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在初中課程教學中也逐漸引入了信息技術,并將其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來進行教學。信息技術本身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基礎理論素養等方面的要求較高,所以還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和新課標要求,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教學成效。本文首先探討了思維型課堂和批判性思維的內涵,然后分析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圍繞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如何滲透批判性思維提出了具體的實踐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批判性思維;意義;培養;措施
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也逐漸引入了越來越多的創新型教學模式。構建思維型課堂成為目前信息技術教學關注的重點,而在思維型課堂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成為目前教師培育的重要方向之一。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單一,教師為主進行課程的講述并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也限制了學生思維潛能的開發。加強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對策探析,具有重要的積極的教學意義。
一、 思維型課堂以及批判性思維的內涵及意義分析
思維型課堂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引入學思結合思想,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和能力提升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思維型課堂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對于學生而言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識,提高主動學習意識,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引導他們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提升實踐技能和素養。在思維能力體系中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體現,批判性思維是指通過辯證的視角對原有的理論、觀念以及方法等進行分析,并從檢驗、辯護和在思考的角度來進行深度反思,通過質疑更好地提升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潛能和發散思維。在思維型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四個主要環節,包括沖突認知、自主構建、自主監控以及應用遷移,每一個環節都和批判性思維的原理等存在很多的相通之處。可見教師可以在思維型課堂教學中注重批判性思維模式的引入,從而不斷提升育人成效。
二、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學科比較關注,對信息技術教學方面支持力度不夠,沒有配置完善的教學設施體系來為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對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也主要停留在圍繞教科書內容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沒有從培育學生信息素養的視角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性探索,思維型課堂教學模式創設不足,也沒有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育,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拓展和創新,也不利于提升他們知識靈活應用水平。
三、 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中加強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具體措施
在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教學中注重滲透批判性思維培養理念,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基礎知識,并通過辯證分析和互動談論等交流觀點,提高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他們的質疑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等,從而更好地促進知識的有效應用,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新知,在互動中提升綜合素養。為了在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中更好地滲透批判性思維培育理念,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
(一)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育,并從認知沖突中滲透批判性教學理念
在信息技術課程內容中教師應當改變單一的機械性講解模式,要從培育學生問題意識的視角來進行探索,讓學生學會認知沖突,然后以此為基礎促進深度學習,掌握系統的理論體系。教師可以圍繞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或者提煉一個或者幾個主題等鼓勵學生主動自主地開展課程的學習,提出自己的質疑或者學習中面臨的困惑,或者提前設計一些問題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引導式教學,鼓勵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深度學習,對教科書的知識進行全面研究,并學會借助信息技術載體等搜集更多的關聯知識,以期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論基礎水平,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
(二)注重信息技術相關任務的流程化分解引導教學
思維型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基礎講解的基礎上對相關的關鍵問題和任務等進行階梯式設計,將一個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子問題,并建立互相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運用舊知識和新習得的知識等進行串聯學習,并學會從批判性視角辯證地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更好地引導他們學會自主進行學習并處理矛盾或沖突。
(三)注重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自我檢驗
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或者項目教學法等,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共同討論的機會,通過創設與教學主題、內容相關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他們的潛能,并通過互相競爭等競賽或游戲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的長處,通過自己、同伴以及教師評價等,綜合掌握自身在信息技術課堂的表現和學習成效,通過自我檢驗來找出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自己和目標有多大的差距,我怎么樣做才能做得更好,他們為什么會取得這么優異的成績呢?在不斷質疑和批判中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習,提升學習自信。
(四)注重知識的遷移應用訓練,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以及學生的學習基礎等制定深度學習計劃,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知識的遷移應用,通過設計相關的課后作業,或者舉辦相關的知識競賽、技術比武等,讓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等進行訓練和創新性應用,在實踐中引導學生聯系所學的知識進行對標檢驗,互相學習借鑒和分享,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習成效。
總之,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需要教師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等進行教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探索,這樣才能在不斷實踐摸索中促進學生批判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鳳蘭.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的提問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7(3).
[2]藍文森.基于思維型課堂教學理論的初中信息技術學案設計:《預測我的身高:if語句的使用》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7(3).
[3]姜玉蓮.技術豐富課堂環境下高階思維發展模型建構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7(5).
[4]管平.初中信息技術思維型課堂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8(2).
作者簡介:
劉玉福,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燕洞鎮龍田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