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陳健
[摘要]為了提升軍隊院校期刊更好地服務備戰打仗的職能,提出了以下四個方面措施:不斷更新觀念,打牢備戰打仗根基;圍繞選題策劃,突出備戰打仗內容;針對編輯出版,突出戰斗力標準;著眼辦刊宗旨,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關鍵詞]新時代;軍隊院校;服務保障;備戰打仗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4-0112-03
習主席指出“抓備戰打仗是全軍主責主業”“要丟掉幻想,準備斗爭,毫不松懈做好練兵備戰工作”“要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他同時還指出,軍隊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要“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為了嚴格落實習主席講話的精神,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自2012年始,部隊就深入開展了實戰化條件下的戰備訓練、聯合演習、聯合對抗等活動;軍隊院校圍繞備戰打仗在辦學理念、法規制度、發展規劃、方案制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軍隊院校期刊辦刊目的就是促進教學科研成果傳播共享,推動人才培養工作提升,助力部隊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為此,必須緊跟新時代院校教學科研工作,對應部隊作戰訓練的要求,加強單位建設、選題策劃、專題研究。
一、不斷更新觀念,打牢備戰打仗根基
盡管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部隊扎實練兵、踏實備戰的氛圍不斷濃厚,軍隊院校為戰而教、為戰而研、為戰而練的導向更加鮮明,但是受長期和平環境的影響,一些單位和個人仍然存在仗打不起來的思想意識,存在圍繞備戰打仗進行訓練不刻苦不堅決的現象。對于軍隊院校期刊而言,更有少數人認為備戰打仗都是部隊訓練、院校教學科研的事情,和期刊沒有什么關系。為此,期刊編輯首先要不斷更新觀念,打牢備戰打仗根基。
一是強化期刊編輯的政治意識,培塑期刊編輯政治素養。強化政治意識,培塑政治素養,必須夯實理論學習閭的基礎。要充分利用民主生活會時機,認真組織大家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軍事篇”重要論述,充分認清新時代練兵備戰的實踐要求,確保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定期刊正確的政治方向;學習新時代習主席關于改革強軍的戰略思想,及時了解并掌握蘊含的新思想、新觀點以及新論斷,定期梳理部隊備戰打仗重大現實問題、年度工作任務重點,學習并研討提出選題策劃點;鼓勵大家積極參加“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增強投身強軍事業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同時要求大家圍繞學習教育內容對照自身存在的問題認真梳理,不斷總結,撰寫心得體會,堅決克服“備戰打仗與己無關”“備戰打仗與自己關系不大”等錯誤思想,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政治擔當投身到備戰打仗的編輯出版工作中。
二是強化編輯的備戰打仗意識,提升其軍事素養。首先,通過明事例、傳經驗、話危害等方式,強化只要在部隊工作,軍事素養就是一項必備素養的思想意識。其次,將軍事素養列為編輯年度考核的一條指標,調動大家自覺學軍事、強技能的積極性。最后,創設條件為大家提供提升軍事素養的機會和平臺。可以利用每年在軍隊院校內開展的“戰備月”活動,組織編輯深入學習《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條令》,規范一日生活、作風養成、軍容風紀、禮節禮貌等基本內容。重點圍繞當前普遍存在的條令意識淡化、作風紀律松散、軍容風紀不整等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集中整治,強化大家的條令意識、紀律觀念。也可以利用每學期開學初進行的“作風養成強化周”活動,圍繞立正、齊步、跑步、停止間轉法、報告詞、敬禮等內容,規范大家隊列動作,強化大家軍人意識。
三是組織編輯對照和平積弊問題清單,深入剖析認真糾治。針對當前編輯自身存在的職責意識缺失,總感覺自身處于大后方,是二線單位;重形式輕內容,對迎檢考核驗收等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比較上心,對補記錄、補筆記等形式上的東西強調比較多,對自身訓練抓得不牢;對指揮能力欠缺等和平積弊問題,進行梳理盤點,制訂方法措施進行糾治。深入反思評估期刊在專題專欄設置、內容刊載、服務保障對提升部隊戰斗力的貢獻,以此理清思路,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可以采取深入部隊調研、邀請部隊專家座談、參與軍事訓練任務等形式,對接部隊任務,對接個人崗位,強化編輯的價值追求、個人擔當。
