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陽 李淑飛 沈陽大學體育學院
啦啦操發展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歷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隨著啦啦操運動的發展,這項突出積極進取及團隊合作的新興體育項目,受到了廣泛歡迎。全國各大高校以及中小學都引進了啦啦操課程。啦啦操是一項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結合,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身體發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身體姿態。啦啦操還是一項群體性體育項目,它能夠有助于培養參與者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參與者的社會交往能力。
據最新資料統計說明,我國聽力語言殘疾居視力殘疾、肢殘、智殘等五大殘疾之首。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體育運動受到政府的重視并全面開展起來。殘疾人體育是組成我國群眾體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整體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余年來,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下,經過廣大殘疾人、殘疾人工作者、體育工作者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我國的殘疾人體育工作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我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綱要》等明確要求廣泛開展殘疾人體育運動,豐富其健身理論及方法,提高殘疾人體質心理素質的健康水平[2]。多數研究表明啦啦操是一個很好的運動健身項目,體育運動對殘疾人的康復起著積極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殘疾人身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提高機體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補償殘疾帶給他們的不便,使他們融入社會,增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逐步走上身心健康發展的道路。因此本研究以聾啞青少年為被試,旨在從實證角度探討啦啦操運動對改善聾啞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
研究對象為某特殊教育機構的聾啞青少年。
1.對比實驗法
在培訓機構中隨機抽取20名學生然后進行分組,10人為對照組,按照正常的體育課程上課。10人為實驗組,進行啦啦操授課。正在實驗前測試了20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是每周兩節課,每節課時常60分鐘。由固定老師授課。
2.測試指標
在實驗前后利用體成分儀分別測量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高、體重、腰圍、皮褶厚度,并作好記錄。計算一分鐘內完成俯臥撐的次數來測量上肢肌肉耐力,完成數量越多動作越標準肌肉耐力越好。用一分鐘內完成深蹲的次數來測試下肢肌肉耐力。完成數量越多越標準肌肉耐力越好。將兩次的測試數據輸入計算機,進行對比分析。
3.數理統計法
對實驗中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采用 SPSS11.0 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實驗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顯著性差異采用one-wayANOVA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0.05,極顯著性水平為P<0.01。

表1 啦啦操課程對聾啞青少年身體形態變化的影響
由表1可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身高、體重、皮褶厚度和腰圍沒有顯著性差異;實驗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體重和皮褶厚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腰圍非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本實驗結果表明:(1)經過10周的實驗,實驗組的聾啞青少年身高增長差異顯著,可能是由于聾啞青少年處于青春期,個體的生長發育有早晚快慢之分身體發育具有個體差異性,而且個體之間的生長發育高峰期具有差異性,身高發育不穩定,變化明顯。(2)對照組和實驗組體重和皮褶厚度差異顯著,這表明參加啦啦操課程能有促進脂肪燃燒,塑造更好地體型。(3)實驗組腰圍發生了顯著性變化,說明啦啦操課程能有效降低聾啞青少年的腰圍。
由表2可知,對照組和實驗組在進行實驗之前上肢肌肉耐力和下肢肌肉耐力無明顯差距。上肢肌肉耐力都在32左右,下肢肌肉耐力在53左右。實驗后測試結果顯示實驗組上下肢肌肉耐力都有顯著提升,上肢肌肉耐力由32到35,下肢肌肉耐力由53到59(P<0.05)。實驗組的上下肢肌肉耐力無明顯變化(P<0.01)。
由表2的統計結果顯示,在歷經10周的啦啦操課程之后,實驗組的上肢肌肉耐力和下肢肌肉耐力有了明顯變化。通過啦啦操課程的練習,實驗組的聾啞青少年的肌肉耐力得到了增強。由此可得出結論,啦啦操課程對促進聾啞青少年的肌肉耐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由表3可知實驗組的聾啞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方面都有著改善(P<0.05)。幸福感指數沒有較大變化(P<0.01)。
由表3的實驗數據表明啦啦操課程對聾啞青少年的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幸福感指數、人際關系、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說明通過學習啦啦操課程能有效調節人的情緒、緩解人際關系,消除焦慮情緒,增強環境適應能力,對促進心健康有良好的作用。能夠幫助聾啞青少年培養自信積極的個性品質,形成積極的個性特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青少年時期正處在身心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身體形態可塑性較大。啦啦操屬于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長,能夠增強訓練者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呼吸系統功能,促使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皮質的興奮增強一直加強,從而改善神經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提高大腦的分析綜合能力,使機體水平得到提高,進而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同時有氧運動能夠消耗大量的脂肪。在啦啦操課程中除了包含著身體協調性練習,同時還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練習,能夠起到塑形的作用。通過啦啦操課程的學習,能夠提升聾啞青少年的靈敏性,平衡性,協調性,爆發力產生的能力和反應時間的速度。啦啦操的韻律強,聾啞人也能夠掌握節奏感。從而產生運動興趣,促進運動參與。聾啞人是一個特殊群體,因為身體的缺陷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像正常青少年一樣進行身體鍛煉,身體機能低下。因此,聾啞青少年更適合參加啦啦操課程,啦啦操課程的運動強度以及一套完整的啦啦操成套的運動強度都屬于中等強度,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助于加強機體系統的動態平衡進程,促進新陳代謝。10周啦啦操課程鍛煉使青少年身體形態(身高、皮褶厚度、腰圍、體重)和身體素質改善顯著。

