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徐運飛 劉紅云 信龍飛 張艷玲 冀保毅 李杰 馬國珠
摘 要:為推進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以2017級種子科學與工程(藥用植物)專業學生作為對照組,2018級作為實驗組,在智慧樹平臺采用混合教學,課程結束后通過比較2組學生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實驗成績和綜合成績以及教學認同度調查問卷,探討智慧樹在藥用植物栽培學混合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平時成績顯著降低21.78%,期末成績顯著提高9.61%,但綜合成績兩者無顯著差異;實驗組89.29%的學生認為混合教學模式能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料,更能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因此,基于智慧樹的混合教學是一種優化藥用植物栽培學理論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智慧樹;藥用植物栽培學;混合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24-0182-03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Course Based on Zhihuishu Platform
——Taking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Li et 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course, the students from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edicinal plants) major, class of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ents from 2018 as the experiment group. The final exam grade, experimental grade and regular grade, and investigation of teach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in two groups. The result showe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gular grad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21.78%, the final exam grad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9.61%, and the final mark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Therefore, the blended learning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course based on Zhihuishu platform was a new model of theory teaching.
Key words: Zhihuishu platform;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course; Blended teaching; Educational reform
藥用植物栽培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也是高等院校中藥材生產與加工、中草藥栽培與鑒定、中藥學等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其內容多、知識面廣[1]。為了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全面掌握藥用植物生長發育規律、產量與品質形成規律、田間管理措施、采收與加工等核心知識,傳統教學中基本采用以老師講授為主的單一式教學,很難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2],亟需改進教學方式,滿足現代化教學改革要求。混合教學是線上網絡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學生、平臺、學習資源四大元素聯動,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使得線上線下教學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巨大優勢[3]。此外,線上網絡教學能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通過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線下課堂教學變得更高效[4]。混合教學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方式,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教學,但在農學專業相關課程中應用較少[5]。
智慧樹是在線教育全球大型的學分課程運營服務平臺,不僅能提供海量高質量線上教學資源,還能提供精準學情分析、針對性評價等服務,是一種公認的新型智慧教學工具[6]。鑒于此,筆者通過智慧樹平臺,將線上課程資源嵌入傳統的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教學實踐中,探討其應用效果,以期為推進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 混合教學模式設計
藥用植物栽培學混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借助智慧樹平臺在線教學資源,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中課堂教學和課后教學反思3個環節進行實施(圖1),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知識吸收率。
2 混合教學模式實施
2.1 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7級和2018級種子科學與工程(藥用植物)專業學生,共63人。2017級學生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2018級學生作為實驗組,采用混合教學。以教學大綱要求為標準,將與課程相關的電子資源作為線上教學內容,并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進行授課。
2.2 教學實施
2.2.1 課前推送預習資料,激發學習興趣 對教師而言:(1)了解學生特點,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2)篩選優質且與課程內容契合度較高的微課、短視頻等教學資源,并將其與教學大綱、課前任務整合為一體,通過智慧樹推送給學生,實現資源共享;(3)結合課前作業完成質量,規劃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知識吸收率;(4)通過課前測試了解學生困惑,為課堂準備有針對性的講解和解答。對學生而言: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時間,自主學習課前內容,完成課前任務;學習過程中可在討論區表達疑問,供師生、生生交流學習。
2.2.2 課中加強教學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對教師而言:首先,公布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總結作業中的重點難點,并進行答疑解惑,營造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其次,復習鞏固上節課的主要內容,開展課堂隨測,掌握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最后,借助智慧樹平臺,在傳統課程教學中適當增加討論、彈幕、提問等環節,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由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培養其批判思維能力。對學生而言:除了按時上課、遵守課堂紀律、積極參加課堂測試及互動討論外,還可在對應的幻燈片或評論區寫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
2.2.3 課后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實踐能力 對教師而言:(1)發布任務。查看學生學習進度,明確學生學習情況,選擇難度適中、題量適宜的測試題,組題形成作業布置給學生;或發布談論話題,讓學生查閱資料,以辯論、報告等形式完成探究任務,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2)分析反饋信息。批閱作業,為下次課程教學作充分準備。(3)因材施教。針對理論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差的學生,通過微信、QQ、郵件等方式進行“一對一”輔導;針對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推送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科技前沿成果,激發其求知欲。(4)教學反思。根據學生對課程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技能。對學生而言:(1)完成課堂作業,查缺補漏,鞏固理論知識,提升科學文化素養。(2)完成互評任務,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3)評價網絡教學資源、線下教學質量,監督教師教學。(4)匯總難點與疑惑,與朋友、老師溝通解惑。(5)參與科研、生產實踐活動,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實現全面發展。
2.3 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末考成績3部分。混合教學為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階段性成果,不僅調整了課程考核指標的比重,而且完善了平時成績的構成,由以往單一的出勤率修改為由課堂考勤、學習進度、課堂表現、隨堂測試、課后作業5部分構成。不同教學模式的各考核指標及權重見表1。
3 混合教學效果
由表2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期末成績顯著提高9.61%,平時成績顯著降低21.78%,而兩者實驗成績和綜合成績無顯著差異。進一步分析發現(圖2),這主要得益于混合教學目標明確、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方法更科學,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并獲得89.29%的認同率。
4 結語
基于智慧樹的藥用植物栽培學混合教學模式能高效利用線上網絡教學資源,發揮線下傳統教學的優勢,體現教師主導地位、學生主體地位,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混合教學并非易事,教師應拓寬知識廣度,在剖析學生特征的基礎上,引入與教學內容高度契合的優質線上資源;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和有效的教學互動環節,確保學生學習更專注高效。此外,本研究發現混合教學在實驗教學中無明顯提升效果,這可能與課程特點有關。因此,混合教學要作為藥用植物栽培學智能教學方式仍需進行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衛東,張子龍,魏勝利,等.高等中醫藥院校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教學體會[J].中醫教育,2020,39(1):68-70.
[2]斯金平,朱玉球,劉京晶,等.《藥用植物栽培學》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3):402-404.
[3]王晨曦.“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6(44):68-69.
[4]張力元,張智兵,鄭啟瑋,等.疫情“大考”下高等中醫院校在線教學的實踐探索[J].湖北中醫雜志,2020,42(9):51-54.
[5]梁林梅,夏穎越.美國高校在線教育:現狀、阻礙、動因與啟示——基于斯隆聯盟十二年調查報告的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6,22(1):27-36.
[6]李艷,馮林,張崴.高校MOOC學習行為分析——以智慧樹平臺《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42):190-191.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