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倫望
一、藝術品保險的定義和特點
(一)藝術品保險的定義
藝術品保險是以藝術品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保險,在保險標的因火災、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遭受價值降低或損毀滅失時,由保險人承擔經濟賠償責任。保險標的包括投保人所有或代他人保管或其他人共有而由投保人負責保管、展覽、裝卸、運輸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保險的特性
1.風險難以預測
由于藝術品的唯一性,世界上沒有兩件相同的藝術品,即使同類的藝術品也較為稀少,這就對保險依賴的大數定律提出了挑戰,保險人無法預測出風險事故發生的規律性,使風險難以預測,難以根據歷史數據計算保費。
2.專業性
在藝術品保險中,藝術品的鑒定、定價、定損、修復等工作都有很強的專業性,保險人通常需要依賴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同時保險人要提供藝術品保險也要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在定價定損中不能只參考第三方機構的意見。
3.主觀性
藝術品的鑒定、定價、定損等工作都有很強的主觀性,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藝術品內在的、主觀的評價,這樣藝術品是真是假、定價多少、損失多少不同的評估機構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說藝術品保險有較強的主觀性。
二、藝術品保險研究體系建構的建議
首先,構建藝術品保險的研究體系應該從風險入手,分析藝術品從創造到交易、運輸、儲存等各個環節中的不同風險,根據風險的性質進行分類,分析哪些是可保風險,哪些是不可保風險,由可保風險可以進一步研究藝術品保險,由不可保風險可以進一步研究保險合同的免賠額和責任免除等條款。
從風險中發現我們所需要的保險產品之后,就可以將藝術品保險細分為火災保險、運輸保險、責任保險等更加細致的部分,明確每一種保險的保險責任。分類之后可以進一步研究每種風險是否可以集合,從而預測損失和確定費率。
最后,根據對藝術品風險的可保性分析和保險責任分析,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藝術品保險方面的法律基礎,減少實際運行中可能發生的糾紛。
三、我國藝術品保險市場的發展建議
(一)完善藝術品評估與鑒定的國家標準和監管體系
藝術品估價不準、鑒定不準是藝術品風險的主要因素,也是藝術品保險發展滯緩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從國家權威角度,出臺并完善相應的鑒定評估法律、標準。對于藏家或者收藏機構而言也該有相應的自檢體系。現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應采用現代鑒定技術進行鑒定、入庫,增加鑒定、評估準確度。評估估值的基礎是對書畫藝術品核心價值的判定及專業隊伍的發展。保險公司進行藝術品保險業務的基礎就是對藝術品進行估值與鑒定,保險公司既要有相應的專業團隊也要有權威鑒定、評估機構的協助。
(二)構建多層次的藝術品保險和風險管理體系
1.私人保險:私人保險是體系建設中的基礎層面,但是卻是很難介入的一部分。因為私人保險牽扯到個人的信用問題,如果個人失信就會出現惡意的騙保現象,給保險公司及藝術品交易帶來巨大損失。但是針對私人保險業的發展,我們可以借助個人征信體系的發展以及完善相應保險條款來逐步實現。比如丟失的物品可以不允許其在市場繼續流通,這也需要相應法律的完善及藝術品保險公約的約束。
2.機構保險:機構保險是實現大型機構進行展覽、運輸、拆卸、儲藏的保險,機構保險可以以整體參保的方式來進行,但是針對運輸、儲藏中的局部損毀還需要進一步詳細界定。
3.風險管理:最終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需要在私人保險、機構保險發展的基礎上實現藝術品保險機制的建立,同時將風險管理作為更寬更廣的制度安排,這樣才能夠為藝術品市場的整體發展保駕護航。
(三)保險、再保險和資本市場的協同創新
1.對于盜搶、損毀等純粹風險,我們可以通過藝術品保險業的發展來逐步降低,這也需要專業人才的培育、藝術品與保險業的結合來促進傳統財產保險的改革。
2.針對藝術品交易中出現的各種風險,我們可以采用多種交易組合降低投資風險。針對保險公司會面臨的風險我們也可以探索藝術品保險分散機制,建立共保體,各個保險公司分散保險種類來降低面臨的保險風險。
3.藝術品保險如果只限于保純粹風險、小額風險,將制約藝術品發展,所以必須考慮到可能的非純粹風險、甚至巨災風險等風險,所以,對于私人藝術品的風險,可以將保險、再保險、風險防范和資本市場等聯動考慮,構建新的模式。對于公有藝術品,除此以外,還需要政府與市場的結合,搭建新型保障機制。
(四)保險公司等各類藝術品金融機構積極進行產品創新
一部分藝術品風險屬于傳統可保風險的范疇,在有效控制估價、鑒定、道德風險的條件下,藝術品可保、能保且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截至2017年3月,在我國保監會備案的藝術品保險產品(條款)共計279個(條),多為工程保險、企業財產或家庭財產保險的附加險條款,多為大中型的中資保險公司經營,在條款上多為借鑒國外類似財產保險條款,不一定滿足國內需求,且條款(產品)過于陳舊。即使是安盛保險公司提供的藝術品運輸及展覽保險、博物館藝術品運輸及展覽保險、商業性藝術品保險等代表性藝術品保險險種都被納入了貨物運輸險的范疇,尚未突破傳統財產保險的分類。作為試點公司的PICC目前也僅有文化活動公共安全綜合保險(2011)和藝術品綜合保險(2011)兩個關于藝術品活動和藝術品的保險險種。針對我國快速的藝術品市場發展現狀,各類保險公司應積極搭建和利用各類數據平臺,創新分門別類的藝術品保險,例如可分為損失類和責任類藝術品保險,滿足不同的藝術品利益相關者(所有者、保管者、收藏者等)的不同保險需求。其他各類金融機構(基金公司、期權公司等)應在藝術品金融化的大趨勢下,積極開創藝術品金融衍生品,利用藝術品的市場價值,同時為管理、分散藝術品投資風險提供可行之道。
參考文獻:
[1]喬明哲,方艷,黃祥蕓,張瑋倩.中國藝術品市場投資真的是高收益、低風險嗎?[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7(2).
[2]藺圣星.我國藝術品保險相關問題研究[J].時代金融,2017(2).
[3]李軍.有關藝術品保險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5(32).
[4]郭凱欣,張純.淺析藝術品保險發展現狀及解決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9).
[5]西沐.保險業參與藝術品市場是創新取向[J].中國拍賣,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