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挺 張寧梅 王凱歌



【摘 要】目的:探討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展開早期干預帶來康復影響展早期干預對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康復影響。方法:研究對象為140例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隨機均為兩組,即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單用利培酮治療,試驗組除接受對照組的利培酮治療外,還接受八周干預措施,護士對兩組住院患者觀察量展開評定與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試驗組在第2周開始在社會興趣和個人衛生及精神病表現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0.01)。試驗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在第4周開始幾乎全部的指標改善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0.01)。結論:早期展開綜合干預可以有助于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早期干預;精神分裂;利培酮治療;觀察量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根據有關文獻報道,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展開早期診斷,從而及時進行合理的與科學的早期治療,進而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讓患者早日康復,回歸正常生活之中,倘若未立馬展開有效的治療方式,精神病患者往往會會復發狀態[1]。故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展開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是比較重要的,以下探討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展開早期干預帶來康復影響展早期干預對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康復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院泌尿外科收治在2018年01月-2019年06月中的14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即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38例為男性,32例為女性,平均年齡為(24.3±7.2)歲。對照組:34例為男性,36例為女性,平均年齡為(25.1±7.4)歲。本研究經患者家屬知情同意,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上述兩組的一般資料,比如性別、患者年齡階段、平均年齡等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具備一定的比較性。
1.2方法
研究對象為140例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隨機均為兩組,即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接受單用利培酮治療,試驗組除接受對照組的利培酮治療外,還接受八周干預措施,干預措施一般從心理、社會、生物等方面展開,兩組均不聯合使用其他抗癲癇。藥護士對兩組住院患者觀察量展開評定與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具體評價方法:兩組在治療前,治療第1、2、4、6、8周末分別由專業護士進行觀察與交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對調查數據展開統計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到單位計數資料是以率(%)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家屬護理滿意比較
試驗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觀察量比較
表2兩組患者觀察量情況。
由表2與表3可知:試驗組在第2周開始在社會興趣和個人衛生及精神病表現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0.01)。試驗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在第4周開始幾乎全部的指標改善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0.01)。
3 討論
以往治療精神病患者大多還是以抗精神藥物為主,往往不注意患者的心理與社會方面。依照現代醫學治療模式,不僅要求治療患者精神病癥,還需多加關注患者社會功能整體康復[2-3]。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展開早期診斷,從而及時進行合理的與科學的早期治療,進而能夠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能夠讓患者早日康復,回歸正常生活之中。
試驗組在第2周開始在社會興趣和個人衛生及精神病表現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0.01)。試驗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在第4周開始幾乎全部的指標改善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0.01)。早期展開綜合干預可以有助于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張開國,黃燕虹.精神分裂癥患者未治療期及早期干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9(3).
[2] 曾會群,江桂芳,曾媛媛.精神康復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心理醫生, 2017, 23(3).
[3] 吳耀,邱海英,徐文耀, et al.系統康復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認知水平及滿意度的影響[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8(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