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鳳國 呂東偉 盧偉 崔振華
【摘要】民營經濟是活力經濟、希望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現在是中國經濟生產中的主力軍,為全國就業人員提供更廣泛的就業領域、充足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競爭平臺。本文就承德市民營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初步探討,對于目前影響承德市民營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提出優化對策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關鍵詞】承德市,民營經濟,發展,對策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穩定社會就業、推動城鎮化建設、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社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民營企業在加快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諸如實力不強、活力不足、創新能力弱、實體企業舉步為艱等難題。這些難題能否有效解決,決定著經濟社會能否健康發展。作為一項社會的熱點問題,民營經濟發展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又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1 民營經濟概念與作用
民營經濟的涵義十分廣泛,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并且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市場經濟持續飛速發展也使得其涵義越來越豐富,涉獵的內容越來越廣泛。民營經濟不僅包括了個體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公有制中的一些企業以委托承包給私人經營的部分、還包括混合所有制。其實,雖然民營經濟涵蓋了各種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但是實質上各種所有制都可以以民營的方式經營,其中有國有民營、民有民營、共有民營等多種形式,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民營經濟內容十分廣泛,包含了全部私有制經濟以及公有制中的很大一部分,并且十分靈活的將多種經營模式進行成分融合,也極大地豐富了民營經濟的內容。總的來說,民營經濟的概念不是固定的、具體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當中,民營經濟是去除國有國營的各種所有制形式和經營模式的結合。
民營經濟的作用在于:民營經濟現在是中國經濟生產中的主力軍,為全國就業人員提供更廣泛的就業領域、充足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競爭平臺,創造了大部分的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為中國經濟帶來了多元化的發展機遇與充足的人力資源。
近年來,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做實功、謀實效,深耕民營經濟“沃土”,民企遍地開花,民營經濟呈現出“積少成多、由小到大、從弱變強”的蓬勃局面。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承德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承德動能換檔、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作為我市經濟增長和發展方式轉變的生力軍,民營經濟扮演著重要角色、肩負著重大使命。
2 承德市民營經濟發展現狀
根據承德市的綜合數據來看,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81.5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全年實現全部財政收入216.0億元,比上年增長22.0%。
全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971.7億元,比上年增長7.3%,增速比生產總值快0.9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5.6%,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我市經濟總量小,底子薄,基礎差,與發達地區城市相比較,主要就差在民營經濟發展不足、發展滯后上。我市民營經濟數量少、規模小,產業層級低,創新能力弱。民營經濟的發展不足、實力弱小,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全市經濟社會活力不足,成為制約發展的癥結所在。
3 目前影響承德市民營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3.1人才、資金、用地等問題
首先,承德市民營企業,在引進人才方面存在天然的區位劣勢,高端人才會首選一、二線城市的企業,承德市人才競爭不占優勢。
其次,當前銀行信貸政策仍存在企業所有制歧視,出于對自身盈利和風險防控的雙重考量,對民營企業存在所有制歧視和規模歧視,民營企業直接融資占比較小,而商業銀行的信貸僅能滿足小部分民營企業的融資需求,民間融資渠道融資利率高,容易加大民營企業的經營風險,一些創新性金融產品基本沒用到,銀行為了保險起見,對民營企業一般都要求抵押擔保貸款。土地價格上漲、用地手續辦理困難,項目落地受限,用地保障力度仍需加大。
3.2稅費負擔偏重
營改增改革試點推進后,大部分企業都反映稅收負擔減輕了,但是,農產品加工、園林綠化、餐館等與農民、農民工合作緊密的企業卻反映,由于增值稅抵扣規則過于復雜,配套措施不健全,導致它們的負擔不但沒有降低,而是陡然加重。
雖然行政事業型收費基本規范,但是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服務型收費項目仍然存在亂象,特別是環境評估、三方檢測、社會風險評估、貸款評估等中介服務收費,讓企業感覺負擔沉重。
目前,為夯實社會保障政策的兜底功能,政府要求企業必須全員入保。其中,企業和員工個人分別按工資總額的20%、8%繳納養老保險金,雙方都感覺負擔沉重。
3.3相關政策需要完善
很多企業反映與以前相比,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手續辦理方面,某些環節上仍不是很便利。
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市場準入上,仍然存在對民營企業的不平等政策。政府重招商引資,輕扶持本地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原則并未完全落實。很多本地企業反映,它們缺乏公平的競爭機會,特別是招投標市場不規范。政府對不合格的市場主體監管不力,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
4 承德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優化對策
