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萍



[摘 要]在現代財務管理領域,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財務管理工作的專業軟件類型和數量不斷增加,為各單位順利開展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相較于傳統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在于實現數據信息共享、連接。基于此,文章以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研究了該學院工資管理系統總體設計、系統模塊詳細設計及系統實現等內容,希望可以為我國職業院校的財務管理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架構;功能模塊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4.033
[中圖分類號]F232;TP31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0)24-00-04
0? ? ?引 言
在職業技術學院經營管理過程中,工資管理是一項規模大、內容繁雜且精確度要求極高的工作,一旦出現差錯,會對院校財務系統正常運行以及個人帶來較大的麻煩。但是面對龐大的核算工作,工作人員很難避免完全不出現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將計算機信息技術引入其中,構建專門的工資管理系統可以減輕學校的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對院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1? ? ?研究背景
目前,電子信息技術是當代最活躍、滲透力最強的科學技術,推動了社會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在教育領域,許多高校建設了面向現代化教育的信息化體系平臺,以期提升自身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水平,真正落實教育改革,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其中,工資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我國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一方面,能夠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夠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員需要手動完成工資核定工作,然后呈遞到財務、人事等主管部門進行審核,程序十分煩瑣,效率低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構建信息化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動化操作,提高數據信息在各部門之間的傳遞速度、管理效率。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招生規模持續擴大,教職員工的數量隨之增加,財務部門工資管理的業務需求、功能需求不斷變化,需要職業技能院校引入具備個性功能的管理系統。高校借助工資管理系統可以明確員工的職責,避免重復勞動,提高數據的精確性,實現信息的動態共享。
2? ?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總體設計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云南省首個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距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前身為云南省交通學校,于2001年與云南省公路局職工大學、云南省交通干部學校以及云南省交通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合并,更名為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學院共設12個二級學院,開辦高職專業64個,擁有教師數量729人,其中,包括專任教師、雙師型教師、國家級教學名師、省內教學名師、全國交通教指委名師、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專家庫專家等,不同級別的教師薪資待遇和福利酬勞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工資核算、發放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單靠人力很難高效有序完成,必須構建工資管理信息化系統。在設計工資管理系統前,職業技術學院需要全面了解、分析自身的具體需求,尤其要明確系統功能、結構等方面的內容,以為系統的有效應用奠定基礎。
2.1? ?系統需求分析
系統需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系統的用戶需求;二是系統的功能需求。對職業技術學院而言,其工資管理系統需要錄入綜合崗位、技能、出勤、用工性質等方面的信息,以月為周期完成所有員工工資信息的自動化計算,用戶需求應涵蓋應發工資、實發工資、個人所得稅、五險一金等內容,并將其上報到學院的財務部門,存儲到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統中。從職工角度看,工資管理系統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支持職工信息修改和查詢;二是保障系統安全,避免信息損失。在功能需求方面,工資管理系統應滿足以下3個條件:一是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二是具備面向不同類型用戶的多層管理模式;三是具有可擴充性,可以基于新產生的需求進行技術改造,以更好地滿足工資管理需求。例如,國家調整個人所得稅稅率、起征點時,職業技術學院應及時升級工資管理系統。
2.2? ?系統總體設計
