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平
【摘 要】目的:研究醫學影像中整體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一年內收治的6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照,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研究組30例,施行整體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總護理滿意度顯要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比較,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醫學影像中施行整體護理方法,其護理效果較為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該護理方法值得在醫學影像中施行。
【關鍵詞】醫藥影像;整體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2
醫學影像是目前醫學中較為重要的檢測疾病的方式[1]。其應用范圍隨著影像學的發展而愈來愈廣[2]。由于大部分患者會對該檢測方式產生一種負面的情緒,對該加測方法較為抵觸,因此對檢測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醫學影像中施行護理干預,可有效改患者的抵觸情況,本次對醫學影像中整體護理的應用效果予以進一步文研究,其研究結果如下文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一年內收治的6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照,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其中男性為12例,女性為18例;年齡為22至74歲,平均年齡為(45.34±6.29)歲。研究組30例,其中男性為14例,女性為16例;年齡為23至71歲,平均年齡為(46.21±5.76)歲。兩組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標準,已排除患有精神類疾病和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兩組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同時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兩組的年齡、性別、病程之間比較不滿足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行常規的護理方法。研究組患者采用整體護理,具體護理的施行方法如下所示:
(1)檢查前,要先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積極向上的方式使患者的情緒能夠得到穩定,并對患者宣導該檢測方式的原理和作用,對患者的抵觸心理進行疏導,同時給予鼓勵支持,從而平復患者負面情緒。
(2)因該檢測方式在進行檢測時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需要求患者在檢查前5小時禁食,為避免患者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生嘔吐現象,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素質情況給予止吐劑使用。
(3)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加強溝通,并且對其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宣導,以及影像檢測的一些不良反應和引發的因素,讓其能過了解其不良反應屬于正常現象,在檢查的過程總對于患者提出的一些問題和需要,醫護人員要積極的給予答復和解決。同時要對患者的精神面貌進行觀察,若其出現情緒異常,則立即進行應急措施,確保患者在檢測過程中的安全。
(4)醫護人員要確保檢測室內的壞境保持干凈衛生,要定期進行消毒,防止患者在檢測的過程中發生院內感染,將相關的醫療器械進行合理規范的擺放,同時對檢測室內的溫濕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檢測環境,從而使其能夠積極的面對醫學影像檢查。
1.3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并且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心度。護理滿意度以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為準,護理滿意度標準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數據歸納入SPSS17.0軟件中進行分析,率計數資料則采用x2檢驗,并以率(%)表現,(P<0.05)為差異明顯,符合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的方法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為25例,比例為83.33%一般滿意為4例,比例為13.33%;不滿意為1例,比例為3.33%,總滿意度為96.67%。研究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為12例,比例為40.00%;一般滿意為10例,比例為33.33%;不滿意為8例,比例為26.67%,總滿意度為73.33%。研究組患者的總護理滿意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差異比較,其符合統計學意義。組間差異為(x2=6.405,P=0.011)。
3 討論
在臨床疾病的檢驗方法上,影像學檢查占據一定的地位,如今在反射性核素等檢測方法上使用影像學檢測效果有明顯的升高,能提升疾病的檢測準確度。由于該檢測方法有一定的特別之處,使患者對其產生不同程度的抵觸心理,從而對檢測過程中造成影響[3]。
醫學影像檢查的過程中施行對應的護理,可以加強其檢測的安全性[4]。施行整體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影像檢測的準確度,并且能降低患者對該檢測方式的抵觸心理。此護理方法是將患者的安全為主要核心,對患者施行全面性的護理模式,其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導,以及告知影像檢測的相關不良反應以及引發的原因的[5]。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干預,與其加強溝通,提高護患關系,對其在檢測的過程中所提出的一些問題,要給予耐心的解答,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并且使其能夠認識到影像檢測的重要性。同時要確保室內的壞境衛生,以及室內的溫濕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檢測環境,從而使其能夠積極的面對醫學影像檢查。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得知,組患者經過不同方法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總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總滿意度為73.33%。研究組患者的總護理滿意度顯要高于對照組(P<0.05)。從研究結果對比可明顯看出,在醫學影像中施行整體護理模式,其護理效果要優于常規的護理方法。
綜上所述,對醫學影像中施行整體護理方法,其護理效果效果較為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該護理方法值得在醫學影像中施行。
參考文獻
[1] 馬蓉. 醫學影像中的整體護理模式應用[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 3(11):245-246.
[2] 孫愛玲. 總結在影像檢查患者中采用整體護理的護理要點及護理效果[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 1(11):154-155.
[3] 白英. 醫學影像科技護一體化管理探討[J]. 中國保健營養, 2017, 27(1):393.
[4] 王賓飛.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檢查中的整體護理應用研究[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7, 1(14);130-132.
[5] 張麗娜. 護理工作在影像檢查中的作用[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919, 3(09):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