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真 田嬌
摘要:色彩是電影藝術風格的重要來源,影片中色彩的呈現形式與效果往往是創作者主觀情緒的表達。蒂姆·波頓是好萊塢獨樹一幟的鬼才導演,他的代表作《剪刀手愛德華》創新使用了兩極色彩差異的對比來進行敘事。在以黑色為主的哥特色調下,導演利用明艷飽和的色彩進行敘事,通過控制敘事節奏來烘托影片情感氛圍,在隱喻導演自身情感寄托的同時,達到觀眾視覺、心理層面上審美效果的統一。
關鍵詞:色彩敘事 蒂姆·波頓 敘事節奏 情感氛圍
很多人在形容蒂姆·波頓時總愛貼上“怪異”“恐怖”的標簽。的確,黑暗與神秘總是充斥在他的影片中,但若細細觀察則不難發現,在陰暗之下,蒂姆·波頓總是利用色彩這一元素,以一種近乎天真與夢幻的敘事方式將其作品表現出來。
一、蒂姆·波頓個人敘事風格的形成
(一)童年經歷的影響
童年經歷是影響一位導演敘事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尤其對蒂姆·波頓這樣的好萊塢鬼才來說。兒時的蒂姆·波頓住在美國加州郊區——伯克班,在這里蒂姆·波頓度過了他孤獨的童年時光,同時這里也是他夢想的發源地。幾乎在蒂姆·波頓的每部影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的童年縮影,像《剪刀手愛德華》中的小鎮就是以伯克班為原型打造的。童年時期的蒂姆·波頓十分內向,往往很不合群,看怪獸電影、畫畫、在墓地玩耍,填補了他孤獨的心靈。
“童年時期我的房間里有兩扇窗戶可以望到大片草坪,”蒂姆·波頓回憶道,“但是有一天我父母不知道為什么將窗戶封住了,只留下了一個狹窄的縫隙,于是我經常通過這個縫隙來看外面的世界。”童年的那扇窗戶影響著蒂姆·波頓的性格,甚至影響著他在電影中的敘述方式。《剪刀手愛德華》的很多鏡頭,導演都采用了鏡子、窗戶等道具進行透視,將兩個人物或景物同時展現在畫面中來達到對比的效果。
那些看起來內向孤獨的小孩,往往內心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蒂姆·波頓也不例外,他用天馬行空的想象解釋著他眼中的這個世界。蒂姆·波頓的成長經歷也解釋了為什么他偏愛隱喻的、充滿個人主義色彩的敘事風格。
(二)哥特風格與兩極式色彩
作為一種藝術樣式,哥特藝術在世界藝術史上涵蓋建筑、繪畫、雕塑、文學、電影、音樂,甚至服裝、工藝美術等領域。其中早期哥特風格的電影大多改編自哥特小說,故事背景大多發生于哥特式的城堡,渲染一種陰暗、頹廢、恐怖的氣氛。蒂姆·波頓作品區別于其他哥特風格電影的最大特點,就是他沒有把他的電影等化為完全意義上的恐怖片。例如《剪刀手愛德華》中并沒有吸血鬼、巫術,有的只是剪刀手愛德華和他孤獨的城堡,但同樣也表達出了愛情、死亡與掙扎,這是蒂姆·波頓對哥特風格的一種重新解讀。
蒂姆·波頓對哥特風格的另一種重新解讀集中表現在他兩極式色彩的運用上。所謂兩極式色彩,指導演在同一畫面中采用兩種對比度、飽和度相差較大的顏色進行調度,以此展現矛盾差異,推動敘事。蒂姆·波頓的電影之所以能給人一種強大的視覺沖擊,恰好在于他在電影作品中敢于運用兩種極端色彩進行對比:一種為典型的哥特式黑、白、灰色調;一種為明艷的飽和式紫、綠、藍色調。在黑暗、陰影、枯樹、鬼魂充斥下,蒂姆·波頓設置了許多造型奇特、衣著艷麗的角色,用浪漫的情節和鮮艷的色彩來營造怪誕的哥特氛圍。這種極與極的對比場景設計體現著蒂姆·波頓與眾不同的敘事風格。
二、蒂姆·波頓電影色彩對敘事的作用
色彩是現代電影的重要元素,早在默片時代,電影工作者就已經開始探索如何將色彩運用到電影敘事中來。色彩的作用不應僅局限于增強畫面美感,而應作為電影敘事的一種媒介,將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傳遞給觀眾。
(一)色彩影響敘事節奏
所謂電影敘事節奏是指單位時間內矛盾沖突的密度所營造的或快或慢的敘事風格。它體現著導演的創作意圖,影響著觀眾的情感與情緒。在影響敘事節奏的諸多元素中,蒙太奇組接、攝像機運動等大多都是通過控制情節密度和畫面轉換頻率來定義節奏,而色彩則是通過光、色等畫面視覺元素來進行敘事,其變化本身就是節奏。
蒂姆·波頓的多部電影中都有通過色彩變換來調整影片敘事節奏的例子。影片《剪刀手愛德華》中,畫面色彩大多具有強烈的視覺刺激。影片以綠色、粉色等亮麗的色調作為主打基調,通過巧妙搭配渲染浪漫夢幻的意境,每當大面積黑色為主的色調出現,則代表愛德華情緒上的轉變,敘事節奏也相應加快。例如影片中,杰姆利用愛德華對金的感情,讓他參與偷盜,并陷害他。起初愛德華并沒有解釋,直到愛德華發現杰姆與金爭吵、并動手打了金,同時感到了居民對他的排斥,愛德華受到刺激并情緒爆發,撕掉佩吉給他的白襯衫,恢復了一身的黑色皮衣。圣誕夜大雪紛飛,但小鎮充滿了黑色的恐怖,倒是沒有一絲節日的氛圍。此時在從白色到黑色這兩種極端色彩的突然轉變下,影片節奏也隨之加快,配合著聲音元素,使觀眾看到愛德華由不諳世事的善良到刺激之下做出刺破輪胎等對小鎮居民幼稚報復的情緒轉變。
(二)色彩烘托敘事氛圍
一部電影,要想在講述故事的同時更加深層次地打動觀眾,應具備能夠令觀眾感動的情感氛圍,而這種氛圍就可以通過影片中的色彩進行烘托。
無數影評人對愛德華打上了“世界他者”的標簽,愛德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獨,不僅體現在他一頭凌亂的黑發、呆板無光的表情、黑色的造型、閃亮怪異的剪刀手,還通過開篇時兩極的色彩對比進行了烘托。當佩吉發現小鎮邊緣那座城堡時,她的心里帶著一種未知的忐忑。可當她推開斑駁的鐵門后,發現哥特古堡的周圍竟是一個花園,里面布滿了愛德華的園藝作品。黑暗的古堡與充滿生機的花園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但也證明愛德華的心中是向往外面陽光的,這種想要而不可求加深了愛德華性格的孤獨。
色彩藝術與情感訴求相結合推動了敘事情節的發展,在給觀眾以視覺滿足的同時,又使其對人物內心進行了解讀,這便是蒂姆·波頓通過色彩達到的對敘事氛圍的烘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