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平
(普寧市人民醫院 消化內科,廣東 普寧515300)
慢性乙型肝炎 (CHB)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近年來,CHB發病率明顯升高,且發病人群有年輕化趨勢[1]。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引發CHB的重要原因,HBV在機體中不斷復制,會對患者肝細胞造成持續性損傷,引起肝纖維化,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發生肝癌、肝硬化等,增加病死率[2]。替諾福韋是目前臨床治療CHB肝纖維化的常用藥物,雖可抑制HBV DNA復制,但無法有效改善患者肝硬度值 (LSM)等指標, 往往需要聯合其他藥物治療[3]。相關研究[1]表明, 恩替卡韋聯合水飛薊賓可顯著改善CHB患者肝功能和炎性狀態,降低肝纖維化水平。鑒于此,本研究探討水飛薊賓聯合替諾福韋治療CHB肝纖維化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B肝纖維化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60.52±5.47)歲;病程4~15個月,平均病程 (9.52±2.77)個月;Child-Pugh分級:A級25例,B級35例。對照組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 (60.58±5.41)歲;病程5~14個月,平均病程 (9.59±2.71)個月;Child-Pugh分級:A級36例,B級24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替諾福韋 (規格:300 mg×30片,國藥準字H20163436,生產廠家: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治療,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連續用藥12周為1療程,共計治療3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水飛薊賓 (規格:35 mg×10粒 ×3粒,國藥準字H20040299,生產廠家:天津天士力圣特制藥有限公司)治療,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連續用藥12周為1療程,共計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相關肝功能指標 [ALT(丙氨酸轉氨酶)、AST(天門冬氨酸轉氨酶)、血清HBV DNA定量、AFP(甲胎蛋白)以及 HBsAg、HBeAg、HBeAb轉陰率]、治療前后肝硬度值 (LSM)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LSM采用FibroTouch儀進行測定,不良反應包括血小板降低、血尿轉氨酶升高、紅細胞降低等。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相關肝功能指標觀察組治療后的ALT、AST、血清HBV DNA定量、AFP明顯低于對照組,HBsAg、HBeAg、HBeAb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相關肝功能指標比較 [±s,n(%)]

表1 兩組患者的相關肝功能指標比較 [±s,n(%)]
指標 觀察組 (n=60) 對照組 (n=60) t P ALT (IU/L) 35.25±2.62 45.62±3.66 17.846 0.000 AST (IU/L) 38.62±3.52 52.66±4.84 18.172 0.000血清 HBV DNA 定量 (lg copies/mL) 3.03±0.22 4.98±0.34 37.298 0.000 AFP (ng/mL) 46.52±2.62 67.33±3.94 34.068 0.000 HBsAg轉陰 38 (63.33) 18 (30.00) 13.393 0.000 HBeAg轉陰 40 (66.67) 19 (31.67) 14.704 0.000 HBeAb轉陰 39 (65.00) 18 (30.00) 14.737 0.000
2.2 LSM治療前,兩組的LSM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兩組的LSM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LSM低于對照組 (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LSM比較 (±s,kPa)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LSM比較 (±s,kPa)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60 45.28±2.62 30.24±1.25 40.132 0.000對照組 60 45.29±2.59 37.96±1.37 19.378 0.000 t 0.021 32.244 P 0.983 0.000
2.3 不良反應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67%vs.3.33%)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n(%)]
CHB多是由感染HBV所致,具體表現為惡心、嘔吐、乏力、肝區疼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4]表明,隨著CHB患者的HBV在機體不斷復制,肝細胞受損程度及炎性反應會進一步加重,極易引發肝纖維化、肝硬化等,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如何有效抑制HBV DNA復制,減輕肝纖維化,延緩肝功能衰竭速度,是提高CHB患者存活率、改善預后的關鍵。目前臨床常用的抗HBV藥物較多,最為常見的是恩替卡韋,其屬于鳥嘌呤抗病毒藥物,具有不良反應少、耐藥性低、起效迅速、抗病毒作用明顯等優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延緩疾病進展[5]。但由于單一恩替卡韋使用的抗病毒療效一般,患者肝臟硬度無明顯好轉,因此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聯合治療方案是目前臨床高度關注的內容。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后ALT、AST、血清HBV DNA定量、AFP、LSM明顯低于對照組,HBsAg、HBeAg、HBeAb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均<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 (P>0.05),表明替諾福韋聯合水飛薊賓治療CHB肝纖維化效果顯著且安全可靠,與周克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如下:水飛薊賓屬于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穩定細胞膜、清除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等功效,可顯著提高人體中肝細胞酶系統的穩定性,對肝細胞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可有效減輕肝功能受損程度,起到修復肝臟的作用,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抗肝纖維化、抗炎、保肝等治療中[7];另外水飛薊賓對乙醇、病毒、藥物所致的肝功能受損疾病均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對于晚期肝硬化患者機體膠原聚集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控制疾病發展[8];同時,水飛薊賓對卵磷脂復合物親脂性較高,口服后可有效增強機體內生物吸收度與利用度,具有顯著的抗肝硬化作用[9]。水飛薊賓聯合替諾福韋有協同作用,優勢互補,可有效緩解患者肝區疼痛等癥狀,改善肝纖維化狀態,促進機體康復,彌補了單純抗病毒治療的不足。
綜上所述,替諾福韋聯合水飛薊賓治療CHB肝纖維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肝功能指標,降低其肝臟硬度,且不良反應較少,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