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摘要:我國的法規合憲性審查制度總體上較為靈活,審查的主體也較多,但是我國法規的合憲性審查制度本質上講,審查的力度不夠,沒有特定的審查機關對法律法規予以備案審查,在備案審查這一問題上,不同性質、層級的國家機關都有備案審查權,這也會導致法規的合憲性審查復雜,不利于我國憲法蓬勃發展。我們可以考慮內外一體,一方面設立專門的審查委員會,另一方面加強公民對合憲性審查的參與度。
關鍵詞:法規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制度;公眾參與
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的法律法規都不得與之抵觸,并且要接受其審查和監督。憲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是我們國家長遠發展,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黨在十九大也明確的提出,要加強憲法的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而所謂的合憲性審查即指依據憲法對憲法以下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憲法進行的審查,也是憲法進行監督的重要方式。我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發展,法律也開始隨之蓬勃進步,國家的權力機關、行政機關紛紛開始制定法律規范性文件,大部分的文件與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有關,但實施以來全國人大也未曾宣布過任何一個法律規范性文件有違憲法,這是有悖于憲政發展的,所以我們要找到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
我國的憲法是依據我國的國情建立起來的,與西方國家有差異的合憲性審查制度,我國憲法審查的辦法是由最高國家機關進行審理,也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合憲性審查,而我國的合憲性審查制度是要經過《行政復議法》《立法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分類并建立。我國分為主動審查和被動審查兩方面,通常是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及國務院進行主動審查,特定的國家機關和其它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進行被動審查。
我們可以發現的問題就是,我們并沒有在我們的憲法或者任何一部法律當中發現有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合憲性審查的制度作出規定。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任何的國家機關或者社會團體可以約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法規的合憲性審查制度。我們只能在少數的有關文件看見有關合憲性審查的規定,但是我們并未全面建立了合憲性審查制度。我們可以看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2007年,茅于軾、賀衛方等69名教授以公民的名義聯名發起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及國務院法制部門提出《關于啟動違憲審查程序、廢除勞動教養制度的公民建議書》。但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此兩次提請都沒有明確表示是否受理、是否進行了審查,也沒有給予答復。設立于全國人大常委會之內的“法規備案審查工作室”并不是說一直不作為不答復,只是在受理請求,處理案件的過程中并不是向社會向公民公開的,這就導致了憲法公信力的不足。也從側面反映出制度的不完善政策的不透明。
在備案方面也同樣存在著一些比較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國家是需要把法律規范備案到備案機關,雖然在法律規定中規定了一些有關于時效的條款,但是這里面的時效不是規定一定要在規定時間進行審查,而是一個存檔,所以什么時候審查,需要由審查機關自己決定,而且我們不能完全確定備案的法規不存在違憲性的問題。由于我國的基本國情來看,我國省份較多,地方性法規相應較多,所以這就會造成備案積壓較多,備案機關往往在實踐中沒辦法把每個法規做到認真審查,大部分只能簡單審閱并不能做到完全審閱。這也會造成了一些法規即使有有悖于憲法的合憲性,也不能即使解決,而當再次審查時,有些法規已經實施數年造成影響了。還有一點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我國法規的合憲性審查程序的提出對主體進行了區分,我國的法律規定要提出合憲性審查區分為兩個不同的權利,一是審查要求權,擁有審查要求權的主體往往是一些有權的機關,他們如果提出了審查要求,就可以正式進入審查的程序,有關機關則會開始著手進行審查,而擁有審查建議權的主體是我國的其他機關、公民和個人,他們在提出自己的建議后,要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來決定其是否可以被準許進入正式審查程序,由于過程比較復雜,造成了公民或團體提出建議后,要經過漫長的等待和面對啟動合憲性審查的不確定性,在實踐中,往往由于提出審查建議后難度較大,等待時間較長,現實中更是很少有審查程序的準許和啟動。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就此問題給予規定,要求對提出申請的公民及時回復,但是由于并沒有具體規定回復方式,導致有申請的人也并不知道自己建議的進程發展以及是否被予以接納。雖然我國在諸多方面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但我國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我國的審查主體相對較多,效率上相對會有優勢存在。
面對這些法規合憲性審查的問題,我們應當從不同方面著手,首先,應當設立獨立的合憲性審查機關,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這就表明國家已經認識到推動合憲性審查的工作發展,雖然我國之前成立過法規審查備案室,但是無論是學者還是各界人士普遍認為該備案室滿足不了我國憲法發展的現狀,它自身級別不夠高,也無法獨自承擔責任,這就導致無法獨立做憲法合憲性審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我們要在其基本框架下做到憲法合憲性審查,因為我國的國情決定我們不適合采取獨立憲法法院的模式,我們可以讓其與全國人大平行,或者在人大中專門設立一個合憲性審查機構,讓其只對人大負責,獨立于其它機關,受人大領導及監督。此外,雖然它要獨立,但是也要與其它國家機關保持良好的銜接和聯系,確保消息及時,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合憲性審查制度隨著我國的法制建設快速發展,建立獨立的合憲性機關已經刻不容緩,這符合國家發展的需要,也符合人們對法治社會的期待。
其次,改革備案審查制度,我國大部分的合憲性審查的基礎來源于備案審查,只有進一步改善改進備案審查制度,我國的合憲性審查才能有實質性的進展,要細化每一個細節,落實每一處分工,確保工作質量和效率。我國的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及國務院都有備案的權力,這雖然確保了合憲性審查主體的多樣性,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會造成一些資源利用上的過剩,或者是由一個機關推到了另一個機關,浪費了人力和時間,我們應該設立備案共享,有權力的機關之間可以及時分享,以避免造成工作進度冗長拖拉。
再次,在合憲性審查制度中,要考慮公眾參與度或者盡量決策透明化。前面曾提到過,公民只有審查建議權,時至今日,并沒有一例公民利用自己審查建議權得到回應并成功啟動合憲性審查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提高法律的公信力,讓公民實實在在感受到自己的權利,更好的為國家獻言獻策,所以可以從這方面著手,盡量讓制度中包含公民參與,提升公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憲法深入每個人的生活,培養公眾法治思維。
還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我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把一切事情發展好的核心和基礎,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依法治國和深入法制建設的改革,并且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合憲性審查這一建議,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是統領大局,我們要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指示精神和指導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助于合憲性審查更適合我國的國情,合憲性審查制度源自于西方國家,但其作用卻是不可言喻的,在我國要實施就需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依靠黨的力量,使我國合憲性審查制度能夠有肥沃的生長土壤,快速適應中國的發展速度,為法制建設添磚加瓦。
十九大提出了合憲性審查這一重要建議,這也符合法律人的追求和夢想,有助于我國法制建設的大力發展,民主建設的不斷加強,人權保障的高度重視,我認為,不僅要有獨立的憲法委員會或者合憲性審查機構,而且一定要逐步完善備案審查制度,從細節做起,從方方面面進行改革補充,維護憲法權威,對于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設也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韓大元,張翔.憲法解釋程序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2] 胡錦光.韓大元,中國憲法[M].法律出版社,2016.
[3] 胡錦光.論啟動合憲性審查程序主體資格的理念[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06).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