2.2.1? ?系統功能設計
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主要處理教職員工的工資,看似簡單,但其中涉及的內容十分寬泛,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如加班、調課等。因此,在設計系統總體功能時,職業技術學院一定要全面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基于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需求,本文擬定的工資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六大功能板塊,分別是數據處理、人事變動、工資打印、系統維護、所得稅管理及其他功能。①數據處理包括工資數據輸入、工資數據校驗、獎金數據輸入、獎金數據校驗、個人所得稅(工資/獎金)扣除、數據提交、月末工資存檔、工資數據上報、工資數據接收以及年度數據備份等內容。②人事變動包括人事信息修改、職工綜合查詢、人事變動查詢、人事變動調出、人事變動調入等功能。③工資打印包括工資條打印、發放表打印、匯總表打印、發款單打印、年度匯總打印、銀行代發工資、獎金數據查詢等功能。其中,銀行代發工資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銀行格式定義、銀行字典定義、銀行文件生成等功能。④系統維護包括職工屬性定義、工資結構定義、計算公式定義、報表打印定義、工資結構轉出、工資結構轉入、單位字典定義、系統環境定義、用戶口令更改等功能。⑤所得稅管理包括納稅人信息修改、個人所得稅數據查詢、個人所得稅報表查詢、納稅人信息申報、扣繳明細數據申報等功能。⑥其他功能包括操作員更換、責任中心更換、系統使用封鎖、數據轉出查詢、打印機設置等。
2.2.2? ?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職業技術學院構建的工資管理系統僅應用于學院內部,可以在現有網絡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主要采用C/S結構,具體如圖1所示。這種結構模式下,客戶端和數據庫直接建立聯系,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的軟硬件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網絡資源的占用。主要優勢包括:一是服務器端承擔的負載較少,可以實時響應客戶端應用程序發出的數據請求,依托數據庫基于該請求完成相應的操作,并將結果反饋到客戶端;二是業務信息的存儲清晰、透明,客戶端應用程序和服務器端的數據庫系統將共同承擔業務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工作,但二者又相互獨立。其中,圖2是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結構框架。
3? ?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模塊詳細設計
3.1? ?系統功能業務設計
在工資管理系統結構框架及功能設計的基礎上,還需設計其中涉及的具體業務流程,具體內容如下。其一,設計工資管理業務流程。財務人員要確定標準工資結構以及工資計算的標準公式,同時錄入工資數據,根據基礎工資數據計算工資,獲得工資數據之后確定應納稅的工資數據,執行扣稅操作,同時錄入相關數據;扣稅完成后獲得稅后工資數據,提交校驗,若校驗通過,則生成工資報表,若不通過,則重新錄入工資數據,執行上述程序。其二,設計獎金管理業務流程。財務人員對獎金項目進行定義,錄入獎金數據,根據基礎獎金數據確定應納稅的獎金數據,執行扣稅操作,獲得稅后獎金數據并提交校驗,若校驗通過則生成獎金報表,若未通過,則需要重新錄入獎金數據。
3.2? ?人事工資信息管理模塊設計
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中的人事工資信息管理模塊主要包括3項功能,分別是職工信息維護、人事變動維護以及人事信息查詢,按照流程先后順序可以分為職工屬性定義、職工信息維護、人事變動維護以及職工信息查詢。如需要增加職工,具體操作為增加執行職工、維護職工信息、確定職工信息是否合法,若合法則保存,若不合法返回上一環節。職工屬性定義完成后,即可輸入基本人事信息,具體流程為維護職工信息、檢查職工信息是否合法、保存職工信息。其中,職工基本信息包括工號、性別、姓名、崗位、技能等。
3.3? ?工資數據管理模塊設計
工資數據輸入處理流程按照先后順序分別是出勤信息維護、計算應發工資、計算五險一金、計算個人所得稅、計算稅后扣款、計算實發工資,進行工資校驗,若通過則提交工資,若未通過則返回出勤信息維護這一環節。在此過程中,一旦錄入工資信息,將被傳輸到數據管理中心,不可更改。職工的工資主要由基本工資、級別工資、年終獎金等構成。其中,個人所得稅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繳納。
3.4? ?系統維護模塊設計
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的系統維護模塊主要涉及工資結構、計算公式等輔助功能的實現,具體需要根據學院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但同樣存在一些固定項,如入職時間、出勤情況、應發和實發工資、個人所得稅等。考慮到工資計算的流程較為復雜,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工資計算結果的精確性,需要對工資計算公式進行定義,實現工資的自動計算,具體流程如下:首先,對工資計算公式進行定義;其次,驗證公式的正確性,若驗證通過,則進行保存,若未通過,則需要重新定義。在校驗計算公式的正確性時,主要關注其是否出現死循環。
3.5? ?數據庫模塊設計
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數據庫模塊采用E-R關系架構,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對各類存在關聯的數據進行處理和規約,形成相互交流的數據庫關系模型,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
3.6? ?網絡安全設計