二、圍繞選題策劃,突出備戰打仗內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這一重要指示,為全軍深入抓好練兵備戰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軍隊院校期刊來講,落實習主席這一重要指示,就是把工作中心向備戰打仗聚焦,突出重大主題策劃。
一是關注軍隊院校教學訓練發展。為了跟蹤最新科學技術,更好地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形勢,軍隊院校不斷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推動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向實踐教學、實戰教學拓展,不斷強化學員戰斗精神、戰斗意志、戰斗作風培塑,培養想打仗、懂打仗、會打仗的未來帶兵人。為此,軍隊院校期刊要鼓勵期刊編輯在審校稿件之外,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分管的欄目,學習教學訓練理論,了解教育教學訓練改革動態,關注教學訓練改革實踐,掌握教育訓練改革熱點難點重點,增強圍繞實戰化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學科專業建設、課程體系修訂、人才隊伍建設、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教學內容更新、教學體系建立、教學環境改善、教學資源優化、實戰化考核評估制度建立、招生規模調整等進行選題策劃的能力。
二是對接部隊需求。踏入新時代,部隊一方面著眼新時代軍事訓練內容、方式、時間、標準等變化大要求高的實際,不斷加強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不斷創新訓練方法、創新機制,不斷完善訓練模式;另一方面,高度重視并深入加強武器裝備體系作戰效能研究。為此,軍隊院校期刊要緊跟部隊軍事訓練實際,不斷圍繞實戰化訓練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務和措施要求剛進行選題策劃;不斷圍繞以軍事技能、聯合作戰、一體化平臺和信息化武器裝備操作能力為重點的實戰化訓練改革進行選題策劃;不斷圍繞“信息化條件下作戰需求”“提升武器裝備體系作戰效能”進行選題策劃,為推進我軍武器裝備體系作戰效能的理論深化與方法創新,推動裝備論證工作適應“能打仗、打勝仗”的新形勢新要求服務。
三是緊跟軍隊科研發展。首先要主動與軍隊科研管理部門聯系,以我校期刊為例,可以在年初向總部及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門要科研工作年度籌劃表,以了解科研工作的重點,同時跟蹤院校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在研重點項目的狀況,以確定稿件的專業方向和選題重點。同時,還應與院校學科帶頭人以及專家教授保持經常性聯系,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期刊編輯部還可以訂閱一些國內外軍內外科研動態資料,讓大家在工作過程中進行翻閱,或組織有關人員參加課題組,協助教員做科學研究,以做到熟悉學科研究動態,增強選題策劃的針對性。
三、針對編輯出版,突出戰斗力標準
“能打仗、能打勝仗”落實到軍隊院校中就是使“軍隊院校形成戰斗力”,即堅持院校教育向部隊靠攏,培育人才向能打勝仗聚焦,扎實推進院校教育向實戰靠攏。對于軍隊院校期刊而言,就是其編輯出版工作都要牢牢把握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著力提升戰斗力標準,著力刊登觀點鮮明、積極向上、充滿軍情兵味的文章。
一是在封面設計和選材上,增強軍味。可以選取震撼心靈的實彈發射、實裝操作、演練場景,各種各樣的新銳兵器、硝煙彌漫的戰場、廣袤無垠的訓練場等圖片作為封面,以此營造備戰打仗氛圍。及時刊載部隊開展的比武練兵、聯合演訓、跨區駐訓等消息報道,創設廣大官兵愛崗敬業、勤學苦練、比學趕超、崗位成才的良好導向。
二是在欄目設置上,增強軍味。習主席在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上發布訓令:“全軍各級要強化練兵備戰鮮明導向,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作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抓出成效。”基于此,部隊都在積極加強針對性對抗性訓練,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努力鍛造精兵勁旅,提高打贏能力。對于軍隊院校期刊而言,應該及時關注部隊實戰化訓練,圍繞訓練思想、理念、實踐、經驗、研討等進行欄目設置,可以開設“高層講壇”“戰例分析”“熱點分析”“訓練天地”“演訓場”“講武堂”等欄目,給人以正在戰斗的感覺;還可以通過“專家講壇”“先鋒訪談”等欄目,讓廣大官兵把握全局,受到啟迪。
