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謝熾輝 周昊 王子騰 蔡聯盛
摘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手機網民數量越來越多。現如今各大高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學生宣傳信息的方式也越發普遍,針對如何滿足大學生對校內公眾號使用的需求,本文以江財萬事屋微信公眾平臺為例,通過向全校學生發放調查問卷進行研究,分析學生對于公眾號內容的需求及其運營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得出結論提出優化微信公眾號的對策建議,以此為全校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大學生對于校內新聞、資訊等不同需求,進而促進大學生微信平臺運營向更好方向發展。
關鍵詞
大學生;微信公眾平臺;運營問題;萬事屋
江財萬事屋平臺的創立背景
1.1市場分析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8年12月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6%,全年新增手機網民6433萬。龐大的用戶基數吸引了利用即時通信功能,以金融、理財、購物、娛樂、媒體信息等服務內容的微信發展模式。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 94% 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到 8.06億,用戶覆蓋 200 多個國家、超過 20 種語言。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 800 萬個。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微信的廣泛使用為人們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大量的微信公眾號也在為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信息與商業服務。而在校園方面,卻存在一個很大的缺口:各大高校需要著手打造屬于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以達到樹立形象、發布信息、開展隱形思政教育和校園工具的作用,將該高校的資源進行整合。
1.2江財萬事屋微信運營平臺的創建的直接原因及過程
1.2.1創建江財萬事屋微信運營平臺的原因
1)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通過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依托學校產業孵化中心及學校導師的指導,編制商業計劃書、開展可行性研究、實踐運營微信公眾號江財萬事屋、撰寫研究報告,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2)提升課堂上學習的基于問卷分析設計產品的能力,并以實踐檢驗
基于用戶的需求分析來設計產品,用問卷調查分析高校學生對校園公眾號的需求,了解到高校學生使用校園微信公眾號的目的、受歡迎的信息類型。針對高校學生的需求,設計推送相應的推文,以“江財萬事屋”做為運營平臺,實驗檢測運行效果。
3)為高校學生建立一個真實可靠的校園資訊平臺
“江財萬事屋”以校園資訊及周邊商鋪優惠信息為主,以學習、心理、生活三大板塊為輔,力求打造一個以學生的視角、需求出發,提供真實可靠、積極向上信息的偏公益性校級信息平臺。
對公眾號內容的需求分析
2.1調查對象與調查方法
調查樣本涵蓋大一至研究生,全部為在校大學生;其中,大一、大二兩個基礎年級參與調查的人數(共有277人)占到總數84.15%;調查結果較能反映活躍大學生對公眾號內容及服務的需求。
調查方法為問卷調查,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為受訪者需求偏好度,采用電子問卷平臺發放問卷,共獲取有效問卷329份。
2.2調查結果分析
(1)知識學習與經驗分享是大學生使用校園微信公眾號的最大需求
在大學生微信公眾號需求偏好度調查中,高分排在最前列為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4.28%)、考證(4.26%)選課(4.25%)攻略,均與大學生學習內容有關。可見,作為校園公眾號,扎實的學習氛圍與文化沉淀至關重要,學習知識和經驗的分享是大學生對校園公眾號最大的需求。
(2)周邊商業與服務業信息是大學生使用校園微信公眾號的重要需求
