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毛
摘要:面對初中階段的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困惑和迷惘,作為班主任應多角度入手了解孩子及成長背景,通過各種活動、談話,進行更深入的心靈對話, 抓住重塑契機,做孩子人生的領(lǐng)航人,適時引領(lǐng)孩子健康成長。
關(guān)鍵詞: 探尋背景;心靈對話;契機;領(lǐng)航人;適時引領(lǐng);啟迪良知
進入初中階段的孩子,隨著身體的“暴長”,心理也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會有很多的困惑和迷惘。再加上各因素的影響,孩子們所表現(xiàn)出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習性、行為狀態(tài)令家長搖頭、老師頭痛。
陶行知說過:“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1]可見,教育人肩上責任之重大。陶行知又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2]顯然,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做孩子人生的領(lǐng)航人便成為我們做好班主任的一大課題。作為班主任,要懂學生,就得以一雙慧眼多角度入手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通過各種活動、談話,進行更深入的心靈對話, 抓住重塑契機,做孩子人生的領(lǐng)航人,適時引領(lǐng)孩子健康成長。
下面,我就這一話題擷取班主任工作中的幾朵小浪花與大家共勉:
1、善觀察,抓住教育契機,適時、充分、恰當?shù)乜隙ā?/p>
蒙特梭利說:“激發(fā)生命,讓生命自由發(fā)展,這是教育的首要任務。”[3]我在教育孩子時,盡量多觀察、多接觸,發(fā)現(xiàn)閃光點適時、恰當?shù)乜隙ā?/p>
比如:洋洋學習浮躁,但能力強、愛表現(xiàn)。我聽其家長說他特愛整潔,衣服鞋類洗的干干凈凈,房間也收拾得整齊,便適時表揚了他,還安排他管理班級的寢室衛(wèi)生。他不僅寢室衛(wèi)生管理好了,學習目標也明確了。任課老師身旁天天有他問題目的影子,他如愿考上重點高中。小旺同學是學困生,心理上也有些問題,有過自殘的現(xiàn)象,但心地善良。有一次,一個同學病了 ,吐了一地,旁邊同學禁不住捂住了鼻子,他卻默默地把這些贓物收拾好。我借此在班上表揚了他,還親自寫了表揚稿送校廣播站。從此,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各方面盡量地做好,也有了自信。我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的把握,生命的激發(fā),倒是可實現(xiàn)人人發(fā)展的目標。
2、家校溝通、因材施教、適時引領(lǐng)。
多年擔任班主任,我深感:教育需要愛,更需要因材施教、對他們的人生適時引領(lǐng)。
林是個熱情、陽光而細心體貼的男孩,雖說他學習平平,但音樂方面頗有天賦。他住學校旁,好幾次見我較晚才去鎖教室門,便悄悄地跟在我身后,意在保護我。有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他神情恍惚,上課打不起精神,找他了解情況也懶搭理,問周邊同學也沒人知曉。后來從他給我的信中才得知:他爸媽吵架,爸爸暴打媽媽,他和弟弟躲在角落只是哭,嚇得發(fā)抖......我邊看邊流著淚,決定與他爸做一次深入的交流。我給她爸看了文章后,他爸臉上滿是尷尬,更有震驚和羞愧,也流露出對這個成績不佳的兒子的遺憾。而后,我說林性格好、形象好,尤其有一副好嗓子、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曾獲學校的唱歌比賽特獎,看他能否在音樂上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事后,他爸給他做了安排;我也常找林談話,常擠時間幫他補習基礎(chǔ);他弟都說“哥,老師這樣幫你,你要爭氣啊!”此后,林又開朗、陽光起來,學習上刻苦了,教室里、辦公室常有他請教老師的身影,傍晚時分的笛音也日益悠揚起來,眼神里更多了幾分執(zhí)著。功夫不負有心人,中考時考上四中音樂班,現(xiàn)已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名教師。
林的成長告訴我,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藏。只是有的孩子的潛能沒能發(fā)掘,沒有被家長和老師重視,沒能得到適時的引導。正如韓靜華老師說的“我們的責任就是為每位學生開墾出一片他們得以成長的沃土,”[4]只要我們用心懂孩子,因材施教、適時引導,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都將成為人才。
3、探尋背景,解開心結(jié),點亮心燈。
