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勇
摘要:思政課一直都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科目,也是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基本課程,所以高中生應該在豐富的思政探究活動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思想認識,全面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因此,高中思政課教師要想方設法突出本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優化本學科的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將從開發生活資源,促使學生自主反思;豐富學科實踐,深化學生品德認識;完善人文關懷,優化學生心理素質三個角度來分析高中思政課教師應該如何突出本學科的思想教育作用。
關鍵詞:高中思政;思想教育;突出策略
在過去,高中思政課學科一直都是圍繞理論知識教學展開的,最為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更新學生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在學科考試中有優良的應試表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特點,無法真正改善學生的政治素養,也削弱了本學科的思想教育作用。后來,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變化,以及核心素養理念的普及,高中思政學科的思想教育作用備受關注,應該起到優化學生品德意識與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切實優化學生的成長認識。因此,高中思政課教師要切實突出本學科的教學本質,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充足準備。
一、開發生活資源,促使學生自主反思
高中生雖然人生經歷單純,但是性格特點、價值觀逐漸趨于穩定,無法被動接受超出自己人生認知之外的大道理,也愿意通過親身體驗去獲得成長教訓。對此,高中思政課教師必須要不斷開發并整合生活資源,促使學生認真思考思政知識對于現實生活的啟發與引導作用,便于學生自覺反思個人成長認識,確保學生可以真正受益。
就如在“消費及其類型”一課教學中,筆者就整理了一些關于沖動消費的新聞資料,借此設計了探究案例,讓學生全面分析案例主人公的消費觀。通過這些生活資源,高中生可以從各個案例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消費影子,使其自主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由此總結消費類型,客觀分析每一種消費行為的利弊。其中,本班大多數學生都在家長的縱容下養成了大手大腳的壞習慣,買東西從來不會看價錢,且追求一些品牌、限量版物品,無形中增加了家庭支出。對此,筆者就利用案例分析告訴學生要理性消費,不可肆意揮霍金錢,同時要懂得感恩與心疼父母,不要因為一己之私而增加家庭消耗,讓父母的生活變得拮據。
二、豐富學科實踐,深化學生品德認識
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便是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改變了理論課程為中心的傳統結構,可以不斷豐富學生的動手實踐經驗,優化學生的成長經歷。在高中思政課教學中組織綜合實踐活動也可不斷優化學生的品德認識,讓學生真正實現長遠發展。因此,高中思政課教師要積極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總結有效的人生智慧,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
就如在“淵源流長的中華文化”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一個綜合實踐活動,即本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文化體驗活動,感受本土文化,向一些傳統文化傳承人了解各個文化的發展史,體會文化對于塑造自己性格、品質的作用。比如,有的小組以本地的民俗文化為主要調查對象,學習了一些民俗物品的制作方式;有的小組則以本地的建筑文化為主,切實調查了傳統建筑所反映的傳統思想與地域精神;有的小組則以本地的名人名事為主,搜集了地方人物的偉大成就與生平記事……。待各小組完成了實踐調查任務之后,筆者就在思政課上組織了實踐展示活動,豐富了文化交流,拓展了學生的文化思維意識,使其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與自豪,自覺投身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承事業中。
三、完善人文關懷,優化學生心理素質
人文關懷是優化師生關系,感化學生心靈的重要活動,可以讓高中生在愛與溫暖的包圍下成長起來,從而切實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強化思政課的思想教育作用。因此,高中思政課教師要全面滲透人文關懷,關注學生的自主成長需求,用耐心、恒心與決心去幫助高中生解決成長難題,監督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識與心理素質,不斷優化本學科的育人質量。
為了不斷優化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觀念,筆者會在思政課上落實人文關懷,讓學生自主分享成長困惑,及時幫助學生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比如,有少部分學生不愿意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害怕他人會超過自己。對此,筆者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智能優勢,只有在豐富的合作交流活動中才能切實實現共同進步,所以學生不僅不應該“藏私”,反而要善于合作與分享,通過他人啟發與幫助實現自我發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思政課教學過程中組織豐富的思想教育活動可以不斷優化學生的成長環境,改善學生的精神認識與品德發展,優化學生的人格與意識,對學生的一生成長都有積極影響。因此,高中思政課教師要全面突出本學科的思想教育作用,切實豐富學生的精神財富,讓學生逐漸成長為高素質、高品德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秒.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生態文明教育的探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8.
[2]孫瑩,樊衛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中思政課研究綜述[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8,38(03):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