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慧
【摘要】? 國學教育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小學生整體語文素養,而吟誦對于培養小學生語文語感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從五個方面闡述吟誦對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國學吟誦 小學生語文素養 語感 寫作能力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166-01
國學經典吟誦在近些年來逐漸得到社會的重視,它既能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又能豐富小學生的思想觀念,健全人格魅力,從而提升小學生整體語文素養。中國自古以來學堂學習的方式就是以吟誦為主,經典的吟誦對于培養小學生語文語感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當下的經典吟誦的價值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和推廣,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實踐和引領,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下面,我想談談經典吟誦對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的一些了解和看法。
一、經典吟誦能夠培養良好的語感
朗讀是語文素養研究中有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它是小學生培養良好語感的起步。對于語感的培養,一直被教育家和語言學家所重視。而吟誦作為朗讀的一種形式,加上一些音樂的調子,讓每一首詩或詞都有自身獨特的吟唱法,讓朗讀充滿新鮮感,不再乏味。懂得語言不一定會使用語言,所以懂得語言規律與使用語言是兩碼事,人類使用語言并不是憑對語言“規律的認識”,而是憑借對語言的那種“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語感。培養小學生對經典吟誦的興趣,從而帶來誦讀時良好的語感,既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求,也是語文課標的要求。
中華文化經久不衰,源于它們的對仗工整,講究押韻,逐字逐句精心雕琢,它們是我們的祖先用智慧和勞動汗水創造的輝煌。如吟誦《詩經》中的《關關雎鳩》時的平疊直敘,無復曲折,直到今日我們也忘不了那種愛情的美。只有經常去誦讀優美的文章,才更能理解作者精致的修辭,美妙的聲韻,縝密的謀篇。熟讀成誦,漸漸地就讓語感有所提升,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更加全面。
二、經典吟誦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為什么中國古代人人都會吟詩作對,張口即來,這與他們的蒙學教育有關,“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國學經典是古代私塾教材,它們從簡到難,從識字開始,到天文地理,為人處世,逐漸滲透,經典詩文里還蘊含了豐富的名言警句和故事,背誦這些經典名作,有利于孩子們積累知識,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更能懂得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為孩子們今后的寫作積累了不少的素材。另一方面,經典詩文里美妙的修辭、深刻的遣詞,優美的韻律,嚴密的謀篇更能讓人回味無窮,記憶深刻。以前我們在教學一首古詩時,通過讀讀、想想、畫畫等許多方法,都很難讓學生豁然貫通,現在只要觸到古詩詞,孩子們只需不斷地吟誦,就能輕松地找出韻腳字、分劃出詩詞的律調等,還能大概了解和體會到詩的大意,最重要的是,還能區分出詩歌的題材,因此還可以運用這些方法來寫首原創的詩。
三、經典吟誦能幫助小學生獲得美感體驗
反復吟誦經典古詩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感受經典詩文中美妙的文筆、韻味以及詩詞與和自然產生的和諧美,成為了美感體驗時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詩經》里的《秦風·蒹葭》這首詩章句重疊,狀物寫景,反復詠嘆,逼真呈現出主人公追隨“伊人”的畫面,這種物之形象的再現能讓聽者獲得心靈上的追隨視覺,真正達到與書共鳴。“物生有形,形有精神。能知精神,則窮理盡性。”經典詩文給讀者帶來的是一種既有音樂美又有畫面美的享受。
四、經典吟誦可以培養小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研究表明,大部分成功的人獲得成功的原因,主要靠的是情商,而非智商。那么,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目標是育人,而非單純的育分,要想使我們的學生擁有幸福的人生,首先就得重視道德情操的培養,而學習經典文化則是一條捷徑,它能讓我們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弟子規》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書籍,有著十分重要的育人價值,它能讓我們學會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與人相處等等;《論語》在中國,更是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孔子的道德觀念、倫理思想、教育原則和政治主張,從古至今不斷影響著我們。如其“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人生觀,“貧而樂,富而好禮”的處世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以及“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學習和教學的態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等,是那么深入地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熟讀中華經典,熟記于心,加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遇事就能從容應對,在人生旅途中才能把握好方向盤,順利前行。
五、經典吟誦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記憶力
記憶力是一個人能力的重要標識,從人的成長規律來看,兒童時期的記憶力最好。而古人吟誦詩文有一些基本調,反復吟誦之后可以有所改進,形成獨特的曲調。這些頗具特色的吟誦調吟起來朗朗上口,只要讓孩子多聽,就能讓孩子讀得字正腔圓并牢牢記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歷史上出現的所謂“神童”,年少時便知識內涵豐富,信手拈來,開口成章,這其實并非偶然,就是在經典吟誦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大力推廣國學經典吟誦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更是發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途徑。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0652)】
[ 參? 考? 文? 獻 ]
[1]聶姣.在幼師專業語文教學中凸顯幼師職業特色的研究.魯東大學.2013.
[2]夏鶯,彭勃.關注教師聚焦課堂聆聽語文的聲音—記桂林市崇善小學語文學科特色.語文建設.2012.
[3]何娟.談中學生閱讀文學經典的意義.教育與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