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嬌丹 馮立波
【摘 要】本文以平行文本理論為基礎,以國際乒聯官網中的乒乓球賽事報道為語料,從詞匯、句法、語篇三個角度,比較英漢體育新聞,將兩種語言所呈現的不同特點進行分析,來說明平行文本理論在體育新聞漢譯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以期為英語體育新聞的翻譯工作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平行文本理論;體育新聞;翻譯
中圖分類號:H159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189-03
隨著世界范圍內體育賽事的蓬勃發展和體育文化的廣泛交流,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體育新聞逐漸成為人們獲取體育賽事動態、掌握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體育新聞既帶有新聞報道的即時性、客觀性,又兼具體育運動的生動性、戲劇性,因此,讓英語體育新聞的漢譯工作更有效地展開,使讀者更準確地獲取信息,變得十分重要。
一、相關研究
當下,與新聞翻譯相關的研究多集中在“目的論”“功能對等”“傳播理論”等理論指導下具體翻譯技巧的探討上,或是針對中英體育新聞標題的異同研究,鮮有關于平行文本理論在體育新聞翻譯中應用的研究。體育新聞專業性強,同時受語言文化等因素影響,英漢體育新聞文本在詞匯、句法、語篇上都有顯著差異。因此,在漢譯的過程中,需要譯者在充分了解英漢兩種語言差異的基礎上,多借助漢語常用的表達習慣以符合目標讀者的接受能力。
“廣義的平行文本包括與原文內容相似的譯出語資料,主要用于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簡單說,平行文本就是與原文內容接近的任何參考資料。”(李長栓,2009)因為平行文本與原文有相似之處,所以后來被引入翻譯實踐領域。分析平行文本在語言上的主要特點,并與原文比較,從而在翻譯過程中幫助譯者再現這些特點,使譯文符合目標讀者的閱讀習慣。
由于新聞自身的傳播性,譯者經常能在翻譯過程中獲取大量平行文本資源。范勇(2009)指出:“如何發揮平行文本的參照指導作用,是應用翻譯研究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借助平行文本從各個角度對英漢體育新聞進行比較,可以幫助譯者化解很多傳統翻譯技巧無法解決的問題,對英語體育新聞的翻譯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和借鑒意義。
二、英漢體育新聞平行文本對比分析
在比較英漢體育新聞文本時發現,雖然同樣的文本類型相互之間有很多共同之處,但是,生活習慣、文化內涵、思維方式帶來的差異使新聞文本在表現形式上有著諸多不同,這也對英語體育新聞的漢譯工作帶來了挑戰。本文將從詞匯、句法、語篇等角度對英漢體育新聞文本的部分特點進行分析。
(一)詞匯
體育賽事新聞報道中,讀者最為關心的莫過于比分和結果,而比分情況往往依托數字來表示,隨著比賽局勢的推進而不斷變化出現。如:“He was down 2-3 in games and in the sixth was 2-7 in arrears; he recovered levelled at 8-all, led 10-9, before eventually succeeding on his second game point.”英語新聞傾向于用通俗準確的語言來呈現賽況。其中,“down”“in arrears”“recovered”“succeeding”的使用,清晰地向讀者展現出比賽雙方的對戰情況。相比之下,漢語更喜歡使用“四字格”詞組,如“奧恰洛夫先以11-9拿下第一局,林高遠隨即以11-8取勝還以顏色……淘汰邊緣,林高遠調整心態,分分必爭。他分別以11-9和12-10扳平比分……”“還以顏色”“調整心態”“分分必爭”,這些詞既體現了漢語韻律美的特色,又通過文字介紹,使讀者即便沒有在現場觀看比賽也能感受到選手之間比分的焦灼和現場的緊張氛圍。
在英語體育新聞中,有時也會出現習語,用語簡潔明了,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給原本平實的語言增添了色彩,令讀者產生愉悅的閱讀體驗。林高遠在決勝局挽救9個賽點逆轉淘汰奧恰洛夫的這場比賽,外國媒體在報道中寫道:“Does he now earn the nickname of the ‘Cat? They say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has nine lives.”是西方的一句諺語,意思是生命力頑強,總能逢兇化吉。漢語報道在總結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時,用詞則為“死里逃生”。“四字格”相較于習語,構型更為穩定,準確地概括了當時比賽的險況,體現出取勝的不易,同時,也更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
(二)句法
羅永洲(2012)指出:“體育文本中描述體育運動的句子一般結構緊湊,富有表現力。”英語注重句法結構,屬于“主語-謂語”型框架,如“Lin Gaoyuan was now in full flow, the accelerator pressed; in the fifth game, he went ahead 6-2, the advantage was never surrendered, third place was secured.”整個句子嚴格依照“主語-謂語”結構,盡管句子較長,但每個小句內部主謂結構清晰,排列嚴謹。而漢語屬于“話題-述題”型框架,如“大比分領先,林高遠徹底釋放自己……11-3贏下第五局,林高遠大比分4比1戰勝奧恰洛夫奪得本屆男子世界杯銅牌。”漢語不像英語受到主謂關系的控制,顯得更為開放,發揮其人稱名詞、主動語態的優勢。“林高遠”作為話題主語,述題成分為連動結構,相較英語,表達連貫,讀起來更為流暢。
另外,英語語法嚴謹,時態作為語法的重要部分,在使用上表現出準確性。新聞報道大多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因此主要選用過去式。例句中僅一句話就出現了很多過去式標記,如“was”“went”等。漢語表達則弱化時態,帶讀者進入比賽情境,烘托賽事的激烈氣氛,新聞中沒有出現類似于“當時他全神貫注”“那時他奪得銅牌”這樣的言語,而是采用“林高遠徹底釋放自己” “林高遠大比分4比1戰勝奧恰洛夫奪得本屆男子世界杯銅牌”等語言將比賽場景描述得生動形象,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三)語篇