在構建工資管理系統的過程中,為了實現數據信息共享,職業技術學院必須建立網絡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下,系統運行時會受到來自外網的安全威脅,主要包括數據竊取、篡改、破壞等。此外,多樣化的網絡病毒也會對數據系統安全產生一定的威脅。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發生,學校必須在內部局域網和外部互聯網環境之間建立安全防護機制,具體應用的技術類型
如下。
3.6.1? ?設置安全隔離網閘
網絡作為信息交互的媒介,具有開放性、虛擬性的特征,物理隔離網閘是一種斷開邏輯物理鏈路的方式,主要功能是在網絡中構建信息孤島,同時留出一定的通道,嚴格控制內外部信息數據交換過程。這種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是在數據鏈路層對數據進行多層次的分割和隔離,可靠性更強,能夠對數據信息進行嚴格檢測,最大限度地減少來自網絡的負面因素。物理隔離網閘主要包括6個安全模塊:①物理安全隔離模塊,隔離不同網絡的數據鏈路層,在保留邏輯連接的基礎上消除物理連接;②內核防護模塊,主要功能是為系統核心提供保護;③安全檢查模塊,排查木馬程序、病毒等可能威脅數據安全的因素;④身份認證模塊,支持身份認證和數字簽名;⑤訪問控制模塊;⑥安全審計模塊,依托日志系統檢查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
3.6.2? ?設置雙重防火墻
物理隔離網閘在經歷外部網絡入侵和大數據量級的處理后,還需設置防火墻,以進一步加強對內網的防護。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網絡關聯接口配置相應的防火墻,如圖4所示,可以防止外部入侵以及因系統自身漏洞形成的安全隱患。
4? ? ?職業技術學院工資管理系統實現的研究
4.1? ?系統功能實現
4.1.2? ?人事信息管理模塊的實現
該模塊主要包括以下功能:①職工增加,具體操作是進入職工增加界面,選擇當前系統運行時間或者某一歷史時間,在當前時間點擊確認進入職工增加數據輸入界面,進行人事信息數據錄入、修改或者查詢,在歷史時間不支持增加、刪除以及保存功能,只能進行信息數據查詢;②職工信息修改,其操作與職工增加基本相同,但不支持信息數據增加或刪除;③工資數據的輸入和計算,該功能的實現需要在初次使用時全部錄入職工的工資數據,之后則需要錄入職工工資的變動數據,在數據錄入完成后,需要執行提交操作,需注意的是,一旦提交將無法修改。
4.1.2? ?工資數據校驗模塊的實現
具體操作程序是點擊系統界面中的校驗通過按鈕,最終確認數據,經校驗的數據將不再支持改動。如果遇到數據通過校驗但未被月末數據存檔的情況,可以點擊校驗未通過按鈕重新執行數據修改和審核程序。不同職工的工資所包含的款項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該系統還具備分類描述職工信息的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定義名稱功能自定義輸入工資,在定義完成后點擊“使用—否”一欄的復選框。
4.1.3? ?扣繳個人所得稅模塊的實現
在系統使用過程中,扣繳個人所得稅功能的實現途徑是點擊特定界面中的“扣稅”按鈕,系統會自動完成扣稅數據計算。在提交工資數據后,扣繳工資個人所得稅界面中的“扣稅”按鈕將處于不可使用狀態。工資款項定義完成后,即可通過定義計算公式明確不同款項之間的關系,實現工資數據的即時計算。例如,通過設置中篩選條件的公式可以完成職工個人所得稅扣除、病假工資扣除等單個款項計算。想要添加新的公式,可以點擊增加按鈕,在彈出的自定義窗口中增加空行,之后將鼠標光標放置該空行的“項目”欄,雙擊左側參照窗口中的項目標識代碼或者工資項目名稱,然后自動放置在右側項目代碼和項目名稱欄的空行上。內容輸入與修改則需要點擊“公式”欄目,并采用函數、四則運算等符號實現。刪除功能通過鼠標光標在當前行進行操作即可。保存功能是保存編輯完成的公式,系統可以對計算公式存在的錯誤發出提示。公式定義的先后順序應遵循計算順序,且符合四則運算規則。
4.1.4? ?月末數據存檔模塊的實現
該功能模塊主要用于職工工資數據的月末備份和結轉,可以為職工年度工資數據匯總、查詢以及備份處理提供支持,同時也可以為工資款項數據結轉提供支持。其中,工資項目數據的清除可以通過“工資結構定義”中的“清零”實現。工作人員應在每月月末及時完成月末數據存檔,否則日后查詢相關數據將無法實現,年度數據匯總也缺少當月數據。
4.2? ?系統安全管理的實現
根據實際需要,工資管理系統需要設置兩個相互協作和監督的管理員,共同負責系統日常維護。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已經建立完成且確認提交的數據中,職工姓名、性別、編號、學歷、入職日期以及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等數據不支持更改。若發現錯誤,必須及時與管理員取得聯系,由管理員匯報到領導層進行協商,確定是否進行修改。在修改前,需要出具由上級領導簽字、蓋章的書面申請材料,以避免管理員擅自修改員工的基本信息。用戶在使用系統過程中發現數據錯誤時,應與管理員及時聯系,由管理員確認信息的真實性。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項不支持更改的信息外,管理員還擁有修改其他選項的權限,但必須按規定填寫相應的修改記錄,詳細記錄修改時間、修改前后的數據情況,注明數據錯誤的發現者。在修改完成后,必須由另一個管理員檢查確認無誤后提交,若存在錯誤則由其進行修改,再由對方檢查確認,形成循環檢查機制。以半年為周期,系統管理人員對整個工資管理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檢查過程和結果形成書面報告。
5? ? ?結 語
為了更好地服務院系管理和廣大教職員工,職業技術學院應建構工資管理信息化系統,以高效有序地完成職工工資計算、個人所得稅扣除等一系列工作,提高院校整體管理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婷.高校工資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0(33):9635-9637.
[2]毛藝蓉.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交通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員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6(34):1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