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孟許波 郭一卓
摘要:新世紀之后,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并逐漸向農業領域滲透,引領農業產業走向機械化發展時代,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成長。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農業領域中的機械化發展,依然尚未完善,存在一定不足,因此,下文中,將對其現階段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推出解決對策,望所述對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機械化;農業;問題;對策
農業是我國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對于維護社會安定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實現農業機械化作業,已成時代發展的必然,但現階段,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在制約這一發展趨勢。故而,下文將對制約其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期我國農業早日實現全面機械化作業的盛況。
1 我國農機發展現存問題
1.1 農業機械發展后勁不足
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造成了很多農戶的困擾,使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勢頭下降。近年來,一些農戶或農企,在購置農機設備時,紛紛發現,前代機械雖然性能較差,但價格便宜,而現代機械雖然性能更強,但卻價格較貴,且農業機械更新較為頻繁,因此,導致很多從事農業生產的人,都產生一種“再等等”的想法,使農業機械化發展后勁不足。
1.2 基礎設施不完善
我國農業機械化起步較晚,推廣資金有限、規劃用地受限等,很多農機推廣工作沒有構建獨立的示范場地,即使建立了示范基地,其基礎設施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在農機推廣中,受到很多的約束,包括口頭相傳等因素的制約,也沒有完善的推廣模式和制度方案,從而嚴重影響農機發展進程。
1.3 作業范圍有限
在農機發展過程中,其主要內容包括農田作業、農機維護、糧食運輸等服務。雖然基層服務已經完善,但是服務拓展依然有限,如配件供應、農機管理、跨區域作業等,難以形成規模。當今農機發展與發展目標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2 推動農機發展的對策
2.1 提高農機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從本質上說,制約農機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人為因素,而提高農機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農機推廣服務質量,可以讓農民改變對農機相關機構的看法,可以對農機工作人員進行有效指導、專業培訓、農業技術參觀等,完善培訓體系。定期派專業人員到一線進行了解,深挖農民在日常耕作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性完善農機功能。同時,還要貫徹“引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可以派遣技術人員到其他地區農機機構參觀、學習,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推廣經驗,通過技術交流共同推動農機發展。此外,工作人員培訓不僅僅局限在線下,還要通過互聯網展開線上培新,如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遠程授課或技術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技術人員閑暇時間,還不會影響其正常工作,實現跨區域學習,可以獲得與過去不一樣的知識、技能、理念,有助于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
2.2 落實扶持政策,加強宣傳工作
國家對農機發展工作十分關注,作為推動農機發展的后盾力量,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扶持政策落實和農機宣傳工作,提供農戶對農機的認識,不斷完善農機推廣發展體系。農機發展規模、推廣規模無論大小,都要建立與經營服務相匹配的試驗基地、維修部門、配件供應部門等,建設等內容都要有政策支持,為農機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政策扶持不僅僅用于扶持農機相關機構,還要扶持農民,提升農戶的購買力量。如二次購買農機給予5%的政策補貼;與銀行等金融單位聯合,為農戶提供3年免利息貸款等,這樣才能讓農民感到實惠,提升農機購買力,避免農機發展后勁不足問題,推動農機產業長足發展。
2.3 擴展服務范圍,提高品牌效益
農機發展要貫徹“早規劃,高服務”的理念,將發展眼光放得更加長遠,而不是僅僅服務于當地。可以構建合作社管理制度,讓不同地區農機機構相互合作和聯系。不同地區種植作物、種植方法不同,而農機研發更多是針對當地主流產業,這就讓一些當地種植較少的產業無農機購買,通過跨區域合作,即可實現跨區域購買農機,從而滿足農戶需求,全方位提供服務。構建產業鏈服務模式,將農機推廣工作做大做強,打造當地品牌特色,通過跨區合作提升當地農機機構、企業的影響范圍,同時還要完善售后服務工作,考慮到農民文化素養較低,在農機使用中可能會出現誤操作或不會操作等情況,這就需要在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個售后服務點,解決農民使用農機中的一切問題,如果通過電話、網絡指導無法解決的問題,要求當地售后點24h之內讓售后人員到達農戶家中幫助維修或指導,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農民對農機的認知度和滿意度,提高當地農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長足發展目標。
2.4 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結合
農機企業具備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與管理制度,要充分利用農機企業的技術、人才、制度、資金等優勢,強化政府部門和農機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發揮農機推廣部分的培訓、推廣、質量跟蹤等優勢,跟農機企業形成優勢互補,擴寬農機的發展渠道。將農機合作社和企業相融合,除了可以強化企業市場形象,還可以通過政府部門基層調查,為農機企業提供農民所需的信息,針對性研制農機產品,提升農機企業的知名度,強化農機合作社的綜合實力、提高經營服務水平。農機企業和推廣部門要共同展開活動指導、宣傳、組織工作,創設良好的農機發展條件。
3 結語
綜上,誠然農機以作為農業技術載體走進農業生產之中,但現階段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故而,還需在實際中,由政府引導,通過強化宣傳、加強培訓、資金支持、深化企業合作等方式,推進農業的機械化發展,進而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 傅達.農業機械自動化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9(18).
[2] 李艷.對農業機械化創新發展的思考[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08).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