在新聞的首段,英語文本往往對報道內容進行簡要總結,如“In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mens singles event, the local boy from Shenzhen, Lin Gaoyuan looked down and out against Germanys Dimitrij Ovtcharov.”直接告知讀者比賽輪次、雙方選手信息以及最終的結果。而同樣在第一段,漢語報道則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必要背景材料。如“本次中國公開賽是林高遠和奧恰洛夫第三次交手。此前雙方分別在2017世界巡回賽總決賽和2018男子世界杯上相遇。2017總決賽,奧恰洛夫在決勝局后來居上,4比3淘汰林高遠。一年后的男子世界杯上,林高遠以4比1的比分戰勝奧恰洛夫。”從這些補充的信息來看,能發現雙方實力相近,從而為比賽進行鋪墊。
在直接引語的使用上, 兩者也體現出了不同特點。直接引語是指在文本中直接引用當事人所述的話,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賽場之中,感受選手當時的心情。在英語報道中,習慣將說話人的講話內容經過翻譯后原封不動照搬,并置于新聞的末段,如“Im very happy that I won the bronze medal. Its a pity that I lost the match this morning but I gave my best, the same in this match. Im happy in the end.” 而在漢語中,新聞采訪對象所說的話在引用時往往是有選擇性的。如這篇新聞的末段,“面對來之不易的銅牌,他淡然一笑:‘很開心,我盡力了。”漢語并沒有直接全部引用,而是有所刪減,表達上有所補充。短短的一句話就概括出了說話人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具有感染力。除此之外,許多漢語新聞報道中喜歡在轉述語言時增加“表示”“認為”“坦言”等轉述動詞,增強了語篇的互動性,言語表達的思路也更為清晰。
三、平行文本比較在具體翻譯中的應用
In what she admitted might have been her last ever World Championships, LIU Shiwen (CHN) struck gold at the sixth time of asking in a sensational Womens Singles showpiece final in Budapest.
The 28-year-old Chinese star had won three bronze and two silver medals in her last five outings at the individual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and arrived in the Hungarian capital under somewhat a cloud, having not won an international title since July 2018 at the ITTF World Tour Australian Open.
By contrast, she faced one of the in-form players of recent months, CHEN Meng (CHN), the first name on Team Chinas namesheet after winning the Marvellous 12 qualification competition. Her upward career trajectory had many putting the world no. 3 down as favourite against the no. 5 ranked LIU.
Even more so, when CHEN powered her way to a 1-0 lead. However, it was at that point that LIU started to raise the intensity of her game. Her quick feet and clever thinking the hallmark of her successful career to date saw her fight back impressively to win four of the next five games: 4-2 the final score (9-11, 11-7, 11-7, 7-11, 11-0, 11-9).
This included the matchs remarkable fifth game, which she won 11-0, repeating the feat achieved against DING Ning (CHN) in the semi-final. To win a game by 11-0 in back-to-back final rounds of a World Championships is virtually unheard of.
While CHEN threatened to take the following and final game, LIU kept her nerve and eventually crossed over the line, breaking down in tears within seconds of the match ending. Her raw emotion showed just how much this victory meant to her.
“Ever since I became Womens World Cup Champion at the age of 19, I have always dreamt of winning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Since then, I missed out on the opportunity by losing two finals. I found myself doubting my ability to succeed and I even considered giving up. Therefore, I am very grateful to all those who have been supporting me all this while and my team for giving me this chance to win today.? I think that I deserve this trophy, even if it has taken time.”LIU Shiwen.
