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網絡交易 ?監管有效性
大數據時代網絡交易是指網絡商家關聯人與客戶進行的資源或義務轉移行為,雙方之間可以相互影響甚至相互控制,因此對網絡交易的有效監管非常重要。對上市企業網絡交易的有效監管可以保證證券市場的公平公正性,有效降低網絡交易的風險。
(一)確保信息的公平性
現實生活中,存在交易一方為了達成某種利益,通過雙方之間的非真實性交易達到粉飾財務狀況的目的,因此在會計報表中必須披露雙方交易的情況,但是在實際中不可能將企業中發生的所有網絡交易信息都完整披露出來。因此,監管部門加大了對網絡交易的監管力度,要求在發生網絡交易之時,根據金額,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和披露義務,充分披露網絡交易的交易方、交易標的、定價政策等內容,以保證信息披露的公開公正,從監管角度,防范違規網絡交易行為。
(二)促進網絡交易順利進行
網絡交易監管其作用是明顯的,它可以有效保證網絡交易的順利進行,減少網絡違規事件的發生,以及減少違規交易,保證網絡交易的安全性,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實現網絡交易監管的安全、有效。
(三)優化資源配置
網絡交易有利于金融資源配置,克服了信息分散和信息搜索不全的問題,減少了投資者的信息搜尋成本,公司也可以減少信息公開成本,使投資者風險降低,通過相關部門對網絡交易信息披露的監管,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優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
(一)披露信息供應不足,時效性低
網絡交易信息內容會對投資者了解判斷網絡交易的公正性造成重大影響,現有的網絡交易信息披露一般只有雙方關系性質、網絡交易類型等,對其它公司經營影響要素,存在披露不清晰、不及時、不完整的現象,使得投資者缺乏投資決策的依據,通過現有信息了解信息的真實情況非常困難,提高了投資者的經營風險。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規范保障
對于大數據時代網絡交易的規范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制,目前針對網絡交易和網絡交易監管的專門立法太少,除少部分專門立法外,主要為針對證券市場和證監會、證交所的行政法規,部分法條缺乏相關的落實執行措施,主要為原則性法條,處理方式和責任規定不明確,加之部分網絡交易本身存在問題,對相關監管缺乏保障,對大數據時代網絡交易的監管造成了影響。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證券中介機構的監管不足,中介機構機制不健全,即使在知道網絡交易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也很難加以規制和處罰。
(一)完善網絡交易監管相關立法
規范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現有的網絡交易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修正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好將網絡交易法規量化標準并制定實施細則,規定必須詳細解釋與雙方交易的定價和市場定價差異,而不是簡單地披露定價依據,適度放寬網絡交易的定義,解決現行的法律不規范的問題,在條件成熟時可以制定相關的網絡交易信息披露條例,對于利用網絡交易損害網絡商家和股東利益的行為,在進行處理時往往會造成條件上的困難,增加網絡交易信息實體與程序的銜接可以增強可操作性,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
(二)加強對信息披露的日常監管
增加信息披露內容,規定網絡商家財務報告全文不僅要包括相關重大網絡交易公告以及相關的法律文件、資產評估報告,還要披露財務預測信息,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會更加傾向于真實的預測信息。創新監管方式,建立科學完善的網絡監控平臺,可以有效遏制違法行為,建立網絡監控辦公室,加強對網絡商家的監測,掌握媒體動態,對于虛假信息進行及時處理。就目前網絡實際情況來看,網絡信息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問題體現在日常管理中,以及信息虛假,信息披露不及時等,這些問題的發生都是由于在網絡交易過程中人員的不專業引起的,因此,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的日常管理與監督。
對大數據時代網絡交易的有效監管是保證網絡交易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手段。在網絡交易中,由于法律不健全、缺乏操作性等原因,網絡交易的風險較高,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落實執行策略,擴大證券市場相關機構的權力,多方聯手,規范網絡交易行為,降低網絡交易風險。
參考文獻
[1]雨山用互聯網思維創新網絡交易監管模式[J].上海房地20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