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萍
摘要:閱讀與學習課本內容時的知識含量、平日做題時的審題速度、學習理解能力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不能達到一定的標準,結果不僅僅是在閱讀速度上與別的同學差一截,還將直接影響到知識的掌握效率、做習題的速度與質量、進而直接影響到學習成績。基于職高語文教學現狀,筆者從多個方面提出高效語文閱讀課堂的一些思考和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交流。
關鍵詞:高效課堂;閱讀感悟;交流探討
1 當前職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閱讀教學模式的陳舊
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語文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講解,以分析課文為主,沒有有效的課外延伸,無法留給學生時間進行積極主動的閱讀與思考。課堂教學形成固定為讀課文、分析課文、總結課文的老套路模式。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顯然不適合職高生的語文學習需求,難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1.2 閱讀重要性的忽視
為了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閱讀課外書籍的時間,以此來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相當部分學生并未得到老師很好的指導,也沒有明確閱讀目標,很多學生在課上閱讀作品很隨意,沒有用心從個人需求方面找尋合適的作品去閱讀,沒有真正地將閱讀同寫作素材積累聯系在一起。由于學生無法真正吸收閱讀材料中優美的句子或者寫作素材,這種漫無目的的閱讀很難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高。反而是很多學生養成了敷衍的閱讀態度,無從體現出閱讀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2 提升高效閱讀的應對措施
2.1 精心設計閱讀環節,有效引導課堂閱讀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重在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語文教學本來就是發散學生思維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閱讀引入環節的設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有趣的引入環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學生大多對古典名著有一定的認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說一段話,讓學生猜描寫的是誰,在最開始引入時教師可以選用教材上的文章,慢慢地可以引入一些課外素材。例如,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猜一猜我以下說的是哪個名著里的情節?拳打鎮關西的故事講的是誰呢?”這時學生們就會議論紛紛,平時在電視中學生也看過這樣的情節,就會猜到故事講的提轄就是魯智深。這時教師不妨再深入問一下:那么誰能來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呢?這時候很多學生都會躍躍欲試想要說一下具體的經過,有的學生也會在心里默默組織語言來描述。這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名學生進行講述,由于課前留了與課文有關的閱讀問題讓學生們思考,自然能激發學生在課下花一些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出更多與教學有關的問題,旨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課堂活動。教師課前設計、課中采用的教學問題不是隨意的,而是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創設的,旨在激發學生對提問進行深入思考,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喜悅。閱讀教學環節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教師應重點關注的,教師應讓學生深入體會文本語言,對其中的內涵進行深入思考,發展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努力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同時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
2.2 重視課堂內外閱讀,感受無窮書香魅力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改進傳統的課文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把閱讀引入課堂,在課堂上給學生十分鐘時間來分享自己認為優美的語段,這樣在閱讀交流中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好文好句,積累語言素材。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的閱讀基礎,對學生分享的優美語段從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等具體學科素養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賞析,真正落實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優美語段知識與能力的考查。教師在閱讀中要起到引導作用,拓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書籍的推薦,盡量推薦一些跟教材相聯系的文章。例如,在講解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并體會毛澤東詩詞中流露出的愛國情懷,可以選取毛澤東寫過的其他幾首詩詞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如《七律·長征》《憶秦娥·婁山關》《念奴嬌·昆侖》等。教師可引領學生一起品讀,在品讀中讓學生感受到詩詞的雄渾壯美,從而使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實現情感的進一步升華,使他們在廣闊的書籍海洋中暢快閱讀,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深入感受書香魅力。
2.3 注重閱讀感悟情懷,深度挖掘精華內涵
文本解讀是高中語文學習的一項基本能力。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分析文本,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挖掘文本內涵是打造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也是語文學科素養內容中審美鑒賞與創造的具體要求,即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例如,在教學沈從文的《邊城》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閱讀文本,初步感受一下作者的寫作情感。也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一定能夠全面感受作者的寫作情感,但是教師要詢問學生閱讀的體驗,引導學生抓住文本對話、心理描寫的句子,感受男女青年純正的友情、真摯的祖孫之情還有鄰里之間的善良之情等。這些問題每個學生或多或少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與分享,在分享與討論中讓那些不太理解的學生能夠重新認識文章的內涵和價值。當然,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邊城》的影視片段,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激活學生心中的情感體驗,讓其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更好地提升對語文文字的感悟能力和運用能力。
另外,教師可根據閱讀文章的需要,設計多元化的閱讀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為高中生都具有一定的語文基礎能力,如果語文教師一直采用固定不變的閱讀教學方式,學生就會在長期的語文學習中形成一種倦怠心理和審美疲勞感。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情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的魅力在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文字的魅力,提高學科素養,這就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核心素養的時代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克服教學局限性,重視閱讀的教學地位,精心設計閱讀環節,重視課內外閱讀內容的延伸,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感悟,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需要做足語文閱讀教學指導工作,傳授語文閱讀技巧,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縣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