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群,劉秀環,陸桂連
(廣東省四會市中醫院,廣東 四會526200)
壓瘡是指受壓力、剪切力、摩擦力作用,在皮膚、肌肉、皮下組織等部位造成的局部損傷性疾病[1-2],在昏迷、癱瘓等長期臥床患者中較為常見[3]。壓瘡發生后,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影響其行動能力,還會延長住院治療時間,增加治療成本。持續質量管理是一種注重過程、環節質量的管理模式,強調管理的持續性,在壓瘡護理管理中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4-5]。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持續質量管理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8例壓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根據體征確診為壓瘡,且Braden壓瘡評價量表評分≤14分。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臟器疾病;②合并糖尿病;③年齡≥75歲;④生命體征不穩定;⑤不愿意參加本研究。將108例患者按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5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 (58.01±9.11)歲;Braden量表平均得分 (9.33±1.24)分。觀察組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 (58.59±9.78)歲;Braden量表平均得分 (9.51±1.49)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院后,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主要措施包含注意事項告知、體位護理、皮膚清潔、體征觀察等。觀察組采用持續質量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建立持續質量管理小組。選擇護理經驗較為豐富的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整個護理小組的工作安排和護理措施的開展。②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對參與觀察組護理的護理人員進行壓瘡知識培訓,對經驗相對較少的護理人員采用 “一帶一”模式進行現場指導。③規范記錄。在壓瘡患者記錄冊中詳細記錄壓瘡情況及患者其他生命體征信息,注意記錄字跡規范,描述準確。④建立交接班制度。在換班過程中,應面對面詳細說明情況,確保換班人員準確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⑤建立獎懲制度。管理小組對各護理崗位進行不定期巡邏,記錄壓瘡患者的護理情況,對護理人員護理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考核。⑥建立例會制度。每天開展一次短會,時長20~30 min,主要分析護理中的問題,分享護理經驗;每周開展一次長會,時長60~80 min,除護理人員外,還可邀請患者家屬代表參會,用于工作總結,對護理小組階段工作進行評估,聽取工作改進意見,制定護理措施改進計劃。
采用Braden壓瘡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3 d、7 d后的壓瘡情況進行評定,得分越高,壓瘡危險度越低[6]。護理7 d后由患者或家屬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人員及其措施進行評價,并將滿意度分為四個等級:≥85分為非常滿意,70~84分為滿意,60~69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 +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Braden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護理3 d、7 d后,觀察組的Braden量表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Braden量表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Braden量表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3d后 護理7d后觀察組 54 9.51±1.49 13.05±1.96 15.83±3.34對照組 54 9.33±1.24 11.31±1.44 13.51±2.13 t 0.682 5.257 4.304 P 0.497 0.000 0.000
護理7 d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19%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壓瘡護理是現代臨床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成為護理質量的主要評價標準之一[7]。在壓瘡護理中,提高護理質量是降低患者痛苦、縮短治療時間的重要手段[8-9]。本研究采用持續質量管理對壓瘡護理進行管理,主要包括建立持續質量管理小組、護理人員培訓、規范記錄、建立交接班制度、建立獎懲制度、建立例會制度等措施。持續質量管理措施主要作用為:①建立持續質量管理小組,以壓瘡護理經驗相對豐富的護士長作為組長,可對護理工作的開展進行統籌,保證護理措施的全面性和完整性;②對護理人員進行壓瘡相關知識培訓,可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對壓瘡的認識,增強個人護理技能的專業性,提高護理質量,注重 “一帶一”培養模式,對壓瘡護理經驗相對較少的護理人員進行細心指導,增強護理團隊的整體實力,為持續質量護理措施的落實提供保障;③詳細記錄患者生命體征等相關信息,可為患者后期治療工作開展提供依據,確保治療方法的準確性和有效性;④建立交接班制度,在換班過程中讓接班人員完全了解患者的當前狀況,可為下一步護理開展提供依據,防止護理人員出現漏判;⑤建立獎懲制度,由持續質量管理小組對當班護理情況進行隨機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半臥角度、翻身頻率、家屬知曉情況等,對優秀護理人員給予獎勵,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護理不到位的護理人員給予批評教育,并督促其再次學習;⑥建立例會制度,每天開展短例會,匯報遇到的問題、分享經驗,有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時效性,且促進護理人員的相互交流,提升護理技巧,每周要求護理人員、患者家屬開展長例會,對護理階段性工作進行評估,可為護理工作的下一步開展提供依據,保證護理質量改進的持續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持續質量管理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30%,高于采用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的85.19% (P<0.05),表明對壓瘡患者采用持續質量管理的護理質量更高。另外,觀察組護理3 d、7 d后的Braden量表評分分別為 (13.05±1.96)分、 (15.83±3.3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 (11.31±1.44)分、 (13.51±2.13)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表明在壓瘡護理中采用持續質量管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持續質量管理可改善壓瘡患者的癥狀,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