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蘭
關鍵詞:醫院 ?內控控制 ?經驗做法 ?成效
隨著醫藥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化,公立醫院經濟運行的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內部控制作為現代醫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單位建立完善的自我約束機制、防范和控制重大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醫院內部控制是醫院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三個手段對經濟活動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醫院經濟活動合法、合規、合理,保證醫院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保證醫院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范舞弊,提高服務效率和效果。本文就現階段醫院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淺談一些建議。
(一)內控組織機構的作用有待提升
醫院雖然設立了內控組織機構,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內控組織機構的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如對內部控制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重要風險以及內控建設中遇到的困難沒有及時進行分析并解決,對潛在的風險沒有預警機制,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風險分析與風險應對的能力亟待提升。
(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夠完善、流程不夠規范嚴謹
醫院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和工作流程,但對職責劃分不清晰、獎懲標準不明確,出現問題大家互相推諉,影響了執行的效果。部分涉及多個部門業務的制度,草擬部門在發文之前并未征求其他部門的意見,造成制度的科學性、嚴謹性不足,影響制度的執行力。
(三)內部控制監督不到位
醫院雖成立專門的內控機構或人員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但缺乏整體風險防范意識。各部門都是各自為戰,不是集體作戰,對制度中規定的標準性和覆蓋的全面性認識不夠,責任意識不強,內部控制出現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和糾正,導致內控制度落實不到位,執行不力,影響了醫院的健康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內部控制工作實踐,醫院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內部控制工作:
(1)梳理完善經濟業務流程及制度。內控組織機構通過對醫院單位層面、業務層面的現狀進行梳理,針對薄弱環節,醫院各部門修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已初步完善預算管理、收支業務管理、政府采購業務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科研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等的相關管理制度及流程,加大了執行力度,進一步健全了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規辦事的工作機制,規范了醫院內部管理,對各項業務活動的風險進行了防范和管控。
(2)調整和明確職能分工。明確各項經濟業務的歸口管理部門,對部門間和部門內職責分工不合理之處進行調整。將合同管理歸口院長辦公室;收入、支出、資產、預決算管理歸口計劃財務處;采購管理歸口招標管理辦公室;工程項目管理歸口基建處;科研項目管理歸口科技處;信息化管理歸口信息中心,通過流程再造,形成制衡,完善了內部控制制度。
(3)強化審計監督,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提高內控制度執行力。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內部控制的檢查和再控制,應對醫院各部門的管理和運行情況進行審計,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整改意見并督促整改落實。真正做到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邊提高,使醫院各部門管理更加規范合理,真正體現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
(一)單位領導重視和推動是實施內控工作的關鍵
內控建設涉及到醫院的各個層級、各項工作、各相關人員,但關鍵是醫院領導,特別是“一把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系統管理工程,并不是由一個部門就能夠完善和處理的工作,需要醫院內部各有關部門加強溝通、相互協調,形成聯動機制,不斷加強內控環境建設。
(二)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強化內部控制意識
內部控制環境反映了組織內部人員特別是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態度,是內部控制實施的重要基礎。醫院根據《內部規范》的要求,制定了符合醫院經濟運行的一系列制度,明確了不同的管理職責和議事規則。醫院多次開展啟動會及相關培訓,形成全員參與的內部控制機制,增強職工的內控意識,確保內部控制有效實施。
(三)整改內控缺陷,降低管理風險
針對醫院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招標采購、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資產管理、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進行了全面整改。
1、預算管理方面
通過預算方面的整改,進一步明確了預算編制原則,規范了預算調整條件及程序,加強了預算管理監督及考核,基本形成了預算編制有目標、執行有監控、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管理機制。
2、收支業務管理方面
通過對收支業務的整改,醫院進一步規范了財務管理,如清理往來賬,收回欠款,調整賬務,銷戶清理等對各項支出的審批、審核、支付、核算等方面嚴格控制,進一步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
3、招標采購管理方面
通過招投標采購方面的整改,醫院加強了采購業務預算與計劃管理,對采購業務活動實施歸口管理,修訂采購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國家及醫院規定的采購程序。
4、成本管理方面
積極開展成本調研,對全院醫療科室進行摸底,了解科室人員、床位、設備、房屋占用情況,為準確開展全成本核算奠定良好基礎。
5、合同管理方面
通過合同方面的整改,醫院規范了合同的簽訂與審批,明確了合同基本要素,防范法律風險。同時加大合同的執行及監督力度,確保醫院各項業務能夠嚴格執行合同約定,減少合同糾紛,維護雙方權益。
6、資產管理方面
對全院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對資產實行歸口及分類管理,明確相關部門及崗位職責,規范了資產盤點、驗收、報廢、入賬等程序。為確保卡片和實物錄入信息完整、準確,便于盤點,將部分信息系統調整為無形資產。
7、基建管理方面
在基本建設管理方面,以建立健全制度為抓手,修訂相關制度,對醫院新建、擴建及其配套項目,以及各類房屋、道路、設施、景觀的修繕改造,基建工程(包括房屋裝飾、設備安裝、管線敷設、信息工程等)、拆除工程等項目的管理,均作出了具體規定,并進一步完善了工程審批程序和權限,力求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保障和維護醫院的合法權益。
8、信息管理方面
通過搭建信息系統集成平臺、服務總線平臺,按照統一標準將目前已建成的各個系統接入平臺,同時規范后期信息系統上線標準,從而全面實現數據共享、信息同步。
(四)信息化是實施內控工作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術是內控建設的主要手段之一。利用信息技術把“制衡性”和“流程性”固化在經濟活動的議事、決策、簽批、執行各環節中,結合 OA 信息平臺,建立信息傳遞機制,實現內部控制的程序化和常態化,不斷提升內控的執行力。
(1)通過內部控制評價,及時發現缺陷,各部門積極配合及時進行整改,大大降低了醫院的運行風險,提高了內部管理的效率與效果。
(2)通過在全院范圍內開展內部控制專題培訓,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已深入人心,各部門能積極配合,主動與專家進行溝通,針對發現的缺陷與風險進一步完善部門的管理制度。
(3)通過內部控制,從收入、支出、成本、預算、固定資產、藥品及庫存物資等全方位對工作流程進行控制,使各種流程和控制環節更加科學合理,進一步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與財務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醫院規范運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醫院防范風險、預防腐敗的重要舉措。醫院內部審計是醫院內部的一個監督機構,通過檢查和審計醫院每個部門,對各部門比較薄弱的地方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整改措施。同時,醫院要按照財政部印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及《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持續改進和建立健全醫院的內控制度,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內部控制制度也應不斷修訂,推動內部控制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促進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齊新紅.淺析公立醫院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
[2]劉蘭英.醫院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
[3]于永芝.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時代金融.
[4]徐元元.對醫院內部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