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高考中的總分為150分,在整體成績中占著重要比例,所以深受師生的關注。但是,現階段的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都較差,缺乏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沒有辦法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點靈活的運用到解答試題中去。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將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作為重中之重。本文以作者多年教學經驗為基礎,探究提升高中生的解題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夠給廣大師生提供借鑒課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 ;解題能力 ;策略
高中數學具有復雜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面對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要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學生必須要有較高的邏輯能力,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可以靈活的運用自己所學習過的基礎知識解決問題。要做到認真審題,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找到多種的解決辦法。但是很多同學在面對問題時,讀不懂題目,找不到解答題的突破口,但是經過老師的稍微點撥,就會醍醐灌頂,恍然大悟,于是學生就認為自己是做題少的原因,便采用題海戰術。其實這種辦法在一方面會提高學習能力,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學生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對解題思路理解透徹,自己能夠獨立解決此類問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能力。
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們真正掌握高超的數學解題能力:
一、增加審題能力方面訓練,提高學生審題能力
在解決高中數學問題中,審題是最關鍵的第一步,只有能夠認真的審題,才能對題目進行深入的理解。在教學期間,老師應該教導學生正確的審題,先快速瀏覽題目,找到題目的關鍵詞,然后根據關鍵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試題要考察的知識點。高中生掌握一定的審題技巧才能形成一定的解題能力。在教師的平常教學中,要結合一些實例來鍛煉學生的審題技巧。例如: 在一個暗箱當中裝有6個形狀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其中包含2個紅球、3個藍球以及1個白球,問摸出兩個球,問兩球是不同顏色的概率為多少?經過閱讀能夠知道,暗箱當中一共存在6個球,如果通過摸出顏色不同的兩個球,就包含三種情況:第一,摸出一個紅球和一個藍球;第二,摸出一個紅球和一個白球;第三,摸出一個藍球和一個白球。這樣一來,可以對可能情況進行細致分析,之后只需對每種情況的概率加以計算,最后將三種情況的概率相加即可得到正確答案。
二、提高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解題思維能力
顧名思義,數學問題就需要通過數學思維來進行解決,數學思維影響著是否正確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通過對近幾年高考的數學命題來看,越來越多的把考察重點放在了數學思維能力的考察上。因此,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思維來處理數學問題已經勢在必行。但是存在著這樣一種不合理的教學形式,許多老師希望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來實現學生們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這種做法既不科學,也不實用,如果沒有明確的解題思路,數學思維也不會得到有效的提高,數學思維絕對不是通過 “死用功”就可以實現的。如果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差,勢必會影響到高考數學題目的解答,主要體現在以下兩種情況:一是不能正確找到題的突破口,二是無法正確掌握整個數學題目的解題思路。數學解題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必要性思維,這種思維方法可以快速的掌握解題思路和答題方法,是一切解題思路的基礎。同時還會使用到逆向思維這種數學思維,如果一個數學問題比較復雜,無法從正面處理,就可以通過已知條件和所要解答的問題,進行逆向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把找到的需知當成下一個問題的已知,這樣一步步就可以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注重教材內容,夯實基礎知識
通過夯實高中生數學方面基礎知識,能夠為培養學生解題能力奠定一定基礎。實際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需對教材內容加以高度重視,對其中的概念、規律、公式以及定理進行深入講解,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研讀,促使其對各個知識進行充分理解。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借助課本當中一些生活素材以及題型來對高中生解題思維進行拓展,幫助其形成一定解題能力。在高中數學之中,概念、規律及定理內容較為抽象,假設學生無法對知識進行透徹理解,則很難形成相應的解題思維。所以,數學教師需對教材內容進行強調,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掌握,進而為培養其解題思維和能力奠定基礎。例如:講授“立體幾何結構”之時,為對高中生空間想象能力進行激發,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圓柱、圓錐以及球體這些模型進行觀察,了解這些模型的具體結構以及基本特征,之后給出教材當中的難點以及重點,讓高中生初步形成幾何體這個概念。在這之后,教師可引入一些生活實例,并且結合實例對知識進行講解,提升高中生理論與實際聯系的能力,逐漸引導其形成解答幾何有關問題的思維。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和新課程的不斷革新,老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適應這種變化,這就要求老師們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對新課程理念的接受能力,首先是不斷的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知識進行吸收,然后在頭腦里形成巨大的儲備量,最后再在教學課堂上展現給學生們,同時還要對新的知識不斷的進行探索和發現,帶領學生們掌握全新的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引導學生們學會創新和變通,不斷增強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高考打下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宏淵;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反思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02期
[2]涂榮豹;數學解題的有意義學習[J];數學教育學報;201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