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方法:分析對象選擇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2018.5~2019.5),43例實行健康教育護理路徑的患者設定為路徑組,43例實行常規健康教育的患者設定為常規組,對路徑組和常規組實行的健康教育方式產生的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與常規組患者相比,路徑組的知識掌握程度(疾病知識掌握度、治療知識掌握度、監測血糖知識掌握度、運動知識掌握度、飲食知識掌握度)均得以顯著提升,血糖水平控制較好,2組比對數據差異符合統計學評價標準(P<0.05)。結論:在糖尿病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具有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但可將患者的認知程度提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健康教育;護理路徑;知識;臨床應用;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2
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慢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病發率,而且控制較為困難,對機體各個組織器官都有一定的影響,不但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且對患者心理造成困擾。我院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發現健康教育護理路徑的教育效果較為顯著,本研究對其教育效果進行分析,現將分析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對象選擇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2018.5~2019.5),43例實行健康教育護理路徑的患者設定為路徑組,組中包含28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8.15±2.78)歲(40~75歲);43例實行常規健康教育的患者設定為常規組,組中包含30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58.20±2.55)歲(40~75歲),應用統計學軟件對常規組和路徑組的一般資料進行處理,數據對比與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不符(P>0.05),可比性較強。
1.2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而路徑組則實施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即構建路徑小組,設計出健康教育護理路徑的方案。小組主要包含主治醫生、責任護士和護士長,對有關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文獻進行查詢,與其病理特點進行結合,以此制定出有效的護理路徑,橫軸設置為時間,縱軸內容為教育日程方案,以教育方案為依據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1]。具體健康教育內容為:(1)入院第1d,對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充分了解,主要包含生活習慣、合并病癥及血糖水平等,將檢查的注意事項及作用向患者講解,將健康手冊向患者發放,并提醒患者要認真觀看[2]。(2)入院第2d,與健康手冊相結合,將糖尿病的常規知識向患者進行講解,并且告知糖尿病產生的危害,再告知患者治療糖尿病的方法,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的疑惑[3]。(3)入院第3d,用藥指導要加強,講解患者所用治療藥物,并告知患者用藥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并加強觀察,并告知患者處理方法。(4)入院第4d、5d,告知患者若要對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需要在運動、飲食、生活習慣方面加以控制,并告知相關的控制方法,告知患者一個良好的情緒對血糖改善的重要作用,對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估,對患者不正確的想法進行及時糾正,并針對錯誤認知進行重點講解,以此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4]。(5)入院第6d,將血糖正常值告知患者,并教會患者自己測血糖的方法,護理人員通過操作示范,使講解內容更深刻,并讓患者示范,以有效掌握血糖測量方法。(6)入院1周,將糖尿病自我保健向患者進行講解,風險因素要注意避免,注意保護足部,將并發癥的預防方法告知患者。(7)出院前健康教育,對患者有關糖尿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估,針對患者掌握不好的方面進行再次教育,并在出院指導中體現,并提醒患者要定期來院復查,并留下聯系方式,對患者可以隨時進行健康教育,實現健康教育延續性,對患者健康行為進行規范[5]。
1.3評價指標
對教育前后常規組和路徑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進行檢測和對比;評價常規組和路徑組患者知識掌握程度(疾病知識掌握度、治療知識掌握度、監測血糖知識掌握度、運動知識掌握度、飲食知識掌握度)。
1.4統計學處理
常規組和路徑組2組的對比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處理,x2和t對計數數據[n(%)]? 和計量數據(x±s)進行驗證,統計學意義評價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對比教育前后2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健康教育前,常規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別為(11.4±2.6)mmol/L、(17.2±2.0)mmol/L,路徑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別為(11.8±2.1)mmol/L、(17.4±2.7)mmol/L,2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對比不符合統計學意義評價標準(t=0.7848、0.3903,P>0.05);而不同健康教育后,常規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別為(9.3±0.7)mmol/L、(13.6±1.1)mmol/L,路徑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別為(6.4±0.6)mmol/L、(9.4±1.1)mmol/L,與常規組相比,路徑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下降更為明顯,2組對比符合統計學意義評價標準(t=20.6264、17.7042,P<0.05)。
2.2 對比常規組和路徑組知識掌握程度
與常規組相比,路徑組患者對知識掌握程度更高,2組對比符合統計學意義評價標準,詳情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特征為血糖水平明顯提升,在臨床治療中無法達到根治的目標,一旦患病便要接受終身治療,終身對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對病情進展進行阻斷,并要對各種合并疾病進行預防[6]。糖尿病患者在平時需要對自己健康行為進行規范,以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健康教育的應用可以對患者進行協助,以便對健康行為進行規范,對危險因素進行嚴格控制,在治療中合理用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并發癥進行有效預防,以此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以達到血糖水平有效控制的目的[7]。健康教育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發現,其應用效果極為理想,醫護人員組成路徑小組,并制定出科學的健康教育方案,橫軸設置為健康教育時間,縱軸設置為健康教育內容,實現健康教育系統化和持續化,以提升健康教育的質量[8]。時間上從入院到出院均以教育方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實現了在最佳的時間予以相應的健康教育,并且健康教育也實現了漸進式,改變了常規健康教育形式化灌輸的不足。通過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程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強了對自我的管理。健康教育護理路徑也體現了預見性和計劃性,從運動、飲食、作息、情緒等方面實現了生活干預,讓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此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本研究顯示,健康教育護理路徑不但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而且提升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教育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具有理想的教育效果,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麗萍.護理臨床路徑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7):103.
[2] 于莉莉,李愛英,郝建玲.糖尿病臨床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7):219-220.
[3] 鄢慧,翁朝鳳,張秋鎂.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4):1-2+5.
[4] 李永琴.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臨床護理中應用的價值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1):89-90.
[5] 張小霞,李陽.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J].罕少疾病雜志,2019,26(02):93-94.
[6] 陳明娟,池亞琴.以知信行理論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05):23-26.
[7] 張靜.糖尿病護理中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4):178-179.
[8] 安娜.觀察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0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