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靖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行業也面臨著極大的競爭壓力,除了提升醫療質量,還需要做好醫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如今的公立醫院,依然存在虧損經營的情況,管理措施存在漏洞,經營理念不夠先進,需要轉換視角,對公立醫院成本進行有效管控,對醫院的經營情況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公立醫院;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在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需要改變管理的模式,引入專業的財務人員,并啟動成本核算機制等措施,才能夠改變當前公立醫院成本虧損的情況。管理層需要賦予財務部門一定的權利,制定全面預算管理的有關制度,保證醫院成本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讓醫院能夠適應外部環境,參與到社會競爭的浪潮當中。
1 公立醫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預算成本核算單一
在許多公立醫院中,其預算管理機制大多流于形式,用于應付上級的檢查,與科學的預設管理模式存在較大的現實差距。公立醫院中,沒有對預算管理進行細致化分析,缺乏個性化的管理項目,導致醫院預算管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1]。成本核算能夠對各類項目進行審核,并進行醫院內部的人力財力的有效分配,這些分配都會對醫院的經營效率造成影響。而在現實中,成本核算停留于科室這一次層次,數據能夠真實反映醫院的實際成本,導致成本管理難度加大。
1.2 醫院規模過于龐大
公立醫院受到國家扶持,擁有較大的體量,擁有海量的醫療衛生人員,提升了核算的難度。藥品的巨大利潤,為醫院發展帶來了巨額的收入,但近年來醫藥行業的改革,讓醫院的醫藥行業出現一定的萎縮,而巨額的投入沒有改變,導致醫院出現成本問題。同時,部分醫院存在無序擴張的情況,沒有考慮到實際的運行效率,導致巨額的支出沒有為醫院帶來實際的效益。在庫存管理方面,存在數目和賬面不一致的情況,及庫存浪費的情況,引發不必要的損失。
1.3 崗位分配存在問題
在傳統公立醫院中,常出現醫務人員兼任財務人員的情況,專業的財務人員沒有引進,引進的財務人員不懂醫療行業的術語,導致財務工作進展緩慢。同時,部分公立醫院存在內部不配合的情況[2],沒有對自身的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審核,在各部門上報的過程中,會出現卡脖子的情況。財務部門缺乏權利,不能夠有效發揮出管理的作用,甚至部分公立醫院,依然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這些情況直接導致了醫院成本管理效率低下,無法進行成本的核算工作,對醫院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1.4 缺乏良好監督機制
部分公立醫院,依然存在暗箱操作,將公開招標的行為,變成與企業之間的瓜分盛宴。醫院沒有監督部門,或是監督部門流于形式,都會導致公立醫院的成本被無端浪費,甚至是左手倒右手。除了監督缺失的問題,醫院內部還缺少舉報、反饋的機制[3],導致員工在發現醫院中的問題時,選擇默不作聲,降低了醫院的凝聚力,導致醫院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動態化的調整。部分公立醫院,會出現做假賬的情況,甚至部分領導層會直接參與,導致醫院成本管理缺乏監督,造成巨額財產損失。
2 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應用策略
2.1 明確成本管理機制
公立醫院肩負著重要的政治任務,是一種公益性質的醫療單位,需要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前提下,再進行成本的控制,實現自身的盈利。在公立醫院中,需要明確管理的機制,從核心管理層出發,認清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調整支出和收入的比重,進行醫院資源的合理利用。醫院需要將成本管理數據化、常規化,使用專業化軟件系統,將相關的操作進行簡化,并進行數據統計。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各科室出發,進行預算成本的統計,對各項醫療成本進行核算,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
2.2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在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中,需要管理層制定出一系列規章制度,保證成本管理的有效運行。醫院要從自身出發,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并在內部進行微調,提升規章制度的覆蓋范圍。在全面預算管理中,需要對預算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由財務部分發起活動,其他部門通力配合[4]。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如出現規章制度不合理的情況,需要通過反饋的方式,向高層提出寶貴意見,提升規則的合理性。在成本管理中,需要減少無關人員的參與,提升成本管理的專業化程度,提升成本管理的規則意識。
2.3 選取專業財務人員
在醫院的成本管理中,需要進行提升財務團隊的專業化程度,通過考核機制,篩選出財務水平不達標的人員,避免醫院身兼數職的情況。同時,醫院要建立人才儲備計劃,與學校通力合作,選取優等生,補充進醫院隊伍當中。公立醫院需要定期向社會選拔人才,并提高醫院的人才培養力度。財務團隊可以采取老帶新的方式,對新入職的人才進行一對一輔導。在此基礎上,醫院需要引入新式技術,提升成本管理的運行效率,讓財務人員能夠提升數據處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成本管理的統計效率。
2.4 強化內部監督機制
公立醫院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督機制,保持監督部門的獨立性、有效性。醫院中的監督部門,需要保持較高的道德操守,以及一定的專業化程度,能夠有意識的維護醫院的利益,對審計部門進行合理監督。在監督完成后,監督部門需要對監督結果進行簽字確認,進行責任的分配,并在醫院官網上[5],進行數據的公布。在醫院內,要留有舉報機制,能夠在發生問題時,及時對有關人員進行處理。監督部門需要提升醫院的規范化操作,避免出現資金的重大問題。
3 結語
在公立醫院成本管理中,教師可以在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通過明確成本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選取專業財務人員、強化內部監督機制等方法,促進醫院的良性發展,提升醫院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方曉紅.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應用策略[J].財務管理, 2018,7(26):56-57.
郭永林.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應用策略[J].理論研究, 2017,3(19):34-35.
周艷霞.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研究[J].財務與管理, 2019,6(23):48-49.
孫麗.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 2019,6(34):88-89.
余麗.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J].現代醫療, 2019,3(1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