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貝
鋼琴音樂作為西方文化已經傳入中國近百年,在我國逐漸得到發展和豐富,且同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民族音樂風格形成了融合發展,并成為傳播我國文化的一種載體和方式。《鋼琴音樂文化的流變與發展》一書為周勇所著(2018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該書深入探討了鋼琴作為樂器的發展歷史,以及其演奏技法流變、學派分類等內容,也詳細介紹了其在我國的發展及演進。全書對鋼琴音樂文化的發展及流變進行了全面把握,詳細論證了在不同時期鋼琴音樂文化的中西內涵和特色,為鋼琴理論學習及教學提供了較為詳實的鋼琴理論知識。
一、多元媒介時代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特征
跨越性較大。正如該書所言,鋼琴文化源自西方文化,在其傳入中國的近百年間得到了極大發展,同我國傳統文化進行了融合,且發展逐漸成熟,并在融合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我國的鋼琴文化。隨著數字技術的全面發展及應用,傳播媒介更加多元而豐富,這給鋼琴文化的傳播及交流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其傳播方式的差異也造成傳播效果的不同。現代信息傳播的過程也是傳播中國鋼琴文化的過程,并在傳播過程中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了傳播的跨越性。在借鑒各個國家精華的過程中將其同本民族的鋼琴文化相結合,而后傳給世界各國,從而實現中國鋼琴文化的現代化傳播。
親和力增強。在大眾傳播中,鋼琴文化的現代化傳播強化了其同受眾間的親和性,使鋼琴文化的學習更加容易,途徑更加豐富,且能夠結合受眾的學習需求及興趣特征、文化消費習慣等來傳播鋼琴文化,鋼琴藝術得到一定程度的濃縮,并在商品間進行傳遞,逐漸增強了其與受眾間的親和性,從而使鋼琴文化的全面發展及形成成為傳播中國鋼琴文化的重點,更加凸顯出鋼琴文化傳播的民族性特征。
受眾廣泛。該書指出,鋼琴文化由傳入到發展和形成均受到了空間及時間的限制,其傳播過程及方式都較為單一,而接觸鋼琴文化又對學習興趣有一定的要求。鋼琴的早期接觸中存在自主性特征,且逐漸打破了受眾的層次局限。然而,隨著網絡技術及傳播媒介的發展,鋼琴文化交流及傳播逐漸受到重視,且打破了傳統的傳播局限,使鋼琴文化的傳播渠道更加豐富多元。在鋼琴音樂傳播過程中,鋼琴文化同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相融合得到了全面發展,形成了中國鋼琴文化,并推動了其現代化的傳播。
可見,在傳播鋼琴音樂文化的過程中,不但存在極大跨越性,且受眾群體也更加廣泛,使傳播的親和性得到加強,鋼琴音樂文化傳播能夠較好地結合受眾的興趣特點進行傳播,從而推動我國系統而全面地傳播鋼琴音樂文化,并推動中國鋼琴音樂文化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鋼琴音樂文化傳播受傳播媒介的影響
傳播鋼琴音樂文化同樣離不開多元化的傳播媒介,而不同的傳播媒介傳播效果也不同。正如該書所說,早期的鋼琴音樂文化傳播渠道主要是利用口語、教會、劇場等渠道進行傳播,其傳播受到傳播空間及時間的限制。但在自媒體時代,新媒體為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帶來了較為豐富的傳播途徑,也帶來了不同層面的作用及影響。
報紙雜志。報紙雜志是現代傳播渠道之一,對鋼琴音樂文化在我國的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周勇在該書中認為,鋼琴音樂文化能夠傳入中國并在中國獲得發展,多是早期一些思想先進的學者在借鑒西方文化思想的同時引入我國的,其對西方鋼琴音樂文化了解、學習后開始傳授給國人,并逐漸體現出鋼琴音樂文化專業化的特性。但是,這種傳播受到空間及時間的限制,傳播范圍也較小,不利于鋼琴音樂文化的發展及傳播。隨著我國報紙雜志的發展,人們能夠借助報紙雜志了解和學習鋼琴音樂文化知識,與此同時,鋼琴音樂文化的交流意識也更加凸顯和強烈,在一定時期內,報紙雜志已經成為傳授鋼琴音樂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之一。
電視、廣播及音像類媒介。隨著電視、廣播及音像類媒介的發展,鋼琴音樂藝術傳播媒介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能夠從聽覺和視覺上進行傳播,依靠音樂會、劇場等直接傳播鋼琴音樂文化,使鋼琴音樂文化的美得到了直接展現。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范圍,但仍然存在時間限制。受眾接觸鋼琴音樂文化仍限定在特定的地點及時間,且在舉辦音樂會的過程中也需要極大的物力及人力支持。但電視及廣播等傳播媒介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傳播局面,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地收聽或收看鋼琴音樂演奏,進而打破了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空間限制,也更好地展現了鋼琴音樂文化的魅力。