三是在內容選取上,增強軍味。牢固確立戰斗力標準,始終把服務戰斗力提升作為根本著力點,優先刊登圍繞練兵備戰迫切需要解決的應用技術和高新技術研究以及部隊遂行駐訓演習、維穩處突、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優先刊登導彈武器裝備作戰運用和能力拓展,緊貼武器裝備在實戰化條件下建設發展的現實問題方面的文章,優先刊登有關基層官兵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部隊苦練精兵的寶貴經驗、軍事訓練實踐等的文章。組稿可以采取通過信函、電話、微信向部隊技術尖子、業務骨干約稿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通過參加學術會議現場向報告專家教授約稿的方式;還可以采取期刊編輯部收集整理前沿信息,通過設置專題或專欄的形式向廣大專家教授約稿的方式。
四、著眼辦刊宗旨,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軍隊院校期刊的辦刊宗旨是在做好為軍隊院校教學與科研服務的基礎上,立足部隊實際,推陳出新,著力在學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不斷促進成果轉化、促進戰斗力生成,為提高部隊訓練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為院校提升服務保障工作。面對新時代強軍目標,軍隊院校期刊不斷適應新形勢,但是長期以來確立的“出精品、辦一流期刊;促交流,舉科技人才”的辦刊指導思想不能改變。一方面,要對外爭取期刊最大的學術影響力。要主動參與國家“973”“863”“自然科學基金”以及“軍隊預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軍事學”等科研項目,主動“走出去”,不斷擴大期刊影響力;時刻關注國際國內以及軍隊相關領域的熱點話題,想方設法與國家以及軍隊院校重點研究團隊取得聯系,爭取及早將承載先進成果的論文優先發表;不斷提升期刊論文質量,在強調論文科學性、創新性、準確性、充實性、系統性的基礎上,著力在提升期刊規范性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對內堅持通過提升專業出版能力培育作者。繼續加強與碩士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師、基層官兵的聯系,尋找服務于碩士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師和基層官兵成長的途徑。充分發揮期刊在教學研究、科研研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部隊訓練中的平臺作用,為碩士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師的科研起步和基層官兵的成長成才助一臂之力。持續開展論文寫作指導并實行免收出版費用的政策,同時稿件一經刊用,酌致稿酬。除此之外,繼續堅持對原創思想提供綠色快速通道,引導創新。加強在碩士博士研究生、教師中的宣傳,為廣大教師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在新發現、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思路探索過程中取得的雖不成熟,但有較大價值的成果提供快速出版發表的平臺,為其在新技術、新工藝、新觀點、新竅門中探索出的未得到推廣應用,但是已經重復使用的經驗,提供優先發表的綠色通道,助力軍隊院校教學改革、科研學術創新、學科發展引領、軍事訓練實踐、裝備技術改進。
二是為部隊提供技術指導工作。近年以來,實戰化訓練演練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為此,基層部隊圍繞使命任務不斷加大研究力度。部隊有很多官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擁有足量的數據和資料,但是不知道論文怎么寫,或者寫出比較好的論文不知道投往哪里。針對此,軍隊院校期刊應定期深入部隊,通過專題授課輔導、面對面交流等方式給予他們指導;或者針對當前部隊普遍關心關注的問題,擬定專題,開展征稿活動;還可以對官兵投過來的稿件認真審查,提出修改意見,現場給予論文寫作和修改方面的指導,定期開展期刊投稿方式和應注意事項方面的講解活動。
三是主動深入院校和部隊。許多大型復雜武器裝備陸續裝備部隊,由于這些武器裝備技術含量高、涉及專業廣,因此軍隊院校期刊應及時跟進武器裝備發展,比如圍繞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建設、新型戰略威懾力量建設、武器裝備運用核心關鍵技術以及工程實踐問題等展開調研,進而和院校教學科研團隊聯合制訂專題,組織部隊官兵以及院校教員撰寫論文,以提高期刊服務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結語
軍隊院校期刊作為學術成果傳播和交流的重要平臺,長期以來對軍隊院校教學科研、部隊訓練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在新時代,軍隊院校期刊要更好地服務院校服務部隊,必須深刻認識當前部隊院校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鮮明立起服務備戰打仗的根本指向,推動編輯出版工作向打贏聚力、向打仗聚焦,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鐘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