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云
摘 要:該文闡述了油茶的生物學特性,從育苗、造林、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了油茶豐產栽培管理技術,以期為油茶高效種植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油茶;生物學特性;育苗;造林;撫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 S79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24-0068-03
油茶為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是山茶科、山茶屬中一類木本食用油料樹種的總稱;種子中的油分含量達到20%以上;提取的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85%,且具有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效果,是深受消費者青睞的一種高檔保健食用油,具有廣闊的利用前景,綜合加工利用價值高[1-2]。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保質保健油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帶動了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3]。為了有效地促進油茶產業的發展,安徽省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油茶產業發展長期規劃,之后桐城市也及時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油茶產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大關鎮按照桐城市要求規劃,積極結合當地的氣候與資源優勢發展油茶的種植,預計未來3年新增油茶林400hm2。本文結合筆者實踐,對油茶的生物學特性、栽培管理技術等進行了探討。
1 生物學特性
1.1 生長結果習性 油茶主根發達,在土壤中深度達到1~2m,細根密集分布,范圍在20~50cm。油茶根系生長每年會出現2個高峰期,分別在3—4月和9月。油茶根系生長表現出很強的趨肥趨水特點,愈合能力、再生能力很強[3]。油茶的芽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根據著生位置的不同,油茶的芽可分為腋芽、頂芽2類;根據發育的途徑不同,可分為花芽、葉芽2類。頂芽的數量一般為1~3枚,多的超過10枚,中間的即為葉芽,其余的均屬于花芽;腋芽數量一般為1~2枚,著生在葉腋處,中間的即為葉芽,其余屬于花芽。葉芽長、長勢瘦,呈青綠色,花芽長勢比較肥大,呈紅色。剛開始花芽、葉芽難以區分出來,進入到5月中旬后,可結合長勢辨別出來[4]。
油茶花芽分化的時間因各地氣候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差異,一般在春梢生長基本結束后開始。桐城市油茶花芽分化的時間主要在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為花芽大量分化時期,此階段70%左右的花芽分化;其余30%左右的花芽分化的時間從7月中旬持續到10月初[3]。
根據油茶新梢抽發的時間可將其分為3類,即為春梢、夏梢和秋梢[4]。油茶樹處于幼年時,如果肥水條件好,經常3類新梢均有;油茶樹進入成年階段后,抽發的新梢主要是春梢,夏梢占少量的比例。單枝上葉片至少達到3片才有花芽形成、開花結果。新梢的生長與當年花芽的分化關系密切,影響到第2年油茶的產量,尤其是春梢,其數量越多,第2年的果實產量越高。
