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力·亞森 魯新新 蔣青松
摘 要:農業資源高效管理是實現我國農業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一項必要措施。提高各級農業科研機構的信息化水平及農業資源利用和管理效率,將有利于促進我國現代化農業管理體系的建設。該文概述了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類型及國內外的研究進展,并針對我國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我國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完善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資源;資源高效利用;管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 F303.4;TP3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24-0137-02
目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新農村的發展新階段,農業信息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1]。隨著我國農業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如何提高農業資源管理效率受到各級農業管理部門的極大重視[2]。農業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同樣的資源投入獲得更高的產品輸出是我國各農業管理部門資源高效利用工作的核心目標之一。
當前我國各級農業單位的農業資源管理工作還處于傳統的管理決策階段,未能對農業資源進行有效的科學管理,更不能保證農業資源數據管理有效性及高效利用模式的普遍實施。當前一些地區仍然存在農業資源管理主要依靠人工勞作、信息管理技術落后、管理效率不高等問題。因此,結合農業資源管理發展的新特點和新需求,將資源管理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構建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勢在必行[3]。建立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能為我國各級農業管理部門、科研人員對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及資源優化配置進行合理決策提供服務,同時提高農業資源管理效率,從整體上促進農業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1 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的概念
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是指同樣生產條件下利用更少的資源投入獲取同樣的農業產出。基本要求是資源投入少、產出多、經濟效益高;減少資源退化,可持續利用有限資源;不污染環境,保持高質量的農業生產環境。農業信息資源決定了農業資源管理是否高效。掌握了農業資源信息及資源類型,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農業資源,使農業資源發揮更好的效益。
2 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概述
2.1 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 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ARMIS)是指收集和加工農業資源管理過程中的有關信息,為資源信息管理和決策過程提供幫助的管理信息系統,可根據管理的項目而建立,在數據支持下進行與農業資源相關的數據處理、資源信息服務和輔助決策管理。ARMIS是農業信息化重要部分之一,實現了對農業資源信息形象直觀的展示和管理,有效促進了我國農業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農業資源有效管理和決策效率。
2.2 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特點 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特點是指一個由人和計算機組成的,進行農業資源數據的收集、傳遞、存儲、加工、維護和使用的一體化系統,在數據庫的支持下可以進行農業資源管理事務處理、輔助管理決策。ARMIS的功能必須覆蓋系統責任和問題域,包括農業資源數據的采集、存儲、維護和輸出等功能,以及實現管理信息系統面向特定領域的業務規則,由此產生的業務處理功能是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核心功能。
2.3 典型農業管理信息系統
2.3.1 土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土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LRMIS)是以土地資源和土地資產管理為工作對象的管理信息系統,為各級農業機構土地資源管理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整合空間數據庫管理,以耕地分布、建筑用地分布和其他種類土地分布等信息的管理、地籍信息管理、圖文傳遞電子化等功能為主的、業務辦理規范化等核心的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LRMS減少了國土管理部門和農業有關部門的工作量,提高了辦公效率。
2.3.2 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WRMIS)是在整理分析現有資料的基礎上,以實現水資源的有效管理為核心功能,圍繞區域水資源規劃、運行監測、生產控制、安全監控、財務監管、統計報表、水量水質計算、污染物的監測與控制、水環境評價等功能,為水資源的有效管理、合理配置等決策提供技術支持的MIS。
2.3.3 作物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作物生產管理信息系統(CPMIS)是對作物自身的生長信息、環境信息(溫度、濕度、光照等)、作物的選擇、種植地的準備、肥料和農藥的施用等多方信息進行集中式統一管理的系統。CPMIS包括數據采集和數據管理兩大部分。灌溉、施肥、農藥、光照等能夠提高作物產量的相關數據是作物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管理對象之一[4]。
2.4 國內外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現狀