一個人的性格是由生長的環(huán)境所造就的。一個孩子生活在什么家庭,家長的素質(zhì),家庭的人際關(guān)系,教育方式,在孩子的成長中有重要的作用。[5]我們教育人,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只有了解孩子成長的背景,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為他們的人生導航。
琪,是個禮貌,文質(zhì)彬彬,上進乖巧的男生。但我總覺得他身上散發(fā)著一種不可琢磨的憂郁氣息。平時他是跟著奶奶生活的,我以為他只是留守兒童,也私下問過他,他不置可否。可他的這種憂郁總是縈繞在我心頭。后來,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我都會給予他更多的關(guān)懷,并讓他當語文課代表。他喜歡讀書,也有做筆記和寫日記的習慣,我便送他一套古典名著和一些筆記本,常鼓勵他,還常在課余和他一起探討“從《西游記》的前七回看到了怎樣的悟空?”“祥子悲劇命運的根源”“魯智深的義和武松的義”“紅樓夢中的諸多人物象”......他漸漸地感受到語文的樂趣,每天如果不看點什么便覺得不舒服,每天如果不寫點什么便覺得少了些什么。一天,我意外地在他一篇文章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讓他思念、心痛、糾結(jié)的影子,終于他向我打開了心門:他幾乎沒見過父親(一直在監(jiān)獄服刑);母親在他三、四歲時便離家在外,只是寄些生活費給奶奶,已近十年了,只能在夢里重溫那份模糊的母愛;這些年,與年事已高的奶奶相依為命;希望自己長大后能成為奶奶的依靠。原來他的憂郁、自卑源于他的成長背景。自此,周六他成了我家的常客,孩子們還打趣他成我干兒子了,我也試著與他奶奶商議找他母親溝通共商孩子教育大計,他的心結(jié)漸漸化解了。他對閱讀和寫作更上心了,每學過經(jīng)典的文章便會模仿著寫,甚至還寫過小劇本。后來他毛遂自薦主持主題班會,記得那場“我早戀了,該怎么辦?”主題班會還贏得老師們的嘖嘖稱贊,同學們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他愛上了主持,學校的大小活動都活躍著他的身影。我因勢利導,于是他有了做主持人的人生理想,也明白了要實現(xiàn)理想必須有扎實的文化功底和過硬的本領(lǐng)。有志者事竟成,現(xiàn)在他已成為了湖北衛(wèi)視少兒節(jié)目的主持人了。
琪的成長歷程讓我明白:作為班主任,要善于借用學科優(yōu)勢,探尋孩子的成長背景,發(fā)現(xiàn)孩子思想的足跡,解開心結(jié),因勢利導,點亮孩子的心燈。
4、寬容孩子,啟迪良知,奠基道德。
“人誰無過,過后能改,善莫大焉。”[6]工作實踐也告訴我,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心寬容孩子,給孩子改錯的機會,啟迪學生的良知,引導他們學會做人,奠定道德基石。
上學期校運動會期間,我班有個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放在書包里的錢不見了,經(jīng)調(diào)查,本班一個男孩有嫌疑。我找他了解情況,他知道事情已經(jīng)暴露,但只承認錢是他撿到的,當時我并沒有批評他,反而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拾金不昧。事后他主動找到我承認錯誤,并低著頭準備挨批評。此刻,我給他以寬容和信任,溫和地告訴他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沒有責罵,只有滿滿的愛和期待,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老師的真誠喚醒了孩子的良知。后來,這位男孩子在走廊撿到二十元錢,主動交還失主。可見當學生犯錯誤本該受到責罰時,如果我們以“假如我是學生”的情感去體會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們的“荒唐”,寬容他們的“過失”,給他們改過的機會,讓他們時時體驗到一種高于母愛、超越友情的師生情,這就可能成為孩子改正錯誤的內(nèi)驅(qū)動力。[7]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圣潔的天使,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寶藏,只有以愛、以老師的慧眼多角度地去閱讀、欣賞、發(fā)現(xiàn)、挖掘,才能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進行更深層次的心靈對話, 抓住重塑契機,做孩子人生的領(lǐng)航人,適時引領(lǐng)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育名言50句
[2]蒙特梭利的名言
[3]黃靜華:《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人民教育》2005-04-18
[4]關(guān)巖梅:《家庭教育方式對未成年人的健全人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