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
摘要:近年來,事業單位的教育培訓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施訓后評估日益健全,但現階段的培訓評估仍滯后于職工培訓的實際需求,培訓評估仍是培訓諸多要素中的短板。本文從事業單位培訓評估中的主要問題入手進行研究,針對問題,提出優化策略,并以水利事業單位為例進行說明。
關鍵詞:事業單位;職工培訓;評估
多數事業單位對施訓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培訓內容、方法上,忽略了一個對培訓成效起著關鍵作用的環節—培訓評估,培訓評估環節實現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培訓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所以,事業單位建立高效的培訓評估機制至關重要。
1 事業單位培訓評估存在的問題
1.1 培訓評估理念偏差
培訓評估出現問題首先就是理念的偏差。事業單位的培訓機制中,存在著重培訓輕評估的現象,培訓的前期準備、實施過程備受重視,培訓后評估卻沒有得到重視,這和事業單位培訓計劃的制定者和組織者的理念有直接關系,他們中的大多數認為參加培訓就有所收獲,具體這種收獲有多少,對參訓人員的影響有多大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缺乏系統化、科學化的評估機制導致參訓人員對培訓的重視程度不足,培訓效果不佳。筆者所在單位是水利事業單位,長期以來,水利系統的工作內容更注重實踐,傳統觀念和工作方法的制約也導致了水利事業單位和職工缺乏對教育培訓的重視,尤其是對培訓評估的重視【1】,認為培訓評估無關緊要,輕視了評估這個最關鍵的環節。
1.2 培訓評估環節不健全
有的事業單位培訓評估環節是完全缺失的,授課結束等于培訓結束,未設置評估環節。有的事業單位培訓評估只有一張試卷,以理論考試來代替評估,缺少對培訓課程、講師等要素的評估,沒有對學員表現的反饋。有的事業單位在培訓評估中有著全面而細致的評估表格,學員填寫表格上交后沒有回音,這樣的評估,可能對培訓師以后的培訓有著指導意義,對培訓組織者組織培訓起到改進作用,但對于被學員來講,他們沒有得到反饋,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應該如何去改進,沒有得到應有的建議,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1.3 培訓評估方式方法不科學
在培訓評估的實際操作中,大多數事業單位的培訓評估主體是培訓管理部門或培訓機構,培訓評估的方式方法多以反應層和學習層為導向,忽視了結合工作實際進行評估,對于培訓給受訓者后期工作帶來哪些影響的評估相對缺失,給組織帶來的影響未進行評估,不夠深入和全面【2】。此外,還存在培訓評估方式方法的設計上缺少與獎懲相關的內容問題,導致參訓人員在培訓過程中反應如何,培訓后考核結果如何對培訓評估結果影響不大,學習動力不足,嚴重影響培訓效果。事業單位內部各個業務也存在差異性,有專業技術人員,有行政管理人員等,單一的評估的方法缺乏針對性,這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 事業單位職工培訓評估優化策略
2.1 更新培訓評估機制中的理念
更新理念是優化事業單位培訓評估機制的前提。首先,對于事業單位來說,要轉變傳統觀念,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培訓評估的意義,培訓評估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培訓前后參訓人員在素質和能力等方面的變化及提高程度的觀察、評價來確定培訓的實際成效【3】。
在單位層面,要提高對培訓評估的重視程度,積極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在培訓機構層面,作為施訓主體,要盡快轉變評估就是考試和對課程的評估的觀念,認識到施訓前評估、中評估同樣是評估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快建立健全培訓評估機制。在職工層面,作為受訓主體,職工要深刻認識到培訓的目的是為了人力資源增值,要積極配合培訓實施人員進行評估,通過評估結果的反饋不斷提升知識和技能。
2.2 健全培訓評估機制中的環節
健全培訓評估的環節是提升培訓效果的關鍵。針對部分事業單位培訓缺少評估環節的現象,筆者提出增加評估環節的建議。以筆者所在單位來說,培訓評估環節有兩部分,一是由學員填寫培訓綜合評估表和課程評估表,經培訓中心匯總后反饋給主辦單位;二是培訓主管部門人事處進行培訓檔案的審核評估。當前開展的評估工作中,缺少培訓前評估、過程評估和評估結果反饋學員環節。針對環節缺失問題,筆者建議健全培訓評估環節,一是開展培訓前評估,評估培訓需求是否符合學員需求、評估培訓方案是否能夠實現培訓目標;二是開展培訓中評估,關注講師授課情況、關注學員反應情況等;三是完善培訓后評估,不僅對培訓課程、考核結果進行評估,還要進行評估后反饋,既要反饋給培訓單位,也要反饋給學員本人。
2.3 優化培訓評估機制中的方法
優化培訓評估的方法是增加培訓成效的引擎。當前,在培訓評估領域,比較通用的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綜合培訓評估法,既要重視發揮可量化指標所具有的直觀準確、科學可信、說服力強的突出優勢,又要充分考慮到事業單位職工培訓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對部分現階段無法實現或難以進行量化的評估內容采用定性指標加以衡量【4】。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現階段采用的方法多以問卷和筆試為主,存在方式方法單一的問題,筆者建議采用最著名的柯克帕特里克模型,從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四個層次,針對需要評估的問題,選擇相應的問卷調查、筆試、績效考核、訪談、測試比較等評估方法,提升培訓評估的全面性和針對性。此外,還可引入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來參與評估工作,提高科學性和公正性,確保發揮成效。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職工培訓評估機制對培訓有著保障、促進、提高的作用,是培訓的效果的守護神,在事業單位飛速變化的今天,我們要重視培訓評估,排除不利因素,解決關鍵問題,確保事業單位培訓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邊園園.新時期水利系統職工教育培訓的創新思考[J].理人力資源管理,2017(04).
[2] 繆裕玲,張宏.我國公務員培訓評估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理論導刊,2013(07).
[3] 徐進.我國國家公務員培訓評估體系的構建[J].行政論壇,2005(03).
[4] 梅黎明.國外公務員培訓評估機制的啟示[J].人中國經濟時報,2013(11).
(作者單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綜合管理中心(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