4.1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是企業興旺發達的法寶。承德市很多民營企業基本上停留在“個體制”“家族制”傳統管理階段,要想做強,就需要沖破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內在桎梏,鼓勵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市場準入、信貸支持、上市融資、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促進企業管理強起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方向,是民營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必然選擇。民營企業只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才更有可能形成相互制衡的決策監督機制,實現企業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有效規避企業經營風險,才更有可能將人力資本與貨幣資本有機結合起來,優化用人機制,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中國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成果也表明,逐漸實行產權社會化和經營權職業化的現代企業制度,應是民營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
4.2強化要素保障
(1)加強土地供給。對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生產制造業項目,優先保障用地計劃指標、占補平衡指標,縣(市、區)自身指標保障不足部分,由市級統籌協調解決。
(2)加大信貸支持。在新增公司類貸款中,對民營企業原則上按照大型銀行不低于1/3、中小型銀行不低于2/3的比例安排,通過3年時間,逐步實現銀行業對民營企業貸款占新增公司類貸款比例不低于50%。鼓勵金融機構推出“園區貸”“年審貸”“快速貸”“循環貸”等創新金融產品。
(3)降低融資成本。落實支小再貸款投放、再貼現定向支持、不良貸款核銷和收費減免等政策,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貸款利率原則上執行基準利率,其他金融機構采取可執行的最低貸款利率標準,降低企業貸款籌資成本。
(4)建立常態化銀企對接機制。建立政銀企精準對接會商機制,完善全市重點項目、優勢企業、困難企業貸款需求和金融貨幣信貸政策資源數據庫,市、縣(市、區)政府聚焦企業融資突出問題,不定期組織民營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精準會商對接。
4.3強化財政政策支持
(1)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基金。依托市國投集團所屬的藍天基金、財通基金、財鑫基金,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基金。市級財政部門整合年度預算內產業扶持資金、上級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等,與民營經濟發展基金捆綁使用,通過股權投資、對為民營企業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給予貸款風險補償、對為民營企業提供擔保的擔保機構按約定給予適當保費補貼的方式,對民營企業融資給予支持。
(2)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全面落實國家、省稅收政策,認真貫徹國家、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社保費停征、免征、降低標準等政策,確保國家、省出臺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落實。嚴禁以各種名目變相收費,一經發現,嚴肅追責問責。
4.4優化發展環境
(1)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在市縣(市區)兩級推行民營企業行政審批全程代辦制度,在全市開發區范圍內開展工業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建立“政府定標準、企業作承諾、過程強監管”工作機制,完善“容缺受理+告知承諾”項目審批制,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
(2)支持推廣使用本地產品。修訂完善《承德市本地產品目錄》,定期組織召開政企對接活動,及時發布政府投資項目以及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的項目意向信息。鼓勵項目單位在同等條件下依法依規優先使用《承德市本地產品目錄》產品,禁止項目建設單位和業主單位以總包名義規避本地產品采購。
4.5完善政策落實機制
(1)創新民營經濟發展推進機制。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完善相關優惠政策,強化民營經濟在促進承德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健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各方合力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實。地方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研究出臺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的督導考核,適時開展政策執行效果第三方評估,及時修訂完善。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營造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堅定企業家信心,穩定企業家預期,讓企業家安心干事業、謀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轉型升級是承德市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主要任務,民營企業作為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在產業轉型升級中擔當者重要的角色。承德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通過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減稅降費等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格局。只有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充分推動各項政策落細落小落實,才能增強民營企業發展活力,破解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大困難。
參考文獻:
[1]周躍輝.新時代中國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與出路[J].領導科學論壇,2019(12):25-46.
[2]童有好.營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環境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9(4):52-58.
[3]劉戒驕.增強要素流動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J].經濟縱橫,2019(4):45-51,2.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9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