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以課本基礎知識為主線的橫向復習階段和以高考題型為主線的縱向復習階段,提出了高三英語考前復習策略。
關鍵詞:高三英語;高考;復習;策略
高三英語總復習任重道遠。就教材而言,還有高三(上)、(下)兩本書的教學任務(其中高三(下)為學生自讀課本,要求學生掌握課后單詞及詞組即可),時間短、內容多。開學伊始,我們把總復習的時間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橫向階段)為基礎知識的擴大、鞏固階段,時間大致從上學期期中考(第十周)至下學期3月下旬;第二階段(縱向階段)為幫助學生開拓解題思路、熟練運用答題技巧階段,時間從下學期的4月份至5月份初;第三階段為綜合練習和捕捉信息階段,時間一個月左右,爭取在今年6月初結束總復習工作,迎接提前到來的高考。其中,落實第一、二階段的復習任務至關重要。
一、 以課本基礎知識為主線的橫向復習階段
新教材和考綱把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擺在前提位置,而基礎知識來源于教材,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語言材料。因此,在總復習時切勿偏離大綱和課本而去搞“題海戰術”,務必牢記抓綱為本,適當訓練,科學講評,從而形成能力,才是高考取勝的關鍵。要做到這點,應把握好兩個方向:
(一)充分利用高三上、下冊的教材,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
有些人對高三冊重視不夠,害怕上高三冊會影響總復習進度。其實高三上冊新教材無論從篇幅、題材,還是從體裁、要求等方面均與高考考綱十分吻合,有利于學生擴大、掌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快速閱讀、概括文章主旨大意、進行推理。理解深層含義和猜詞的能力。所以說,高三上冊不僅要教,而且還須引導學生認真去學。至于高三下冊,因時間關系,可將每單元中兩篇長課文單獨挑出并設置幾道閱讀理解題(選擇填空題)進行快速閱讀及掌握課后單詞及詞組即可。授課時間定于第一學期期中考過后,穿插于第一輪復習當中。
(二)以高中課本為主線,緊密結合教學大綱,全面貫徹新《考試說明》,從知識與能力兩個層次透視,實現復習的高效低耗
1. 以課本為線索,歸納《考試說明》中的詞匯和相關的搭配、句型
新課時間安排:第三冊(上)準備以每單元上4課時的速度進行,每周剩下3課時進行語法專項訓練及講評練習、試卷,功課爭取在第9周完成。然后復習初三年及高中第一冊至第三冊的所有的知識點及語言點。
2. 高考要求及NMET重、難點分析和同步達標訓練
給出歷屆相關內容的高考題,使學生進行全真訓練,經過他們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斷之后進行自我反饋查缺補漏,以避免再犯類似錯誤,從而開拓解題思路,培養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步達標訓練重點針對單元基礎知識進行強化訓練,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由此達到全面提高復習效果的目的。
3. NMET新題型技能限時訓練
根據大綱、考綱的要求,按照NMET形式精心設計最新的題型練習,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限時訓練,為他們從課本過渡到NMET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以教學大綱為線索,根據學生的實際,復習高考的語法要點,提高學生的語境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
教師要研究學生,吃透大綱、考綱,精選習題。把課本中語法靈活性較強的句子、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出現的典型題目、各地高考資料中質量高的習題挑選出來讓學生練習、分析。對于做錯的習題及易混淆難題,要求學生收入《糾錯本》,避免以后再出類似差錯。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反復實踐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從而提高答題的正確率。具體安排如下:
時間:用約一個月的時間完成語法專項復習。
內容:名詞與主謂一致;形容詞與副詞;代詞;介詞;冠詞和數詞;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非謂語動詞;情態動詞;虛擬語氣;簡單句、復合句;倒裝、強調句;動詞時態與語態
在語法復習時,尤需注重講“關鍵點”。教師應將知識網絡中起決定作用的關鍵知識講清講透。教師要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引導學生把握關鍵、全面理解。如:非謂語動詞在高考中頻繁測試,同時也是學生較難理解和運用的部分。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從橫向、縱向等多方位進行對比、歸納,并創設一定的語境,幫助學生理解、鞏固這方面的知識,從而形成能力。
二、 以高考題型為主線的縱向復習階段
(一)聽力題型
聽力提高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技巧,豐富知識,同時鍛煉分析、推理等能力的綜合性訓練和實踐過程。在訓練中應強調學生的大量實踐,而教師適當的講解也不容忽視。要求每天早讀時間應及時把握,爭取每班隔天早讀就訓練一次,甚至每一周要專門開設一節聽力訓練課。
(二)單項填空
綜觀幾年的高考試卷,該考題有如下特點:①內容覆蓋面廣,考查范圍包括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所有語法及詞匯知識;②重點突出,強調動詞用法的考查;③突出語境的作用,利用語境間接考查語言知識的運用。針對這些特點,我們要引導學生分析語言情景,運用所學知識,注意搭配、表達習慣、詞語辨析,找出正確答案。平時單項填空應單列集中進行大量的強化訓練,并及時講評分析。
(三)完形填空
此題分值較重,旨在測試考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主要從五個方面引導學生做好本題:①從上下文的角度考慮。捕捉與小題有關的信息點。分析備選答案的詞匯意義,挑選出本句意思所需要的、又能表現文章主題的詞語,提醒學生遇到一時難以確定答案的小題可暫時不填,先做后面的,再用其他已選出的答案去促成這個難題的解決;②從詞匯意義及用法的角度考慮;③從邏輯推理、常識等角度考慮;④從慣用法和搭配的角度考慮。做題時,應先通讀全文一遍,對全文大意有所了解,再一題一題地做。且要記住全篇大意,調動自己所學的語言知識及常識,進行綜合分析;⑤善于抓住最能表現文章中心內容的關鍵句子、詞語(如人物、時間、地點、原因、經過、結果),理解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態度。
當然,由于以上內容是對全年教學復習的安排。在實施過程中,肯定還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還需要在以后的復習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接受能力、學習狀態等)做一些調整;爭取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潛在的積極因素,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作者簡介:
程紅,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青云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