譯文: 布達佩斯世乒賽于4月27日結束,女子單打決賽上,劉詩雯終于在她的第六次世乒賽征途中問鼎。她表示,這可能是她的最后一屆世錦賽。此前,她五次參加世乒賽,在個人項目中獲得了兩枚銀牌和三枚銅牌。
由于之前直通賽戰績不佳,且自從2018年7月參加國際乒聯世界巡回賽澳大利亞公開賽以來就沒有獲得過任何世界冠軍頭銜,劉詩雯的這次匈牙利之行顯得頗受質疑。
相反,她的對手陳夢近幾個月來狀態正佳,此前剛剛獲得直通賽冠軍。她的職業生涯蒸蒸日上,許多球迷看好世界排名更高的陳夢奪冠。
開賽后,正如預料的一樣,陳夢在第一局以11比9先聲奪人。第二局,劉詩雯以11比7扳回一局。之后雙方戰成二比二平。第五局陳夢沒有頂住壓力,而劉詩雯繼續穩扎穩打,一路領先,比分很快來到10比0。隨著劉詩雯反拉得手,總比分改寫為3比2。第六局,劉詩雯勢不可擋,3比8之后,陳夢連追兩分。劉詩雯馬上調整狀態,她沒有留給陳夢機會,一路保持領先,在10比9時,劉詩雯發了一個短球,最終正手反拉鎖定勝局,以4比2拿下了整場比賽。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局比賽中,劉詩雯以11-0的比分獲勝,重現了半決賽時對陣丁寧的輝煌。在世錦賽最后兩輪的德比之戰中打出單局11比0的比分并贏得比賽,這是極為罕見的。
盡管賽前劉詩雯沒有足夠的自信拿下這場決賽,但比賽過程中她始終保持鎮定,最終問鼎冠軍。奪冠的那一刻,她扔掉球拍,眼淚奪眶而出,手拿毛巾哭泣時的真情流露顯示出這場勝利對她有多么重要。
談及圓夢,劉詩雯表示:“夢想過很多次自己能夠拿冠軍的這一刻。自從19歲第一次拿了世界杯冠軍以后,我覺得對這個世錦賽單打冠軍太渴望了。”面對記者,她坦言之前兩次進入決賽,然后與冠軍失之交臂,一度有想過放棄。最后能夠堅持下來,她向所有支持她的人以及給她機會的國家女隊表示感謝。在28歲,征戰了十年世乒賽之后,終于獲得女單冠軍,劉詩雯稱:“我覺得其實我值得這個冠軍,只是它來的稍微有點兒晚。”
體育新聞屬于信息型文本,以傳遞信息為主要目的。在翻譯過程中,整體不需要進行過大的改變。但要使譯文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則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對語言和結構進行調整。
在語篇方面,第一段原文中提到了這是她第六次參加世乒賽。按漢語新聞表達習慣,將原文第二段所提及的她之前的參賽成績提至第一段,這向讀者提供了更詳細的背景信息, 能更直接展現她此次奪冠的不易。新聞的最后一段,是選手剛結束比賽,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所說的話。這些言語往往內容較多且較感性,以直接引語的形式記錄下來,有助于在讀者和比賽之間搭建橋梁。但如果對原文通篇進行直譯,可能會使讀者覺得枯燥,甚至覺得表達不夠清晰。因此,將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對文字內容進行梳理,引用其中關鍵部分,能使語言簡練,突出重點,給人現場感,讀者也更容易受感染。
詞匯運用上,譯文使用了許多四字詞組,如“蒸蒸日上”“德比之戰”等。其中原文出現的習語“under a cloud”原意形容一個人不得志、有麻煩、受懷疑,因為有副詞somewhat的修飾,而譯為“頗受質疑”。比分用來傳達賽況信息,但讀者更需要借助詳細報道,來了解比賽場上出現的精彩局面和不斷變化的局勢。考慮到四字詞語更符合譯入語習慣,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沒有選用較多、較長的句子,而是選用“先聲奪人”“穩扎穩打”“一路領先”“勢不可擋”等詞語,語言簡潔明了的同時也具有足夠的感染力。
從句法上看,原文中出現了很多長句,如全文的第一段。翻譯過程中采用了拆句的策略,提煉出兩個信息——最后一場世乒賽和奪冠,并在拆分基礎上進行語序調整。此外,原文為過去時態,若譯為“在剛剛過去的布達佩斯世乒賽上……”則顯得是在陳述過去的事情,使讀者少了很多體會比賽的樂趣。根據“話題-述題”型結構,譯文將原來的狀語“布達佩斯世乒賽”作為話題主語,“結束”一詞的使用也淡化了過去時態。最終的譯文更具邏輯性,而且語言表達充滿現場感。
四、結語
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應按照目的語的表達習慣進行表述,采取合適的變通策略,使譯文更容易被讀者所接受。平行文本具有參考性,通過對詞匯使用、句式結構、語篇內容的借鑒,為有效地改善譯文的質量提供指導。但也需要注意,譯者在篩選平行文本時,須選取更具典型性的優質文本,幫助譯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找到更地道的表達方式。
參考文獻:
[1]范勇.從“目的論”看“平行文本”分析在應用翻譯中的作用[J].閱江學刊,2009,(4):138-142.
[2]葛瑞峰.目的論視角下的英語體育新聞漢譯[J].池州學院學報,2011,(4):104-107.
[3]郭沙.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的體育新聞翻譯——以2014世界杯英語新聞翻譯為例[D].蘇州大學,2015.
[4]李長栓.非文學翻譯[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9.
[5]李德超,王克非.平行文本比較模式與旅游文本的英譯[J].中國翻譯,2009,(4):54.
[6]羅永洲.體育文本的類型與翻譯探析[J].中國翻譯,2012,(04):104-107.
[7]許希明.英漢互譯連續體研究——對比與變通[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