桐城市油茶當年春梢上花芽分化的時間一般在4月左右,9月中下旬逐漸開花,大量開花期為10月中下旬,末花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花開放的時間一般在6~8d,開花后的前2d柱頭正常、花粉長勢最為旺盛,3~4d花朵開始逐漸枯萎。油茶的授粉一般通過蟲媒,以異花尤其是異株授粉的效果好,因此,在油茶林內要保護好土蜂等生物,對確保油茶授粉率的提高效果較好[1]。
油茶的雌花受精后,子房逐漸有所膨大,12月中旬后溫度逐漸降低,油茶生長停滯,次年3月后溫度逐漸回升,油茶幼果又恢復生長態勢,以5—8月期間生長較快,尤其是7—8月,成熟期在9月底至10月中下旬。
1.2 適生條件 油茶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在14~21℃,相對濕度條件以74%~85%為宜,降水條件分布均勻,且年均降水量超過1000mm,年均光照時間1800~2200h,無霜期超過200d。桐城市的氣候條件比較適宜普通油茶的生長栽培,氣候正常的情況下比較有利于油茶的生長,但花期如果遇到低溫陰雨等天氣,則不利于油茶的授粉受精。油茶對水分的要求不嚴,但在其生長發育特別是果實生長過程中,需要足夠的水分供應和合理均衡的水分條件,才能滿足其生理活動和物質合成轉化的需要。桐城市年降雨量在1600mm左右,總量上完全可以滿足普通油茶生長發育的要求,但當地的降水存在明顯的季節分布不均衡等問題,且在7月下旬至9月易出現高溫干旱,此階段油茶正處于果實增長的關鍵時期,難以滿足油茶生長的需水要求,從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供求不協調。地形與土壤因子也會對油茶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一般來說,陽坡上的油茶林產量比陰坡地上高、土層深厚且地形開闊的地上油茶產量高且品質更佳[5]。
2 育苗技術
油茶的育苗方法較多,常見的主要有實生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實生繁殖與一般苗木培育相同,也可采用容器苗。扦插育苗主要采用嫩枝扦插法,桐城市以6—7月進行扦插的效果為好。油茶的嫁接以本砧或普通油茶實生苗作砧木效果為好。
目前,在油茶嫁接培育中多選擇芽苗砧嫁接的方法,即砧木選擇普通的油茶實生芽苗。嫁接前35~45d,選擇油茶種子進行浸種處理,之后在營養土或沙床上進行播種處理,播種深度宜控制在3cm左右,播種結束后覆蓋1層厚10cm左右的沙土,稍微鎮壓,注意覆蓋的沙的厚度不可過薄,以免幼苗莖過早露出地面、導致其長勢變細變弱。當苗木出土后長出2~3片葉后即可實施嫁接措施。嫁接的方法較多,油茶的芽苗砧嫁接方法多數選擇劈接法,具體方法如下:取出沙床或者營養土中培育的裸根苗,清洗干凈后覆蓋1層濕潤的布備用;芽苗上方1cm左右的位置用刀片切斷;沿著正中髓心的位置將砧木劈開1cm左右的開口,胚根的長度保留5~6cm,將其余的部分切除干凈;用口徑稍微比砧木直徑大的薄鋁片套住砧木;接穗下方與葉柄距離1~2cm位置的兩側分別按照15°左右的角度削1個雙斜的楔形(長度1cm左右),再截斷葉柄上方2~3cm處,獲得接穗(有1芽1葉),轉移到清水中備用;嫁接時在砧木的切口中將提前處理好的接穗插入其中,并對準皮層,確保砧木與接穗聯結緊密;嫁接后及時澆水,并搭建遮陽網進行遮陰,以密封的環境下管理效果最佳,可用密封罩,要求密封材料具有透光、保濕、保溫等效果,控制密封環境內的濕度條件在85%~90%,控制溫度在25~28℃;當環境內的溫度條件過高時,可適當掀開薄膜,并噴水保濕;當嫁接苗的多數接穗開始萌發開葉時,可將保濕罩拆除,適當遮陰管理直至秋季;之后的管理結合苗床實際開展除萌、施肥等。通過芽苗砧嫁接,一般成活率、成苗率均達90%以上。
3 造林技術
3.1 整地 油茶的造林對地塊要求不嚴,但是為了實現油茶的高產穩產,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較好,濕潤、透氣性好、微酸性(pH5~6)的砂質壤土、黏壤土為佳。整地方式主要有以下3種:一是全墾整地。此類整地方式適合在地塊平臺或者坡度較緩的地方進行,整地的時間以9月為宜;不同的區域,整地的深度有所差異,丘陵地區,整地的適宜深度在25~30cm,山區整地的適宜深度在20~25cm;整地前先將地塊上的雜物全部清理干凈;整地后待土壤充分風化后即可挖60cm見方的定植穴。二是帶狀整地。此種整地方式適合在坡度15°以上的地方進行;整地時按照造林的行距開外部高、內部低的環山水平帶,寬度結合坡度的實際情況選擇,一般小坡上適當增加帶的寬度,帶上結合株距要求定點挖60cm見方的定植穴。三是塊狀整地。此種整地方式適宜在坡度20~25°的地塊上實施,也可在一些水土保持要求較高的地塊上實施,如水庫、交通沿線等位置;按照環山水平“品”字形排列定點挖穴,穴的規格一般在50cm見方左右,由于坡度較大,需要采取適當的水土保持措施。
