是應該與學生進行合理的交流,發現不同學生的長處,尤其是對于那些英語學習積極性不夠高的學生,教師更要格外關注,加強交流,合理引導。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而關注學生、鼓勵學生則是使用良好教學方法的基礎。部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不敢主動回答問題,甚至不想學習英語,教師必須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從學生的角度找原因,盡最大努力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優勢與興趣入手,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這也有利于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每個學生都存在著獨特的性格,對各學科內容的認知能力都有所不同,一些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得較好,但是卻缺乏實踐能力;一些學生具備藝術天賦,但是卻無法學好數學、語文等常規文化課,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及時發現學生的長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另外,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合理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掌握規范的學習方法。
3.2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賞識教育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除了應該與學生進行交流外,還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的生活,將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整合到英語課堂上,提升實際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造先進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情境當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例如,在對Pets這一章的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將各種動物的聲音完全地融入到多媒體課件中,在播放之后由學生對其進行回答,這也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而在學生遇到難以分辨的動物界聲音時,教師就可以應用賞識教育,合理地鼓勵、引導學生主動回答,課堂氣氛被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被提升。
3.3 合理表揚、鼓勵學生
賞識教育的重點在于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但是,無論是表揚還是鼓勵都不能過度,而是應該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鼓勵,但如果學生學習態度不夠好,那么教師就應該及時地指出問題,并通過引導、啟發的方式幫助學生改善問題。盲目的表揚、鼓勵不僅僅無法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教師必須要做到合理表揚、鼓勵學生,提升學生對英語進行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往往會設定主題,讓學生寫英語文章,而在對學生的文章進行批改時,教師就應該總結一些具備代表性的錯誤,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講解,避免學生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再次出現相同的錯誤。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問題進行分析時,教師不能夠直接提到學生的名字,否則很有可能會傷害初中學生的自尊心。在對“賞識教育”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控制好表揚、鼓勵的程度,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提升學習效率。
3.4 因材施教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教師應該注意因材施教,因為賞識教育所針對的并不是某些特定的學生,而是全體學生。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夠僅僅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為重點教育對象,而是應該多關注學生成績一般的學生,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賞識教育。這也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的特點設定不同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賞識,這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益處。
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保證公平性,為每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無論是英語成績一般的學生還是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都應該給予相同的重視。在課堂提問時,教師也應該多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并多重視那些不愿意主動發言的學生,讓他們多說英語。例如,在初一階段,Time is me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內容,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一話題讓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同時教師也可以加深對學生的印象,為進一步的教學打下基礎。而在完成這一內容的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進階任務”,例如,讓學生以文章標題為基礎,開展自我介紹,對于一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可能想要進行自我介紹具備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應該在學生完成介紹后對其進行鼓勵、表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對學生進行“賞識”之外,還需要注意學生的具體興趣,并將學生的興趣內容作為后續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詮釋賞識教育的真諦。
參考文獻
[1] 劉妙蕓.賞識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保證策略[J].考試周刊,2019(64):113.
[2] 李耀強.淺析“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策[J].校園英語,2019(12):79-80.
[3] 梅雅紅.賞識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9(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