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艷霞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宣教在老年高血壓社區慢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篩選2018年1月~2019年6月前往我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依據是否家庭簽約分為對照組(未簽約)及觀察組(簽約)各50例,對兩組干預前后血壓變化進行對比。結果:干預后兩組血壓均較干預前下降,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老年高血壓社區慢病管理中應用健康宣教有助于取得更為理想的血壓控制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社區慢病管理;健康宣教;血壓
高血壓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最為常見的慢性病類型,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愈演愈烈,老年人群成為該病癥的主要發病人群,使得高血壓發病率仍將處于進一步上升態勢。而社區已經成為容納老年高血壓患者數量最多的社會單元,所以開展社區慢病管理有助于遏制老年高血壓發病率的逐年升高。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普遍缺乏疾病相關知識,而日常生活中加重高血壓病情的因素眾多,所以開展積極的健康宣教迫在眉睫。為分析健康宣教在老年高血壓社區慢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篩選2018年1月~2019年6月前往我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的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依據是否家庭簽約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64歲~85歲,平均年齡(74.20±1.25)歲;病程時間7年~20年,平均病程(13.25±1.25)年;高血壓分級:一級11例、二級32例、三級7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62歲~86歲,平均年齡(74.27±1.29)歲;病程時間7.5年~20年,平均病程(13.29±1.21)年;高血壓分級:一級9例、二級35例、三級6例。納入標準:(1)確診為高血壓且年齡≥60周歲者;(2)患者和(或)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2)存在認知障礙,無法配合健康宣教者。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一般資料間無明顯統計學差異,可分組比對。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社區慢病管理,包括血壓、心率、體質量指數的測定,宣傳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的危害、指導用藥以及鍛煉等。
觀察組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大課堂進行宣傳,通過專家講座、發放高血壓病人的營養指導宣傳手冊、播放視頻等方式向患者傳授高血壓相關知識,重點強調不遵醫囑用藥、錯誤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缺乏體育鍛煉對病情的不良影響以及不良結局等,提高其思想認知水平,端正其態度,使其認真配合,通過微信每日或固定時間段推送高血壓相關知識,開展一對一交流,為其提供醫療護理服務,滿足其個體化護理所需。不會使用微信者借助電話定期隨訪或者是上門隨訪開展深入的健康宣教,全面了解其血壓控制效果,不良生活習慣是否得到有效糾正,日常飲食是否符合醫囑要求等,據此提供健康宣教,積極敦促其加以糾正。漏服藥物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常見情形,為提高血壓控制效果,根據漏服時間距離下次用藥時間長短決定是否補服,若漏服用藥時間距離下次用藥時間小于1/2則足劑量補服,反之則不予補服,下次足劑量用藥。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慢病患者的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收縮壓、舒張壓為觀察指標,干預前后測定血壓數值。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以獨立t檢驗,組內以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兩組血壓均較干預前下降,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下表。
高血壓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群晚年生活質量的重要慢性病類型,更為嚴重的是近些年來老年高血壓患者數量呈現出激增態勢,引起了全球醫學界的高度重視H。社區慢病管理已經成為遏制老年高血壓發病率過快增長的重要舉措,然而,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年齡普遍較大,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缺乏疾病相關知識,容易進一步加重病情,故予以積極的、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尤為重要。
本次研究證實,無論是采取社區慢病管理的對照組以及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大課堂進行宣傳的觀察組,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均較干預前下降,表明兩種方案均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而組間比較觀察組數值較對照組更低,意味著健康宣教的應用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血壓控制效果。之所以得出該論斷,原因在于健康宣教的目的在于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思想認知,促使其規避日常生活中容易加重病情的風險因素(如不遵醫囑用藥、吸煙、酗酒等)從而促使其血壓處于正常水平,避免劇烈波動之下誘發急慢性并發癥。在我國老年高血壓發病率逐年升高的大背景下在社區慢病管理中應用健康宣教成為當務之急,也是今后工作的主流前行方向。
綜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壓社區慢病管理中應用健康宣教有助于取得更為理想的血壓控制效果,值得加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