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珍
摘要:造價控制環節是招投標雙方提升預算控制能力、保障資金投資收益的關鍵內容之一,因此在招投標的過程中應當對工程量、所需預算、自身財務狀況和人員配備進行綜合評估,充分挖掘自身潛能,提高造價水平,充分運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措施
在招投標階段進行合理的造價控制,目的是使招投標活動更加規范化、公平化,既能夠幫助招標方選擇最適合的施工企業,尋找能被雙方認可的工程造價,也能夠幫助投標方合理評估自身實力,在對標的工程充分調研、考量的基礎上做出有利于自身企業的投標和獲利活動。在實際的招投標中,應當從招標文件的制定、工程量清單的梳理、控制價的劃定、投標文件評審等多方面入手,實現對招投標造價的科學規劃,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實現招投標雙方的合作共贏。
一、招投標階段實行造價控制的策略
首先造價的控制要跟隨建筑市場的波動進行及時調整,建筑行業處于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交通運輸狀況、人力資源成本等各方面的微小變化都會引起工程造價的起伏,因此招投標雙方都應當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并在造價控制中根據市場行情來適當調整,只有符合市場規律,才能促進行業的穩健發展,其次造價控制要根據工程項目的規模來確定,根據規模和分攤成本的具體情況來核算成本,對于規模較大的工程則需要充分考慮各類隱形成本,比如建設資金的籌集、人員的配備等,在編制預算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最后造價控制要考慮到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例如新技術和工藝的引入,有可能會造成成本陡然上升,天氣與環境因素會影響工程進度造成工期延長,工程款不能及時到位也可能會造成資金周轉的困難,因此在造價中需要對各種風險進行提前預防,以保障造價的準確和全面[1]。
二、提高造假控制實效的措施
(一)提升招標文件的質量和深度
招標文件是建筑工程招投標的工作依據,包含了豐富的項目招投標信息,它闡明了工程的范圍和規模、明確了計價的依據,對投標程序和評標原則等要素進行了約束,同時也是造價控制工作的主要參考大綱。在實際的招投標工作中,需要提升招標文件的質量和深度,對實質性要求進行明確說明,并使用表意明確、規范的語言來闡明要求,使招標文件如實表述項目工程詳情,幫助招標企業充分把握主動權,對工程的造價進行有效約束,為后續的評標、合同簽訂打下基礎。
(二)保障工程量清單的準確和全面
工程量清單中,需要對項目要求、計量單位、數量等做出明確表示,列出全部工程實體數量,在對建筑現場施工條件和自然環境、項目預期要求充分調研了解的基礎上,明確招標范圍,加深對圖紙的理解深度,保障工程量清單的準確、無遺漏,使投標人掌握足夠的有關建筑項目的信息,以便根據工程量清單所表述的分項和要求制定投標價格[2]。
工程造價管理中,應當對工程量的計算規則進行明確,并且委托具有資質的造價咨詢單位進行工程量計算,以保障計量的公平公正,所包含的信息應當有編制說明和清單,對特殊工藝、主要材料價格檔次、非實物形態的競爭費用等進行羅列,口徑一致,用語規范無歧義,以減少后期施工中的糾紛。
(三)招標控制價的確定
招標控制價是由招標人指定的工程最高投標限價,制定合理的招標控制價,有利于打擊惡性投標行為,促進招投標工作的公平公正,減少過度競爭,維持良好的招投標秩序,將工程的投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促進交易的積極性。
由于招標控制價反映的是工程的預期價格,應當作為平均水平提供參考價值,如果過高,則會誘導投標人提高報價或者引發串標圍標的現象,如果過低則會降低工程項目的競爭力,無法吸引到優秀的投標人來競標,而且較低的價格會為工程的質量埋下隱患,承包人為了自身利益可能采取偷工減料、工程變更的方式來減少投入,造成工程項目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在招標控制價的確定中,應當對工程項目的圖紙、技術資料、項目要求、標準和規范等內容充分熟悉了解,結合市場材料價格和施工組織方案進行造價匯總,并在招標文件中詳細披露控制價的各組成部分,以促進招投標過程的公平化和透明化。
(四)詢標、評標階段
評標委員會根據評標規則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明顯低于個別成本價的投標人,應當進行詢標,要求投標人進行說明和澄清,并提交合理的證明材料。這一環節對于評標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是落實科學評標、避免形式主義的有效方法,同時也能夠及時將可能影響到施工質量的風險因素控制在招投標階段,避免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糾紛。
評標的過程中,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施工方,而不是一味地選擇“低價”或者“名企”。對于工程技術要求較高、難度大的建筑項目,應當選擇資金雄厚、技術過硬、施工經驗豐富的高端企業,而對于中小型建設項目則可以擇優選擇符合資質和本項目要求的和高端企業相類似的施工單位,這樣一是能夠降低成本,避免名牌企業的過高報價造成施工成本居高不下,也能夠避免大企業對中小型項目不夠重視的情況,從而充分發揮各類型施工企業的優勢,實現良性競爭,維護好招投標的市場環境和秩序[3]。
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應當堅持“合理低價”原則,增強招投標過程中的信息透明度,相關工作人員需要認真履行職責,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照評標規范進行考核打分,選擇最適合工程項目的施工方,并且開通投訴渠道,對上報的涉違規線索進行認真核查,對招投標過程中的徇私舞弊現象進行防范,維護市場競爭的有序和公正。
(五)高效的投標策略
投標方在造價管理中,可以采取科學的投標策略來增加中標的可能性,優化造價的組成方式,比如可以對土石方等能夠在項目早期結款的分項,可以適當提高綜合單價,對于有可能會造成工程量超出預計的項目,應當適當提高單價以便使資金的周轉有緩沖的空間,在投標前需要對現場進行踏勘,調研施工地區的原材料供應行情、道路運輸狀況以及勞動力市場,優先選擇本地或者附近的原料供應商,以降低運輸成本和在途風險,避免窩工、誤工的情況,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設成本,根據施工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施工方案,并有效組織人力和物力等后勤保障[4]。
(六)完善合同細節
施工合同是對招投標雙方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也是建筑工程正式建設、落實的主要依據,施工合同應當對項目落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進行充分預期和考量,以表意明確的文字規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為合同的履行和可能遇到的糾紛的解決提供具體說明。
在就項目的范圍、內容、工期、質量標準、索賠條件、結算方式等進行協商一致達成共識后,合同的草稿必須經過招投標雙方、造價咨詢方、法律顧問的共同審查,及時補充細節,糾正可能的歧義,對違約條款、造價變更等進行明確規定,以避免糾紛的發生。
三、結語
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周期場,資金投入量大,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招投標雙方都需要在招標階段采取科學有效的造價控制措施,在對現場環境和施工要求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全面測算工程量,科學審定價格,公平公正評標,以實現優化資源配置的目標,找到真正適合匹配的施工方和建筑項目,達到招投標雙方共贏的局面,促進建筑工程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海桂霞.簡論加強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管理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4):156-156.
[2]張凱宇.建設工程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J].建筑經濟,2018(s1):27.
[3]李武忠.淺談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No.346(12):126-127.
[4]陳輝.造價控制在工程招投標階段的研究與應用[J].城市建筑,2017(36):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