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益思想與管理模式的結合,為企業管理提供新的方向,在精益管理的實施過程中,可有效提升經濟成本的利用效率,令企業在有效的成本內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文章對精益管理特性進行論述,并從應是價值管理、組織管理、文化管理等方面,對企業精益管理模式的優化路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精益思想? 企業? 管理模式? 優化路徑
引言:精益管理的理念是由生產體系中延伸出來的,其最初是指對各項生產環節施行管理的一種過程,在精細化管理理念與其它工作體系的不斷融合下,逐漸形成的一種管理體系。從企業自身發展角度來看,主要是以經濟效益的產生量為主,只有通過資源合理配置、規范制度執行,才可令企業本身具備一定的發展特性,而精益思想則是各項管理環節執行的基準,并且可為成本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方向,逐步完善管理體系,為企業運行提供基礎保障。
一、精益思想特性論述
在企業管理中,精益思想是具備價值屬性的一種思維模式,即依托于企業現有的資源,來進行最大限度的調配,以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在人力資源、設施資源、運營資源等多方面的管控下,可創造出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產物,以滿足企業及當前市場的需求。
近年來,管理理念的多元發展下,為企業運行模式提出更高的需求,同時,在市場競爭機制的影響下,多數企業也正對自身管理模式進行調整,以適應當前社會變化趨勢。精益思想的提出,則為傳統管理模式賦予新的定義,通過對各運營鏈模式進行設定,可依托于企業發展目標、市場變動趨勢等,制定發展框架,然后企業將其作為戰略發展的主要方向,進而加快自身經濟產業鏈的完善效率。此外,在精益管理思維的運用下,可為企業自身運營模式建構一個制約體系,打造一個社會、企業、用戶三位結合的有機整體,并令企業自身發展立足于現有的制約體系之上,進而保證企業各項運營環節的完整性。
二、基于精益思想的企業管理模式優化路徑
(一)框架建設
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一般分為價值、組織、文化三個階段,為此,在框架組建過程中,應以此作為建設節點,為企業管理提供新的方向。在價值階段建設時,大多企業是以產品銷售為主,只有通過產品營銷產生的利潤才可帶動企業接下來的發展,為確保此環節產生較大的經濟價值,應嚴格明確各項運營環節之間的關聯特性,并建立相應的銜接機制,保證環節之間的流暢性,為經濟產出提供有效載體。在組織建設方面,主要是依據企業現有的部門,來制定一個管理基準,在對接、創新意識的培養下,令企業實現縱向化發展,同時,各部門應依據企業現有的運營鏈來作出較為詳盡的制度舉措,以保證企業的安全運營。在文化建設階段,應積極探索企業文化的內涵,并以此作為基礎對員工進行精神層面的滲透,以提升員工的思想認知程度,為企業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價值管理
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作為多數企業的運營準則,為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對成本目標進行正確管控,先依據運營環節中的成本消耗及實際產出效益,來制定出一個基準參數,此參數的確定則是企業一項運營成本可產生的最大經濟效益值。然后企業管理人員依據基準參數來核定每一項業務行為所造成的消耗值,并建立相應的考核目標,如某一項環節運營過程中成本超出預期值,且經濟效益值低于基準參數比時,則應及時進行評價并作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此外,如企業的業務范疇較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應的安全風險時,則應嚴格按照企業的精益體系施行管理。首先,應加大考核體系的建設力度,確保考核體系與運營體系形成精準對接,并從成本輸出、經濟效益、作風管理等方面進行精準核查,以此來建構立體化監管體系。其次,應對產品的上位系統制定監管舉措,例如,材料采辦、生產加工、預期銷售等,依托于各項環節的精準控制,來提升產品本身的機制。最后,應完善售后處理,依據用戶的反饋意見,來對自身生產模式進行管理,以最大限度的克服企業管理弱點,令企業實現規范化管理。
(三)組織管理
扁平化、結構化作為組織建設的方向,通過各項管理環節的精準把控,令產品的一體化服務不再局限于發展模式下,而是通過用戶、社會等來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一個品牌,以此來擴大自身的發展規模,創造出更為龐大的經濟體。為此,在對組織施行精益管理時,可通過設定分管部門來建立專業化團隊,并對團隊的工作職能劃取界定區域,如生產團隊、銷售團隊等,在對各個環節進行監管時,依托于自身的職能特性來對環節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確定,在此種各司其職的工作模式下,可令各項工作環節趨于精準化,以滿足企業的運營需求。
(四)文化管理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體系下的風向標,在文化體系的定向引導下,將為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思想觀念等,同時,員工也可通過文化的滲透來對自身進行正確定位。為此,在進行文化精益管理時,應本著“以人為本”的主旨,積極采納員工的意見,以彰顯出員工在企業中的價值。而企業則可通過文化理念的建設,來對員工的思想行為進行調控,然后再通過精益文化的建設,令企業本身具備雄厚的文化底蘊,進而為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方向。
三、結語
綜上所述,精益管理框架的建設與應用,為企業傳統管理形式賦予新的定義,同時,在精益思想與管理模式的深度融合下,可有效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本文則是以精益思想為出發點,對企業現行的管理模式進行優化,為企業管理體系的建設提供基礎保障。期待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企業可融合更多的管理模式、理念,依托于現有資源來與社會體系、文化體系形成精準對接,為基層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進而提升企業的運營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爽.精益思想在企業文化創新發展中的應用[J].國際公關,2019(10):204.
[2]聶龍武.基于精益思想的汽車零部件成本控制思路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9(13):211-213.
[3]張大慶,曹亞兵,張旭陽.精益思想在電解鋁企業的生產管理實踐——酒鋼集團甘肅東興鋁業有限公司實踐紀實[J].世界有色金屬,2018(12):200-202.
作者簡介:宮再波(1980-),男,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學歷,淄博市煙草專賣局,研究方向為煙草專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