2.4.1 國外 國外關于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至90年代已相當成熟。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提高了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5]。農業管理信息系統(ARMIS)最早應用于棉花種植管理上,是由美國農業管理部門開發出的棉花生產管理信息系統。作為棉花生產管理的決策工具,20世紀80年代該系統被應用于美國6個州的1254hm2棉田,獲得純利360美元/hm2[6]。1985年美國農業生產中由計算機管理農業資源的比重已達到8%,各州大型農場基本均已實現信息化管理。農業管理信息系統在農業中的應用,為美國農業資源管理、農業生產管理、各級農業機構和研究人員帶來了高效率,促進了農業資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實現了農業管理的科學化。
一些發達國家還將農業管理信息系統運用于土地資源、肥料資源、水資源、農機資源、品種資源、作物生產管理等領域。丹麥、瑞典等國家糧食組織建立的北歐作物基因庫,就是利用計算機信息管理來進一步促進作物遺傳資源管理的現代化和有效化。另外,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各級農業科研部門已研發出農業資源數據庫的管理與咨詢服務系統。
2.4.2 國內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邁出了農業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第一步。1990年我國農業部門開發出了花生生產管理模擬系統,該系統主要結合播種期、施肥量、土壤密度、澆水期、種植密度、化學調控等花生生產環節,提供花生高產優質栽培的優化方案[7]。1998年之后,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為GIS技術奠定了基礎,我國各地相繼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例如,1998年北京市農田管理系統投入實際應用,該系統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高科技融為一體,擁有分析和處理大量地理數據的能力。
我國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由3種類型組成:一是以生產單位提供業務處理為主的事務處理型的管理信息系統;二是以信息資源管理為主的管理信息系統;三是以管理輔助決策為主的管理信息系統,目前該類型的系統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決策支持系統。我國很多管理信息系統都是這3種類型系統的融合集成。我國農業管理信息系統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林業資源管理、畜牧管理、水產品管理及其他涉農領域,顯著提高了各領域的管理效率。有些農業管理系統既可用于管理決策,也可用于生產決策,還可作為科研和開發的基礎。
3 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在農業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促進了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的發展,使得計算機技術與農業生產結合更加緊密,構成了農業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發展的新特征,對于農業領域具有重大意義。今后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方向將以3個領域為主:一是系統架構將向B/S結構為主的方向發展;二是系統功能將向決策支持化方向發展;三是開發方法以面向對象模型法為主的方向發展。
4 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是大而片面地追求不切實際的期望。很多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片面追求系統的大而全,在系統項目開發時沒有全面考慮必要的數據支持,最后開發出來的系統只是一個內容不太全面的框架,實際功能無用武之地。二是重硬件輕軟件、重開發輕維護、重結果輕過程。硬件設備的先進性是信息系統開發的重要條件之一,不重視系統開發的重要性將會導致先進設備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缺乏開發團隊、開發人員水平不高、開發文檔和時間安排不規范等不利因素對后期的系統測試、維護和升級形成了障礙。
5 我國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對策
5.1 加強農業信息技術培訓 加強農業信息化高級人才培養,對各地農業部門加強農業信息技術相關培訓,培訓內容以計算機MIS開發、農業生產管理、農業信息化等為主,普及農業信息技術相關知識,使更多的農業從業人員能夠掌握農業信息技術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方法。
5.2 加快硬件設備升級,開展農業信息化服務 加快農業信息化基礎硬件設備的升級,開展農業信息化服務;加強以農業資源為主的數據庫建設,為農業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發展奠定基礎。
5.3 完善農業信息標準建設 各級農業部門應組織農業和信息化領域專家,制定農業信息化標準。為避免系統重復開發,必要時加強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參考文獻
[1]齊永奇,王全平.農業資源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3):349-351.
[2]孫香花.涪陵農業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重慶:重慶大學,2008.
[3]Cheng Pingruan,Shi Mingdai,Cheng Shenruan.Studyon Agri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 Huairou District[J].Scientif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2,2(2).
[4]董占山.作物生產系統及其管理系統[J].生態農業研究,1998(1):3-5.
[5]陳振英.縣級基本農田管理信息系統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4.
[6]梅方權.當代農業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與中國的對策[J].計算機與農業:綜合版,2003(1):4-7.
[7]劉忠.中國農業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問題、趨勢與對策[J].農業工程學報,2005(S1):201-206.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