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高考改革實施以來,為了應對高中教育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各個地區的高中學校紛紛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進行了調整,確保能夠符合新高考改革的要求與學生實際發展的需求。本文將系統分析新高考背景下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基本要求,并針對性提出教學方法的調整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思想政治;教學方法
一、 引言
隨著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實施,我們不難發現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部分學生會認為思想政治課學習沒有用處,初中階段學習此門課程知識為了應對中考,而進入高中階段則需要應對高考。但是大部分的學生并不會選擇與政治相關的專業,進而在高中階段容易放棄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其次,雖然新高考改革實施影響了應試教育,但是從課堂教學模式來看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仍然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所需要做到的事情便是通過機械式的記憶掌握高考要點,這種課堂非常沉悶枯燥,因此學生的積極性較低。新高考背景下似乎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福音”,但課堂教學模式仍然沒有得到較大改變。除此之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難以理解,尤其是高一學生,例如“經濟生活”方面的內容中會涉及許多抽象的概念,因此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若教學方法未能得到及時調整,那么學生將會逐漸喪失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二、 高考背景下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調整策略
(一)優化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的首要教學目標應以激發學習興趣為主,因此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都存在于特定的場景之中,所以可以運用情境導入的方式,引起學生與學習內容產生情感共鳴,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便能夠迅速轉移到課堂之中。現階段,創設情境導入的方式有許多,其中經常使用的為多媒體輔助情境創設方法,它能夠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特點為學生創設逼真的情境畫面。例如:在教學“世界是永恒發展的”時,在課前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宇宙及生物起源的相關視頻,視頻中的內容能夠給予學生視覺上的震撼,進而讓學生們能夠清晰地認識世界。在實際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情境導入是學生們最喜愛的課堂導入方式,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改變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印象,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思政學習產生正確的認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除了常規的課堂導入方法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即興導入法,這種生成性的課堂導入方法不會受到時間、環境及地點的影響,課前的情境總是千變萬化的,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能夠“觸景生情”,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來進行即興課堂導入。例如:在教學“量變與質變”時,正好課前在宣布文明班級的評比結果,而恰好自己所教學的班級被選中,學生們正在歡呼雀躍,進而沒有注意到上課鈴聲。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將話題進行轉移:“同學們,文明班級的評比只是因為教室內打掃干凈一次就可以嗎??”這個時候學生們肯定會回答不是,那么教師再進行提問:“那是需要打掃干凈一整周,并且班級內學生能夠遵守文明守則?”這個時候學生們便會認同地點頭。接著教師便可以利用這個事件進行課堂導入,文明班級評選的過程涉及“量變與質變”的知識。這種方式課堂教學主題便會被輕松地進行導入,但是這種方法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較高。
(二)聯系生活實際,突出學科特性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新高考的背景之下仍然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但是濃烈的政治概念及原理對于學生而言,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課堂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突出學科特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思維能力,通過對生活材料生動形象的分析,引導學生正確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并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與分析時事新聞,鼓勵學生在家積極收看“新聞聯播”,通過瀏覽國內外新聞將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與教材進行對比,進而實現真正的學以致用。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還可以組織專題研討會,安排時事新聞興趣小組,通過對時事新聞辯證性的分析,進而深刻理解我國的各項政策方針。最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還可以邀請政府文化宣傳部門人員,為學生深入講解思想政治內容,增強學生的政治敏銳性,進而讓學生能夠真正將所學知識內化吸收。
(三)活躍課堂氛圍,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思想政治基礎理論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為了始終讓學生對教學內容保持新鮮感,教師應重視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需要重視講課的藝術性。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闡述理論觀點時盡量避免平鋪直敘,而應生動形象,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掌握思想政治基礎理論知識。其次在進行理論分析時應盡量簡單明了,同時需要引用有趣的例證,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漢語中的許多成語、格言等都具有豐富的事例,如“勿以善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不為”,這句話包含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又如“物以稀為貴”則清晰的反映了價格與供需之間的關系。最后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而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增強學生的課堂情感體驗,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知識,并且能夠學會實際運用。課堂教學是一項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積極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認真分析當前所遇到的教學問題,通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思想政治學習的意義與價值,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春嬌.新高考背景下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的調整[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4-85.
[2]曾煉.新高考背景下的有效教學略探 以山區學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15):29.
[3]劉艷.新高考改革下海南省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的困境及解決途徑[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凌東平,廣東省清遠市,廣東省清遠市梓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