新媒體傳播媒介。自媒體發展為知識文化傳播提供了更為豐富和多元的傳播方式,在傳播鋼琴音樂文化過程中,也應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傳播。同時,還應注重全面改革鋼琴教育,有意識地傳播鋼琴音樂文化知識,并將其作為特定內容進行學習,注重學習效果。當然,接受鋼琴音樂文化知識教育的對象也應從自身實際知識掌握情況來擴大其傳播范圍。在我國鋼琴音樂文化發展及傳播的早期,主要是通過語言交際流動性來實施傳播,長期以文本形式及口頭傳授的方式進行傳播,這種傳播方式體現了鋼琴音樂知識的教學。
然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多樣性、立體化的特征更加凸顯,尤其是網絡遠程教學的發展,使教育者間的交流更加便捷,依據各種不同特征來全面傳授鋼琴音樂文化知識,從而實現了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系統性及全面性。
三、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策略
鋼琴音樂文化傳播受其傳播媒介的影響較大,也可以說,良好的傳播媒介直接決定著其傳播效果。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也為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元的傳播渠道,使其傳播效果明顯提高。從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長遠來看,必須強化鋼琴音樂文化的宣傳,構建相應的傳播及宣傳平臺。同時,強化基層推廣及傳播,通過圖片、視頻拍攝及新聞報道、短視頻、抖音等新媒體進行廣泛傳播。當然,也應強化鋼琴音樂文化傳播平臺機制建設,充分拓展及挖掘鋼琴音樂文化的精髓及內容,同市場需求相結合制定宣傳策略,強化同主流媒體間的合作,利用鋼琴音樂文化宣傳公眾平臺、公眾號、微博和網站間的合作以及民間傳播力量,展開多元化的傳播。
同時,還應注重體驗式傳播,對其傳播渠道進行創新,積極探索傳播創意,依據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平臺,對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內容進行細分,以更好地彰顯鋼琴音樂文化的特色,開展專題性報道,以激發鋼琴音樂愛好者的興趣。當前,網絡傳播音樂的平臺主要有搜狗音樂、百度MP3、九天音樂、巨鯨音樂網及一聽音樂等搜索網站或在線收聽網站,此外還有中國音樂學、清風音樂及古曲網等專業論壇,這些傳播平臺有娛樂型也有專業型。該書認為,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及壯大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技術來豐富和拓展其傳播渠道。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同樣可以充分利用上述網站及傳播平臺進行傳播,并與其展開合作,利用App、官網、移動終端等平臺推廣鋼琴音樂文化的專題性內容,向受眾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欣賞渠道,使喜愛鋼琴音樂的受眾能夠利用微信、微博、易信等平臺進行欣賞和轉發分享。
隨著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的快速增長,移動手機的傳播價值不容忽視。人們可以利用手機微信、微博及QQ等平臺及時了解和關注鋼琴音樂及文化的動態,下載鋼琴音樂及其相關知識,或訂購相關的音樂會門票等。同時,手機音樂播放也是在線宣傳推廣和銷售鋼琴音樂的重要渠道。2018年我國網上銷售的音樂產品、數字音樂曲目及服務定制等銷售額達數百億元人民幣,音樂服務定制及下載的增長率超過90%。可見提供在線音樂服務具有極大的潛力,向用戶提供特色音樂或在線音樂服務能夠整體提高在線音樂的銷售量。目前新媒體數字音樂服務定制及下載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硬質媒介。應充分挖掘和利用移動網絡終端技術,利用好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依靠粉絲的力量來實現廣泛的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與分享。
同傳統媒體相比,利用新媒體傳播鋼琴音樂文化能夠打破傳統傳播中的時空限制,使其能夠進行快速傳播。制作新媒體信息也較為簡單,無須經過繁雜的剪輯及排版,加上我國網絡技術的提升,受眾利用網絡下載和轉發分享只需幾秒鐘的時間就可完成。此外,利用新媒體作為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也能夠推動鋼琴音樂文化發生變革,能夠增加鋼琴音樂的時代感,并使鋼琴音樂的感性需求得以實現,鋼琴音樂文化也更加能夠被廣泛接受和傳播,且使其擺脫了地域及時間的束縛。
總之,該書為鋼琴音樂發展及傳播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使讀者認識到鋼琴音樂文化作為極富特色的文化形式,其在漫長的形成及發展中,同我國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色的鋼琴音樂文化風格,傳播渠道及范圍逐漸豐富和廣泛,尤其是新媒體媒介技術及傳播渠道的利用,使鋼琴音樂文化傳播的范圍更加廣泛,并打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從而有效地推動了鋼琴音樂文化的傳播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