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輝 代衛峰 羅剛


【摘 要】目的:對康復運動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進行分析探討。方法: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6例患者行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46例患者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康復運動,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LVEF、LVESD及LVEDD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26%(P<0.05)。結論: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康復運動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健康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老年;康復運動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慢性心力衰竭為心臟病終末期,主要表現為心室重構、運動能力降低及左心室功能減弱等,其5年內的生存率與惡性腫瘤相近,預后較差[1]。臨床上以往對于慢性心力衰竭多采用硝酸酯、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治療,并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以緩解呼吸急促癥狀,但是療效不太理想。為進一步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方法進行分析探討,筆者對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患者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6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為61-83歲,平均(72.21±2.05)歲;病程為4-20個月,平均(13.03±1.17)個月。觀察組46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為60-82歲,平均(71.57±2.29)歲;病程為5-21個月,平均(13.29±1.20)個月。兩組患者上述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轉換酶抑制劑、硝酸酯類等藥物治療,囑患者嚴格臥床休息,持續1個月。
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康復運動治療,運動方式有太極拳、穴位拍打、柔韌訓練、平衡訓練、強心康復操,一周3-5次,根據心率調整運動強度。第一周目標心率為40%-50%儲備心率(HRR)。熱身10-12分鐘,有氧運動4分鐘,共運動20-30分鐘。第二、三周:目標心率為50%-60%,熱身10-12分鐘,有氧運動20分鐘,共計運動30-45分鐘。第四周:目標心率為60%-70%HRR,熱身15分鐘,有氧運動45-60分鐘,整理運動10-15分鐘。在康復運動過程中,患者一旦出現氣短、呼吸困難及心悸等癥狀,要馬上停止運動。
1.3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變化: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及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D)。②治療有效率[2]:顯效: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臨床癥狀緩解>70%;有效:治療后,心功能改善1-2級,臨床癥狀緩解30%-69%;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1.4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錄入SPSS20.0軟件包處理,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例數百分比形式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x±s形式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
觀察組治療后LVEF、LVESD及LVEDD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2.2治療有效率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26%(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心力衰竭為臨床常見性疾病,以老年人為高發人群。老年人因身體功能及免疫力降低,治療效果及預后往往較差。臨床上以往對于慢性心力衰竭多采用硝酸酯、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治療,并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以緩解呼吸急促癥狀,但是療效不太理想。
臨床研究顯示[3],康復運動能夠改善心力衰竭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機體的有氧工作能力,可以有效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除此之外,康復運動對于運動場地的需求比較小,容易學,運動強度及運動量能夠適時調整,因此操作起來更為簡便易行。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康復運動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LVEF、LVESD及LVEDD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26%(P<0.05),證明康復運動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療效果更為理想。
總之,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康復運動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萍,高積慧.動靜結合康復運動對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腦鈉肽的影響[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1):153-154.
[2] 張振英,孫興國,席家寧,等.心肺運動試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強度個體化運動康復處方制定和運動康復效果評估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7):2061-2062.
[3] 沈彩云,狄嘉偉,王鐵成,等.運動康復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慮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8,27(7):62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