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花,鐘笑笑,朱政衡,溫金花
(廣東省龍川縣婦幼保健院1檢驗科,2婦科門診,3不孕不育科,廣東 河源517300)
卵巢儲備功能是指卵巢生成卵泡的數量及質量存在的潛能,可間接反映女性的卵巢功能與生育能力,而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女性的卵巢功能出現逐漸減弱的現象[1]。卵巢功能減弱、不孕癥、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可對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而如何準確評估女性的卵巢功能,對女性不孕癥與婦科內分泌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2]。性激素、抗苗勒管激素等檢測是臨床上檢測女性卵巢儲備功能常用手段,但不同檢測方式的評估價值存在一定的差異性[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檢測對卵巢儲備功能的評估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88例成年女性患者臨床資料,根據不同檢查方式分為激素組 (310例)和抗苗勒管激素組 (278例)。性激素組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 (35.81±2.17)歲;初潮年齡10~17歲,平均初潮年齡 (13.68±1.14)歲;體質指數 (BMI)18~24 kg/m2, 平均 BMI (21.35 ± 1.28) kg/m2。 抗苗勒管激素組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 (36.75±2.84)歲;初潮年齡11~17歲, 平均初潮年齡 (13.91±1.23) 歲;BMI 18~25 kg/m2, 平均BMI(21.69±1.32)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方案。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雙側輸卵管通暢,未出現卵巢病變;②無認知功能障礙,可正常交流;③病例資料完全。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異常;②近1個月內服用激素類藥物治療;③存在婦科腫瘤、內分泌疾病;④嚴重不配合,中途退出研究;⑤服用影響卵巢儲備功能的藥物。
1.3 方法于月經來潮后3~5 d,抽取5 mL空腹靜脈血,離心獲取血清備用。性激素檢測: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測定卵泡生成激素 (FSH)、 黃體生成激素 (LH)、 雌二醇 (E2)、孕酮 (P)、 睪酮 (T)、 催乳素 (PRL) 水平。參考值:FSH:3.03~8.08 IU/L, LH: 1.80~11.78 mIU/mL, E2: 21.0~251.0pg/mL, P: 0.00 ~ 0.30 ng/mL, T: 0.38 ~ 1.97 nmol/L, PRL:5.18~26.53 ng/mL??姑缋展芗に貦z測:采用化學發光定量法測定,正常范圍為0.61~11.00 ng/mL。若性激素六項與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在正常參考范圍內則表示卵巢儲備功能正常,若超過或低于正常范圍則表示卵巢儲備功能異常。以臨床確診結果作為金標準,分析其診斷效能 (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度)。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診斷效能臨床確診結果顯示,278例接受抗苗勒管激素檢查中,61例卵巢儲備功能異常,217例卵巢儲備功能正常;310例接受性激素檢查的患者中,卵巢儲備功能異常者108例,卵巢儲備功能正常者202例;抗苗勒管激素與性激素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高于單一檢測,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4。

表1 抗苗勒管激素診斷卵巢儲備功能的結果 (例)

表2 性激素診斷卵巢儲備功能的結果 (例)

表3 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診斷卵巢儲備功能的結果 (例)

表4兩種檢查方式診斷卵巢儲備功能的效能比較
卵巢儲備功能可有效反映女性的甾體激素形成與生殖能力,主要是指卵巢皮質區生長、發育及形成受精卵母細胞的能力,即當女性卵巢儲備功能降低時,少數患者可出現卵巢功能衰竭現象,對其預后效果造成不利影響[4-5]。故盡早發現并檢查女性卵巢儲備功能,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參考意見,對改善患者預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性激素、抗苗勒管激素單一檢測相比,性激素、抗苗勒管激素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度更高,表明在卵巢儲備功能診斷中性激素聯合抗苗勒管激素檢測價值更為顯著,有助于治療方案的確定。其原因在于,性激素六項檢查主要是通過測定性激素水平來了解女性的內分泌功能與診斷內分泌失調的相關疾病,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6]。FSH過高則提示卵巢儲備功能出現減弱或衰竭現象;LH升高可對卵泡質量造成一定影響,降低卵泡的受精能力,流產風險提高;E2主要是通過生長卵泡進行分泌,其水平增高表示早期卵巢儲備功能減弱,但其僅可對臨床妊娠結局的預測起到補充作用;當P>5 ng/mL表明存在排卵現象;T過高則不利于卵泡發育,可能發生小卵泡競爭性發育延遲或無法發育現象;PRL過高則不利于機體的卵泡發育,且影響黃體與排卵功能[7]。抗苗勒管激素主要是由卵泡周圍顆粒細胞分泌,屬于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的一種類型[8],其在月經周期中無顯著的水平波動現象。研究[9-10]表明,抗苗勒管激素于體外可減弱FSH刺激竇前卵泡的發育,增加生長卵泡數量,表明抗苗勒管激素可有效阻礙FSH敏感的卵泡募集過程。
綜上所述,抗苗勒管激素檢查與性激素檢查在卵巢儲備功能評估中均具有一定的診斷效能,但聯合檢測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度、敏感性及特異性,診斷價值更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