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事業單位來說,金融會計屬于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狀況關系到國家財產的維護以及單位的長遠發展。本文首先從制度風險、核算風險、內部管理風險以及信息安全風險四個方面分析了事業單位金融會計中的風險因素,并提出了強化事業單位金融風險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金融會計,風險因素
金融會計工作的開展關系到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對事業單位各項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要認真分析事業單位金融會計中的風險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為確保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事業單位金融會計中的風險因素
(一)制度風險
在事業單位金融會計工作中,所謂的制度風險就是這項工作受到國家法律制度或者單位準則的影響,又或者是國家的一些經濟政策、國內外的經濟環境、國際會計結算標準、核算標準等因素的影響,當這些方面中的一個或者幾個發生了變化,就可能會對事業單位金融會計工作產生影響。除了這些,我國的金融弄會計在具體的核算標準以及方式上跟國際政策存在不同之處,在處理相關數據方面可能存在風險。
(二)核算風險
核算風險是事業單位金融會計中一個常見的風險因素。打個比方,在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的時候,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查研究,就是執行簡單的計算和匯總,這樣的核算并不能真實的反應出事業單位的實際經濟活動,也不能反應其財務流動以及實際發展需求,導致財務預算的規劃實際不合理,分類項目存在遺漏或者重復現象,并沒有真正的發揮財務編制預算的指導功能。再比如,在進行核算的時候,由于工作人員自身的操作失誤導致數據缺漏,核算的標準運用不科學,加大了財務預算與評估的偏差,都會給事業單位的金融會計帶來風險。像超出五位數的計算的時候,比較常見的就是小數點方面的錯誤,這些都可能會給事業單位帶來很大的損失。
(三)內部管理風險
這個風險因素就是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具體運作的時候存在的風險。比如,領導的重視度不夠,專業設備配備不足,會計人員的配置不合理,相關人員繼續教育不到位,制度建設不完善等。其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水平跟金融會計工作的運轉有直接的關系,如果職業素養不夠,在工作上的自我約束力不夠,沒有嚴格按照制度要求進行財務支出核算與管理,賬簿計算不科學、不規范等,甚至發生以權謀私現象等,這些內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都會給金融會計運作產生不利影響。
(四)信息安全風險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成熟,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信息化建設也被提上日程,通過運用先進的管理制度和方案,結合現代化技術,能夠提升會計管理成效,但是也帶來了比較大的風險。一旦發生信息泄露問題,或者單位的防火墻被攻破、保密軟件被不法分子破解、數據被竊取等,都會給事業單位金融會計帶來很大的風險。
二、強化事業單位金融風險控制的措施
(一)制度風險防范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國家的相關經濟政策也在發生著改變。對于事業單位來說,要能夠高瞻遠矚,走在時代的前列,關注國家發展的最新經濟形勢,能夠結合單位實際來預測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一旦發現變化就要對會計管理策略進行調整,減少不必要的風險損失。在開展國際事務交往的時候,事業單位要能夠結合實際商定具體的核算準則,減少因為國際差異可能帶來的損失。
(二)核算風險防范措施
在事業單位核算管理中,核算編制處在一個核心的位置,管理者必須要把預算編制的時間確定下來,建立完善的即時報送體系,最大程度的發揮核算的功能優勢,切實提升核算在整個金融會計管理中的作用。要在核算編制過程中充分開展調研工作,并強化各個部門科室之間的聯系,加強溝通協調,促進各職工之間的相互理解,這些都能夠為其提供核算材料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當事業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出現核算編制和實際運行存在較大的出入的情況下,要立刻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如果是因為核算編制不合理導致的問題,就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改正,為以后的核算編制提供參考依據。如果是實際工作中有不合理之處,就可以通過分析來提升資源的有效利用率,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并能夠有針對性的調整核算工作,減少金融會計風險。也就是說,在統計預算費用的時候,要能夠結合年度預算成本總額。可以結合實際并征求其他相關科室的意見和建議,在得到領導批準之后方可對核算費用進行相應的調整。
(三)內部管理風險防范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要重視金融會計工作的開展,在強化內部管理風險方面下功夫。要積極完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借鑒優秀單位的財務管理經驗,結合實際與工作環境細化各項制細則,依照監督評價機制對現行財務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以此當作編制新制度的參考信息,提升閉環監管成效。另一方面,健全監督評價制度。事業單位要結合會計核算管理組織架構來完善流程,確定監督小組的職權,依照國家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等來對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此外,要加大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工作。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人員來講,能夠結合新實施的政府財務會計制度中提出的相關要求,確定財務管理的科學合理性。
(四)信息安全風險防范
會計信息安全是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強化財務會計信息安全預防工作,通過在計算機安全系統隔離、防護惡性軟件和病毒,提升網絡運行的安全性。通常來說,可以在財務管理系統中安裝防火墻,防火墻可以有效的阻隔普通的惡性軟件,并把數據信息分為安全信息和不安全信息兩種,只有安全信息才能進入,從而劃分出病毒和不良信息。防火墻系統還可以定期檢測計算機軟件,修復漏洞,阻止病毒入侵。系統修復網絡信息軟件,提升軟件自身的安全穩定性,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確保財務信息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范青.分析我國事業單位金融會計中的風險因素[J].中國經貿,2018(4):35-36.
[2]馬歡.事業單位金融會計中的風險因素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8(3):78-79.
[3]崔洪俊,等.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構建探討[J].財會通訊,2018(31):113-115.
作者簡介:
劉穎(1980-),女,湖北宜昌人,大學,中級職稱,重慶市輔仁中學校,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