在大學生微信公眾號需求偏好度調查中,排在次列是與學校周邊商鋪的清單(3.92%)、測評(4.13%)、優惠信息(4.22%)。大學生是時間與資金較為充裕的群體,對于調劑緊張學習生活的商業需求同樣很高。作為大學生學習閑暇之余最重要的購買和娛樂的商業信息,公眾號應該對此大力投入,同時該板塊也是公眾號盈利的基準點,將之串聯學生與周邊商鋪兩大群體,既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又是平臺運作資金的重要基礎。
(3)娛樂、社交是大學生對校園微信公眾號的重要關注點
在大學生微信公眾號需求偏好度調查中,時事熱點(3.9%)、生活攻略(3.95%)、社團介紹(3.87%)、煩惱傾訴(3.65%)、互動分享(3.73%)這些與網絡娛樂、社交需求有關選項的分數同樣不低,是重要的關注點。平臺需以豐富公眾號內容滿足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增強吸引力。
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校園公眾號在內容的推出上應建立以學習與商業服務為主的,校園服務、校園日常信息、生活小助手為輔的公眾號結構【2】才能最大限度滿足大學生對學習、生活與社交娛樂的多樣需求。
平臺創立過程
3.1市場調研和基礎架設
充分發揮項目成員身處大學生中的優勢,充分了解大學生需求。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開展與學校的合作,深扎大學生群體,及時了解需求獲得基礎關注。前期對大學生群體進行問卷調查。同時團隊與學校聯系合作事宜,為平臺的推廣和建設提供必要支持。
3.2團隊規模擴張
團隊成員面向本校優秀學生進行招募工作,利用其專業知識分擔團隊的財務工作和軟件開發工作。
3.3平臺建設與完善
平臺以微信為活動陣地,通過了解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關心點和痛點作為吸引點,通過推送相關內容獲取大學生群體的基礎流量。開發過程中對平臺進行不斷的完善。
3.4前期運營和宣傳推廣
平臺完善后,根據高校學生相對社會較為封閉的實際環境特點,團隊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宣傳策略,最大程度上完成項目的宣傳和推廣。
3.5在服務學生群體與取得盈利中雙贏
本項目充分了解和挖掘高校大學生群體的關注點和痛點,實際幫助解決學生群體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和疑惑,為學生群體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平臺,也是為大學生交流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在平臺擁有足夠流量后,邀請學校內和學校周邊商家入駐,以取得盈利維持平臺運作,使平臺站穩腳跟。盈利將為平臺擴張提供資金支持。
3.6平臺運營和積累與擴張
在本階段,平臺不斷完善自身,細化推文板塊,不斷推送高質量文章,繼續在本校范圍內擴張。本階段平臺持續擴大影響并完成前期資金積累,在站穩腳跟的基礎上擴大影響力,利用大學生的關系網和平臺自身影響力,進行擴張和宣傳。以本校為本部,為其它高校大學生提供平臺,招募其它高校的意向合伙人拓展市場作為分部,逐步擴張。
運營現狀
4.1從“江財萬事屋”看大學生創業微信公眾號發展現狀
2019年初,團隊成員組建“江財萬事屋”公眾號(以下簡稱萬事屋),計劃在前期推送干貨、攻略吸引流量;后期轉型,借助流量優勢與商家達成協議,向大學生推送校園周邊商家的優惠、宣傳信息獲取中介費。一年期滿,公眾號在運營過程中暴露了許多設計之初不曾想到的問題。
4.1.1萬事屋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內容
萬事屋的干貨分享主要分為:考證攻略推送,生活攻略推送、游玩攻略推送三個大類。考證攻略主要是對大學生剛需的證書提供考試攻略與復習資料(如四六級、計算機二級、駕照),重點幫助用戶進行有效的資料歸納與整合;生活攻略推送負責講解校園生活常識與注意事項;游玩攻略推送介紹校園周邊的旅游景點與美食打卡點。
4.1.2萬事屋微信公眾號的傳播特點
萬事屋的運營理念較為清晰,延續了傳統媒體“內容為王”的傳統,以實用性為基本原則,堅持向學生用戶推送“看到即可實用”的文章。但不穩定的文章推送機制使得用戶粘性大幅度降低。【3】在文章推廣方面仍是“朋友圈轉發”的模式,缺乏爆款的文章、未能實時跟進當今熱點話題等問題使得推文轉發量、關注量雙低。
4.2原因分析
4.2.1運營團隊經驗不足
通過調查問卷和實際運營情況分析,由于缺乏經驗,缺乏基礎,在建立平臺之初,沒有對學校的學生進行更為細致調查,不了解學生團體所需內容。
4.2.2對日常學生、學校動態的關注與跟進不足
在萬事屋的運營過程中,團隊一直致力于提供大學生學習與生活上的“硬通貨”而忽視了對學校、學生之間熱點事件的跟進與報道,公眾號推文與其他公眾號推文之間存在高度的同質性,公眾號實用性低于預期。
