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溥浦
摘要:建筑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為了促進人們居住質量的提升,也為了改善目前的環境狀況,進行節能型建筑設計是很必要的,智能化、環保化的建筑設計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并且在這種建筑理念之下所完成的建筑物會給人們帶來更佳的居住體驗,不僅可以隔音保溫,而且還可以有效的將使用的成本降低,節省能源資源,進而可以有效的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過一系列的實踐證明,這是完全符合我國社會發展要求的,因此說對節能型建筑設計進行關鍵點的解析需要在這個基礎上被加強重視。
關鍵詞:節能型建筑設計,關鍵點,解析
目前我國正面臨自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需要投入大量資源,而與之不相適應的是我國能源并不充足,雖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種狀況決定我國必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優化軍隊資源配置,科學管理使用能源,確保有限的資源用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刀刃上。基本建設系統是我國資源管理大頭,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戶。因此,大力建設生態節能型建筑,降低建筑的能耗,是當前我國基礎建設系統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什么是節能型建筑
對于建筑行業本身來說,這就是一個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而節能型建筑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將能耗和污染進行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從節能設計入手來進行建筑,通過合理的整體規劃來加強建筑物節能性,采取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盡可能的利用可再生資源,加強建筑物節能設備運行的合理性,在保證建筑物自身使用功能的前提之下降低能源消耗,重視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建筑材料也要盡可能的選擇保溫隔熱能力比較好的,就目前的節能建筑建設現狀來說,節能型建筑必定會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
二、節能型建筑設計關鍵點
(一) 建筑設計與氣候條件的融合
為了對不同氣候區的建筑設計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可以根據我國建設部制定并實施的 GB 50178—93 建筑氣候區劃標準,根據各區氣候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其氣候技術策略。以成渝氣候區為例,該區氣候大部分區域夏季悶熱,冬季濕冷; 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通過對氣候特征的分析,該區冬季不舒適程度與夏季大致相當,在進行節能設計時應同時考慮冬季保溫設施,以及夏季通風、遮陽和隔熱。區域內夏季氣候濕熱指數很高,所以夏季自然通風與隔熱、植被降溫的綜合設計很重要。經上述分析,該區氣候技術策略為:被動式太陽能采暖設計 + 自然通風設計 + 遮陽 + 植物降溫設計。根據各區氣候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其氣候技術策略,是進行生態節能型建筑設計的第一步。
(二)建筑設計與地形地貌的融合
建筑與地形的契合可以有效保護原有地貌,對生態保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可以節省建筑材料,利用巖體恒溫作用減少空調、采暖等能耗,具很好的節能效益。建筑設計與地形地貌的融合主要有三種形式: 地表型山地建筑、架空型山地建筑、掩土型建筑。地表型山地建筑對山體環境的改變極少,適用于坡度 7% ~ 8% 至 15% ~ 17% 的地形。其通風、采光效果比較好,與自然的溝通更為緊密。其設計要點為:根據地形確定相契合的平面形式 + 合理的剖面設計。
架空型山地建筑對地形地質的影響最小,以點狀與建筑基地相聯系,同時,使山地原有植被得到保留。因此,對不同地形條件均能夠適用,特別是臨河坡地、陡坡、懸崖峭壁等的修建建筑。其設計要點為:地質分析 + 地勢分析 + 功能布局。掩土建筑保留了山體本身的地形地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自然植被,同時能躲避外界的劇烈變化,營造舒適的小氣候。根據地形地貌,以及建筑的性質特點,做好建筑與地形地貌的融合,是山地生態節能型建筑的重要一步。
(三)建筑設計中自然通風的充分利用
自然通風是建筑設計普遍采用的生態技術之一,建筑自然通風可以實現有效被動式制冷,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況下而降溫除濕,降低能耗。建筑的自然通風設計方法,廣泛應用的主要有三種: 風壓通風、熱壓通風、利用導風板導風。風壓通風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建筑外環境對風的引導及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門窗的相對位置直接影響到室內風速及流場分布,不論是平面位置,還是剖面位置,都會直接影響氣流路線。此外還應避免出現小于直角的轉折,在平面轉折處,宜圓角處理,在建筑內部適當部位設置通風口,便于空氣流通。設計要點為: 通風口相對位置 + 通風口面積 + 房間外部通風條件。在建筑剖面設計中,可以利用設計高差來促進自然通風。設計要點為: 進出風口面積的確定 + 進出風口高差的確定 + 風路設計。導風板適用于由于地形或特殊要求等,導致建筑開口和風向夾角不能在 30°范圍以內的建筑通風設計,利用導風板創造正負壓區從而引導通風。導風板的形式較多,要根據風向和房間開窗方式進行確定。深度應該在 0. 5 倍 ~ 1 倍窗寬范圍內。導風板的設計要點: 導風板形式及位置 + 導風板尺寸。
(四)建筑設計自然采光的充分利用
從節能的角度來看,自然采光要比利用電氣照明更有意義。自然采光節約所有的照明用電和用來降低普通電氣照明熱量空調的一半用電。側面采光是一種常見采光方式,設計重點在于窗體面積的確定。在確定窗戶面積時,首先,要考慮需要多少光照量,所需的照明等級是多少; 其次,根據各種不同的照明任務對陽光進行分配,確定出哪些區域需要的光照量較多、哪些需要的較少等; 最后,確定所需要的自然光性質,是需要某種特定的光照氛圍還是其光照特征等。側窗采光設計要點: 確定建筑所需光照量 + 確定側窗尺寸 + 確定開窗位置。此外,頂部采光和利用構件( 反光扳 \ 折光板等) 進行自然采光的補充設計,也是有效的途徑。
(五)選擇更加高質量的節能環保材料
建筑企業設計部門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要將新興的節能環保材料的特性加以考慮,根據建筑材料的特性來進行具體的設計,這樣既可以保證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又可以促使建筑可以達到一個節能環保的效果,隨著科技發展的不斷進步,現在更多的新型環保材料被發明出來,這些材料較傳統的建筑材料來說不僅能夠保證建筑的環保性,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比如說可以用一種綠色塑料管來替代原本的金屬管材,這種塑料管可以有效的預防水的二次污染,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水管生銹結垢等狀況的出現,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使用質量,也可以降低建筑后續的維護費用。
三、結語
綜上,節能型建筑設計是符合現如今我國社會發展要求的,不僅可以有效的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創新發展,并且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作業,對于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來說無疑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實際的建筑設計過程當中應當對節能設計的要點加強重視,把好節能設計關,將新的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加以配合,把建筑設計的重大放在建筑的節能環保方面,這無疑會在更大的程度上滿足現代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將各種能源的利用加以更大化的利用,這樣一來無疑能夠有效的促進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佳林.基于民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的相關要點探索[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0):974.
[2]郭 政,張彥莉.探討建筑方案設計中如何貫徹節能設計思想[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