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臺詞、形體是戲劇表演中的主要內容,歌劇、音樂劇同屬戲劇領域,受眾群體龐大。戲劇表演中臺詞、形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需要靈活設計獨白、旁白、對白內容,并利用形體語言凸顯人物性格,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本文將介紹戲劇表演中臺詞與形體的特征,并分析其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
關鍵詞:戲劇表演 臺詞 形體 研究
戲劇表演中的臺詞與形體可以起到豐富人物形象、推進故事情節的作用。歌劇、話劇是擁有大量受眾群體的戲劇表現形式,為了更好地利用臺詞和形體優化戲劇舞臺效果,需要了解臺詞、形體特征,并根據特征及實際需求,靈活地發揮形體、臺詞的優勢,豐富戲劇角色的人物形象。下文將重點圍繞臺詞與形體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進行論述。
一、臺詞、形體特征
(一)臺詞
在戲劇表演中,臺詞以及形體是影響戲劇表演的重要因素,對白、旁白、獨白是臺詞表現的幾種形式,表現形式與其應用效果息息相關。對白主要為戲劇臺詞,是劇本角色對話的重要載體,可以補充說明劇本背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從而立體地塑造角色形象,保證故事敘述的完整性。旁白起到推進劇情、交代主題的作用,主要是推進故事情節發展,同時采用直白的方式直敘人物的內心情感,從而保證整體的舞臺效果可以達到最佳狀態。獨白表現形式需要與當前人們的生活狀態相關,獨白的設置至關重要,因為戲劇表演的受眾是臺下觀眾,所以語言需要簡單明了,讓觀眾能快速了解戲劇內容。為了可以更好地渲染環境,還需要采用流行語言控制現場氣氛,激發觀眾的好奇心,保證演出順利進行。
(二)形體
在戲劇表演中,不只是臺詞,形體表演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人物性格,戲劇故事中有很多性格復雜的人物,僅僅使用臺詞表現人物,很難豐富人物的形象,采用形體可以更好地凸顯人物的性格。肢體語言也是最為簡單、有效的表現手段,可以打破演員與觀眾之間的屏障,在形體帶動下,可以進一步優化舞臺表演效果,空間、肢體以及情感是形體語言中的主要表現形式,演員一般會選擇使用空間語言表現情感,調節表演現場的尷尬氣氛。肢體語言在戲劇表演中應用最為頻繁,手、腳、腕等身體部位都可以成為演員表演的一部分,豐富故事內容,表現人物個性。情感語言一般用于揭示故事人物的內心情感。
二、臺詞、形體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
(一)臺詞
臺詞在戲劇表演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據故事情節,合理地設計臺詞內容,生動地還原人物形象,吸引大眾對戲劇表演的關注。戲劇以舞臺表演的形式呈現故事內容,雖然表演期間可以使用語言、動作等,但是因為表演模式的局限,依然會影響到演出效果。戲劇表演應該凸顯表演的特點,從而抓住觀眾的眼球,而表現人物個性的手段中,臺詞是最佳的表現方式。設計別出心裁的內容讓人眼前一亮,再適當地搭配形體,便能將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除此之外,臺詞設計應用得宜,可以吸引觀眾對戲劇內容的關注。在戲劇表演中,憑借臺詞豐富舞臺表現效果,提升內容的趣味性是最常見的表現方式,臺詞需要遵循故事發展主線,讓觀眾從表演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變化,凸顯戲劇表現效果。
(二)形體
形體也是戲劇表演中較為重要的手段,戲劇與其他表演方式不同,為了凸顯故事內容,吸引觀眾眼球,在表演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夸張的表現方式演繹故事內容。戲劇表演內容取材于生活,雖然表現手段略顯夸張,但是內容需要尊重生活實際,這樣才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戲劇表演中的形態可以起到豐富人物形象、推進故事情節的作用,根據戲劇內容,靈活地運用手、背、眼睛等部位,設計形體動作環節時,應該考慮到故事的情感主線,形體表演會因為肢體動作編排順序以及活動方式呈現不同效果。為了優化戲劇舞臺表現效果,需要重視肢體運用的排序,根據故事內容,合理選擇形體表現方案,提升戲劇表演質量。除此之外,需要重視形體在戲劇表演期間對作者情感以及角色情感的表達,根據戲劇故事內容,合理地選擇肢體動作,利用身體動作甚至是面部表情演繹角色,通過形體將故事內容展現出來。使用肢體演繹故事內容,更容易讓觀眾全身心地投入舞臺表演中,很多臺詞難以解釋清楚的內容只需要一個動作便能清晰地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演繹出來,從而提升戲劇表演效果。
三、結語
臺詞與形體是戲劇表演中的重要組成元素,根據臺詞與形體的特征,結合實際需求,靈活地使用臺詞與形體,立體地塑造人物形象。利用形體還可以提升戲劇表演的魅力,加強觀眾對戲劇角色的理解、認識,優化戲劇表演效果。
參考文獻:
[1]曹嘉芮.論戲劇表演教學中形體語言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9(35).
[2]劉樹春.戲劇表演專業形體教學探索——試談高職藝術院校戲劇表演專業形體教學改革[J].戲劇之家,2017(14).
[3]張鈺培.試論臺詞、形體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J].新教育時代,2015(11).
(作者簡介:吳昊霖,男,碩士研究生在讀,吉林藝術學院,研究方向:表演)(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