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微信平臺作為新的傳播媒介的一部分,有著龐大的用戶團體。更好的利用這種新媒介,向學生群體傳播積極正能量的信息,做好輿論導向是很有必要的。面對以上這樣的情況,運營者應先找到一個長期的運營模式,在高精準定位的基礎上,進行高質量的原創內容創作,同時保證更新頻率,以此增強公眾號的影響力與傳播力。
5.2建議
5.2.1加強團隊管理,制定嚴格團隊管理體系
定期推送是提高微信平臺的關注度最基本的要求,及時更新是對用戶的負責,這是公眾號生存的基本。萬事屋在前期的運營中缺乏規范的運營體系,無法有效獲取關注度。在后期的運營中,一方面加強團隊管理,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確保團隊保質保量推送,形成運營規律周期。另一方面,及時擴展隊伍,吸收新鮮血液,保持團隊活力。
5.2.2豐富推送內容,活躍文章氛圍,完善推文系統
增加校內時效性新聞推送量:在微信平臺運營的基礎上,添加校內時事熱點、時政新聞等生活內容,滿足大學生了解時事的需要;
增加各專業相關知識集錦:收集匯總并推送本校各個專業相關知識、大學生考證資訊以及各科考試復習方法等;在推送考證攻略,生活攻略及游玩攻略相關內容的同時,以幽默活潑俏皮的引導語和正確的網絡流行語【4】,緊跟時代潮流,增加閱讀興趣;提高推文圖片比例,增強文章的活潑氛圍,更好地融入校園輕松愉快的風格中去;
增添導航欄:將萬事屋平臺欄目系統劃分使平臺的內容分塊更為清晰明了,進行每月一更新,增強平臺專業性,提高平臺辨識度。
5.2.3提高學生參與度,緊密平臺與大學生的連接
平臺目前推出的內容過于同質化,可以增加推送大學生能參與更高的內容,面向全校學生舉辦線下主題活動,征集相關主題的文章、圖片、原創視頻等,并對參與學生發放獎品,增強活動宣傳力,讓學生們通過平臺投稿自己的作品,獲得自我價值實現的滿足感,提高對平臺關注力【5】。同時增加激勵機制,讓學生能夠通過平臺互相學習,提高閱讀平臺的的積極性。
5.2.4創新平臺運作形式,提高大學生與平臺互動,提高核心競爭力
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是對話式的,受限于公眾號的團隊規模平臺無法實現實時互動。因此,可以增設滿足平臺一定要求而獲得并不斷晉升的“頭銜”。在其瀏覽過程中,既是受眾又能以平臺的身份參與互動,增強平臺的實感,又能不斷提高受眾對平臺的參與度,融入平臺的運營和發展。不斷創新平臺運作形式,脫離傳統公眾號的樊籬,提高平臺的辨識度,增強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取得優勢。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8(12).
[2]金梁滿,王園園,尹燦,伍文生.校園微信公眾號服務平臺功能需求調查及其分析——以合肥師范學院為例[J].價值工程,2019,38(21):281-283.
[3]王莉. 環境風險社會視角下微信公眾號的綠色傳播——以《南方周末》“千篇一綠”微信公眾號為例[J]. 青年記者,2016(33):43-44.
[4]徐寧,何晶迪.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資源共享的微信平臺運營——以E公眾號為個案研究[J].才智,2019(10):25.
[5]羅莎.高校團學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輕工大經管分團委”微信公眾號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5(01):20-22.
[6]胡丹,林晶珂,熊焰.大學生微信公眾平臺運營及使用現狀研究[J].中國報業,2016(22):22-25.
作者簡介:
張雯,漢族,甘肅張掖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謝熾輝,漢族,湖北武漢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周昊,漢族,江西宜春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王子騰,漢族,江西鷹潭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蔡聯盛,漢族,江西贛州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課題題目:
本文系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醬小菜——校園咨詢服務小助手》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9104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