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偉宏
摘要:近年來,建筑施工行業發展規模的擴大和施工技術的不斷完善,為建筑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支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針對資源短缺與環境污染問題,建筑行業開始融入綠色理念,以此提升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提升了建筑工程經濟效益,也緩解了環境污染帶來的難題。
關鍵詞:綠色理念,施工技術,建筑施工
城市化發展進程下,生態文明建設腳步加快,生態環保和節能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建筑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企業將綠色理念用于建筑施工,優化施工技術,應用清潔高效的綠色材料,遵循科學發展的施工原則,推動整個建筑施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建筑工程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帶來生態效益。
一、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原則與目標
(一)施工技術原則
以綠色理念為基礎的建筑施工技術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發展的施工原則。建筑施工為人類提供服務,應確保工程施工服務的全面性。以綠色理念為前提,應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保障人類身心健康,為人類營造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推動人與建筑、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2)和諧原則。這是指建筑施工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建筑施工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甚至給環境帶來污染。將綠色理念深入其中,加強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重視,防止建筑施工對環境造成威脅,使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同自然不沖突。(3)因地制宜的原則。建筑施工應考慮環境需求,根據不同的施工地點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因地制宜,科學考慮地理環境、地質條件以及氣候差異,從而保障施工質量[1]。
(二)施工技術目標
首先,減少對能源和資源的過度消耗,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在建筑施工技術中融入綠色理念,應以施工質量為基礎節約能源,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對能耗的控制。重視對材料的節約,選擇質量高、能耗低、污染小的環保型材料。其次,建筑施工應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以減少噪音污染和粉塵污染為主,選用噪音小的施工設備,合理控制揚塵,防止施工對周圍居民帶來影響。施工中可以使用清潔型燃料,定期在施工區域內灑水,避免揚塵擴散。減少光污染,應用電氣焊技術會帶來光污染,為了突出綠色理念,施工時應使用防護工具與圍護裝置,避免電氣焊帶來的光芒影響施工人員視覺。減少固體廢棄物污染,對可以循環使用的固體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對不可循環使用的廢棄物集中處理,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時減少固體廢棄物污染。
二、綠色理念在建筑施工技術中的應用分析
(一)節能技術的應用
綠色施工建筑中可應用一下節能技術:(1)施工時首選高效節能的設備和工具,定期養護施工機械,降低機械能耗。定期對塔吊、升降梯單獨掛表,合理控制能耗。(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升設備使用效率。高效利用太陽能資源,降低電能消耗,在庫房、通道、辦公區域使用太陽能防水燈具,無需敷設電纜,燈具自帶光控開關。(3)機電安裝時使用節能型設備,比如逆變式電焊機與手持式電動工具。(4)盡可能的應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加強對現場的監督,防止漏電事故發生,保障施工安全。
(二)材料節約技術的應用
減少對材料的消耗,科學制定材料分配方案,強化對材料的合理配置,采用材料消耗定額方法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費。建立限額領取材料機制,核實每個施工環節施工材料的用量,遵循就地取材的施工原則,盡可能使用自然原料。通過對可循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材料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固體廢棄物給施工環境帶來的污染。墻體保溫材料有許多種,按照防火等級劃分,A級為不燃材料,如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巖棉板、玻璃棉板等無機保溫材料。B1級為難燃有機材料,如聚苯板、擠塑板、酚醛板、聚氨酯板。B2級為可阻燃有機保溫材料。
(三)環保施工技術的應用
首先,揚塵控制技術。如果揚塵超標將會污染大氣環境,綠色建筑施工現場針對揚塵控制的有效措施如下:(1)結合實際用途對道路硬化處理,使用C20細石混凝土硬化路面,混凝土厚度保持在20cm左右。針對裸露的場地,可對其綠化處理或鋪設隨時。為了抑制揚塵,建議使用廂式貨車及時清走基坑內挖出的土方,對出入施工場地的車輛進行沖洗,避免揚塵被帶離施工現場。(2)對于水泥等飛揚的散體施工材料,應將其密封存放于倉庫內。大風天氣時不應進行土方回填施工。如果某些施工工序容易產生粉塵,比如無齒鋸切割工序,建議使用擋板防護措施防止粉塵擴散。(3)根據實際施工規模配置灑水車,定時灑水降塵。應用噴霧降塵系統,系統可收集雨水,利用管道設備在建筑周圍形成6米寬的霧化帶。啟動系統后可噴出水霧,水霧與空氣粉塵接觸產生霧狀體,進而防止粉塵擴散。
其次,噪聲控制技術。一般情況下,機械設備是施工的主要噪聲來源,比如用于土方開挖的挖掘機與推土機、用于主體結構施工的空氣壓縮機、鋼筋切割機、混凝土罐車。為了降低機械設備給建筑工程帶來的噪聲污染,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帶有強噪聲的機械設備應被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位置,使用低噪音、環保型的混凝土振搗設備,合理控制設備作業時間,盡量在6:00-18:00開展噪音較大的施工工序,避免夜間施工作業。(2)清理并維修鋼模板時,不宜用力敲擊模板。搬運和拆卸腳手架時應做到輕拿輕放,多人配合。使用隔音材料對流動混凝土泵進行封閉,夜間作業時應使用隔音布,進入現場的車輛不能鳴笛,裝卸材料時做到輕拿輕放。(3)針對電鋸、空氣壓縮機等強噪聲設備,應封閉使用,必要時配置設備用房,讓設備在密閉環境下使用[2]。
(四)水資源節約技術的應用
將綠色理念用于建筑施工中,實現對水污染的有效控制。常見的水資源節約技術如下:(1)為施工現場道路、材料堆場、攪拌站設置排水溝槽,合理控制污水的流向。就近建造沉淀池,將污水沉淀處理,對沉淀后的污水進行檢測,污水達到排放標準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網。(2)使用地泵澆筑混凝土時,可以在地泵前與混凝土運輸車清洗處打造污水二次沉淀池,未經處理的泥漿水不能直接排放。(3)如果倉庫中存儲了化學品等有毒材料、油料,應為其設置隔水層,對滲漏的液體妥善處理。機械設備產生的廢水中含油,這些廢水不能直接排放,應采用油水分離器處理后,保證水中含油量低于5.0mg/L再排放。(4)建立節水統計臺賬,提高節水率。對生產與生活用水采用節水型裝置,在衛生間配置緩閉式沖洗閥。養護混凝土時推薦覆蓋保濕養護方法,使用塑料膜包裹混凝土柱,使用養護劑養護墻體混凝土,盡可能的節約用水。在施工現場應用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統,依靠降雨的重力作用將其匯集到環狀雨水溝中,沉淀后對其消毒凈化,潔凈的雨水可以用來施工養護、道路清洗和綠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就是一項能源與資源消耗較多的項目,建筑施工也會帶來空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等。為了實現建筑施工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落實綠色環保的施工理念,合理應用施工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董飛.綠色理念下的建筑綠色施工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10):46.
[2]李超榮.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產業,2019(0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