表2 啦啦操課程對聾啞青少年肌肉耐力的影響

表3 啦啦操對聾啞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比較
20名聾啞青少年進行為期10周的啦啦操教學實踐,俯臥撐,深蹲在規定時間內的數量和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參加啦啦操課程訓練,能夠促進骨組織的血液循環,使骨密質增厚,使骨骼更加結實粗壯,抗折性提高,肌肉收縮更加有力強健,肌肉更加靈活牢固。規律的啦啦操練習除了能夠讓聾啞青少年掌握啦啦操課程的運動技術以外還能夠有效增強身體機能。經過長期系統的啦啦操練習,神經調控能力增強,肌肉的橫截面積增大,肌肉爆發力和耐力加強。啦啦操能夠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機能。
在個體的心理發展過程中,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由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中學生的情緒情感豐富熱烈,容易沖動。但是聾啞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生理和心理上有獨特的特點,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自我封閉感強、人際關系敏感、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由于生理的缺陷,體驗感受到的生活困難、壓力大,導致適應社會的能力變差。尤其在青少年時期,心理發展處在關鍵時期,因此啦啦操課程練習對于聾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在馬斯洛的需次理論中,社會交往的需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層次 參與社會活動少,其適應社會的能力就弱。啦啦操練習需要運用全身肌肉,體育鍛煉使全身肌肉活動向大腦傳遞的興奮增多,形成大腦皮層興奮灶,給人帶來愉悅感,在體育心理學上稱為“運動愉快感”,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本實驗表明,實驗組聾啞青少年適應社會得分值比對照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說明啦啦操課程練習能提升聾啞青少年的社會適應能力。啦啦操課程屬于集體性活動,需要參與者互相配合,因此能夠促進青少年之間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帶來歸屬感和安全感。也能夠培養聾啞青少年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在練習過程中掌握某個難度動作或者是操化動作,能夠給人帶來自尊,自信心和成就感,自我實現感。從而提升個人主觀幸福感。啦啦操運動本身蘊含著各種豐富的刺激,能相應的引起各種各樣強烈而深刻的情緒情感,有助于保持積極的情緒情感狀態,可以宣泄中和抵消和轉移消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適度的體育活動能夠促使人體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啡肽,使人直接感受到愉悅的情緒。在啦啦操課程中,根據啦啦操課程的特點同時也能夠培養聾啞青少年的堅韌不拔的性格品質,增強進取心。同時在啦啦操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學會配合、理解與包容,緩解壓力、消除急躁抑郁情緒等,達到適應社會的良好能力。通過實驗得知啦啦操課程能夠有效的促進了聾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讓聾啞青少年在啦啦操學習與運動中健康成長。
1.啦啦操課程對聾啞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有明顯的作用,主要體現為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同時啦啦操課程對聾啞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情緒穩定、心態樂觀開朗、人際關系融洽和適應環境能力增強;啦啦操的練習能提升聾啞青少年的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2.首先,啦啦操練習對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其機理要進一步開展研究,特別是青少年的身體形態的發展,使聾啞青少年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殘疾人的身體機能能力,促進健康水平提高。提高身體運動能力,全面發展殘疾人體能。增強人體的適應能力和身體抵抗力。促進情緒情感的健康發展。其次,今后應該廣泛開展啦啦操練習效果對聾啞人的相關研究,更好地提高聾啞殘疾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根據聾啞青少年的具體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健身輔導活動,提高聾啞青少年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