3.2 造林方式 油茶的造林方式有播種造林、植苗造林2種。播種造林的方法簡單、容易實施,且成本比較低,有明顯的優勢,缺點是造林的成活率不高、苗木保存率低、難管理、種子出苗整齊度不夠、出苗不均勻、難易控制造林的密度等。植苗造林的方法成活率、保存率相對比較高,且管理比較方便,便于控制植苗造林的密度。造林苗木的要求一般因育苗方式的差異而有所不同[5]。
油茶屬于異花授粉的樹種,為了滿足其授粉的需求,造林時至少要選擇5個無性系品種進行混合配置;為了提高授粉效果、便于采摘,要求混合配置的各品種的開花期、果實成熟期保持一致。油茶在桐城市的造林時間以雨季進行為佳,造林時扶正苗木,栽植深度控制在適宜的水平,輕提苗木,確保根系處于舒展狀態,不窩根,填土后踏實,以確保根系與土壤接觸緊密。造林所需的苗木要求隨時起苗、隨時造林,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如果苗木當天無法全部栽植則必須進行假植處理。如果造林所需的苗木需要從外地調入,則在長途運輸前先將苗木的主根、枝葉進行適當的修剪,盡量讓根系帶宿土、黃泥漿等,之后包裹起來運輸。種植的密度可結合造林地的坡度、土壤肥力、光照情況、經營方式等確定。在土壤肥力水平高、土層深厚的土壤上,造林的株行距適宜在3m×3m;在坡度緩、坡腳位置的土壤上,造林的株行距以2.5m×3.0m為宜;如果造林地的坡度超過20°,則造林的株行距應控制在2.5m×2.5m。
4 撫育管理
4.1 幼林 油茶幼林期時每年需要開展2次松土除草工作,分別在5—6月、8月下旬至9月。松土的深度控制在3~5cm,造林當年深度稍淺,之后松土深度逐年加深。在幼樹期合理間作可充分利用地力,以耕代撫,促進幼樹生長,以不與油茶爭光、爭肥、爭水為原則。油茶幼林期一般每年施肥2次,冬、春2季各1次。冬季施有機肥為主的遲效肥,一般每株施農家肥10~20kg。春季施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氮、磷、鉀的比例以2∶1∶1為佳。
4.2 成林 成林墾復是成年油茶高產穩產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其基本內容是“冬挖夏鏟”。成林施肥,采果后,冬季施有機肥為主的基肥;春季主要施入氮肥,以促進新梢的萌發;夏季春梢的生長停止后施入氮磷鉀復合肥,為花芽的分化、果實生長、油脂轉化等提供足夠的養分條件。
5 病蟲害防治
(1)炭疽病防治:選育抗病品種、清除病源;在春梢生長后(4月中下旬)連續噴灑1%波爾多液3~4次。(2)軟腐病防治:改善林內通風透光條件,清除病葉、病果,減少越冬病菌;病害發生前連噴2次0.8%波爾多液。(3)對油茶尺蛾、茶毒蛾等害蟲,可利用冬季墾復、夏季中耕殺滅蟲蛹,也可在3齡前噴灑90%晶體敵百蟲,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廖要明,潘江萍,呂淵.湖南邵陽縣油茶生產氣候適宜性分析[J].農學學報,2020,10(7):62-68.
[2]蔣聘珠.油茶栽培關鍵技術與其經濟效益探討[J].綠色科技,2017(13):197-198.
[3]鄒小玲.福建油茶建園良種選擇及豐產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4(02):61-63
[4]付遠志.油茶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0(09):156-157.
[5]徐尚平.油茶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安徽林業科技.2013(04):67-69.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