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夢昆
【摘 要】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給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文章深入分析了區塊鏈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討論了區塊鏈技術通過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三方對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區推動區塊鏈技術賦能產業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區塊鏈;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2-0035-02
我國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眾多,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我國西部民族地區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但是由于其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與東部地區相比還有著較大差距。區塊鏈作為一項高新科技,對推動產業發展有著多方面的支撐作用,在區塊鏈技術席卷全球的浪潮下,西部民族地區應當抓住這次機遇,以區塊鏈技術推動本地區的產業發展,實現本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推動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1 我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
1.1 國家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態度
近年來,我國對區塊鏈技術的政策支撐不斷增強,2016年區塊鏈技術被列入《國家信息化規劃》當中,在隨后的幾年內,政府多次發布文件鼓勵對區塊鏈技術進行開發與應用,以更好地推進我國的產業轉型,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2019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習總書記分析了我國區塊鏈的發展現狀,指出區塊鏈要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標準化研究、產業發展、區塊鏈產業生態構建和人才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速發展,為我國區塊鏈技術下一階段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2 我國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結合發展現狀
現階段,我國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結合成果豐碩,自2016年起已經成立了二十余家區塊鏈產業園區,從與具體產業的結合角度來看,區塊鏈技術現在已經應用到了金融、文化、食品等多種產業當中。但是從地域分布的角度來看,區塊鏈產業園區多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西部民族地區的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仍處于初期階段,區塊鏈技術與相關產業結合不足,“政、企、研”三方對區塊鏈技術的開發利用與東部地區有著較大差距。
2 區塊鏈技術在民族地區發展中的作用探析
2.1 區塊鏈技術的特點
區塊鏈這一概念與比特幣相互聯系,在比特幣交易的過程當中,區塊鏈技術會利用密碼學技術產生相對應的數據塊。伴隨著區塊鏈技術滲透各行各業,其在生產組織當中的作用逐漸凸顯,其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去中心化。在區塊鏈的系統當中,并沒有中心機構出現,而是多點分布式的核算與存儲,減少了大型中心機構在系統中的存在,更好地分散了風險,形成一種社會契約行為[1]。
第二,開放性。在區塊鏈的系統當中,由于其分布化的特性,因此所有人可以從任意公開節點接入,獲得區塊鏈中的數據,這就使得社會成員都可以參與到區塊鏈系統當中。
第三,不可篡改性。在區塊鏈的系統當中,信息一旦通過驗證并存儲,將被永久保存,未能控制系統整體51%以上節點的情況下信息不可篡改,降低了人為篡改數據的風險,增強了信息存儲的可靠性與穩定性[2]。
第四,去信任化。在區塊鏈的系統當中,系統內部會根據固定的算法對交易進行自動判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轉變成人對規則的信任,這樣信任危機在區塊鏈中將不復存在[3]。
第五,可追溯性。在區塊鏈的系統當中,每一個數據塊都具有自己的時間戳,并且有序排列,每一個數據塊都有自己的身份,這就使得區塊鏈當中的信息可追溯。
2.2 區塊鏈技術推動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的路徑分析
目前,西部民族地區的產業發展與東部地區相比有著起步慢、總量小等問題,拉動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不斷改善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質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有生力量,進一步推動西部民族地區的產業發展,探索出新型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現階段,政企研通力合作、協同創新的工作機制在西部民族地區逐漸建立起來,區塊鏈技術在這一工作機制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它能夠有效地將社會力量整合,加強各方互動,實現西部民族地區的產業升級發展;可以將“政、企、研”三方的信息上鏈,加強三方合作與信息交流,提升工作效率;可以利用其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減少企業貸款融資過程中需要開具信用證明等繁瑣步驟,加快資金流轉速度;可以利用智能合約加快企業和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科技成果的落地效率,既可以激發科研機構的創新潛能,又可以保障企業的利益。
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在政府、企業、研究機構三方內部也能夠有效地推動其優化發展,從而更好地實現地區內部的產業發展。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西部民族地區的政府在營商環境打造與市場調控政策制定等方面與東部地區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服務管理和辦事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4],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區內部的產業發展。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司法存證、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幫助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幫助政府將市場信息有效收集,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合理有效地對市場進行調控和引導;可以實現政府內部的信息交換,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減少“辦事難”“辦事慢”的情況發生;可以實現政務公開透明化,讓企業和普通百姓參與到政府決策中。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西部民族地區的企業在市場服務和企業合作等方面與東部地區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發揮地區優勢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區內部的產業發展。區塊鏈技術可以與其他高新科技一道,幫助企業實現虛擬技術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構建新型的服務模式;可以利用區塊鏈的開放性特性,進行企業聯合技術攻關,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換,共同推進相關產業發展;可以利用區塊鏈可追溯的特性,充分發揮西部民族地區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方面的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等相關產業,滿足市場的綠色消費需求,在此過程當中相關產品的生產過程可追溯是打造企業品牌的一大亮點[5]。
從科研機構的角度來看,西部民族地區的科研機構在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等方面與東部地區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才培養和人才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6],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區內部的產業發展。區塊鏈技術可以使得信息、人才、資金全面融合,進一步協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科學技術形成技術閉環;可以讓機構培育的人才更符合市場需求,以滿足企業和科研需求;可以實現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換,激發機構人員的創新靈感,提升創新效率。
3 西部民族地區推動區塊鏈技術賦能產業發展的建議
3.1 政府政策的支持與推進
政府應當立足本地區的發展實際,遵循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加快地區內部的設施建設,完善區塊鏈技術的硬件配套設施;有效地從政策上支持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利用補貼等相關手段吸引優秀外資進駐;進行試點研究,打造起符合本地實際的技術平臺和創新培育基地,加快區塊鏈與相關產業結合的引導工作。
3.2 企業思維的轉變與參與
企業應當轉變思維,積極樹立企業家精神,參與到區塊鏈技術的浪潮當中,敢于冒險、勇于創新,加快實體經濟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加快區塊鏈技術的成果轉化,實現科技成果的市場化和利潤化;加強與政府和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圍繞行業需求探索區塊鏈的應用場景,為科研機構提供有效案例,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的創新,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3.3 頂尖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科研機構應當加緊技術聯合攻關,在技術層面進一步探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分析區塊鏈技術與相關產業結合的可行性;加快優質人才的培養,利用優厚待遇引進頂尖人才,盡快補足西部民族地區在高新科技上的人才缺口,形成高質量的科研團隊,實現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的有機結合。
參 考 文 獻
[1]潘道遠,李鳳亮.區塊鏈與文化產業——數字經濟的新實踐趨勢[J].文化產業研究,2019(1).
[2]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42(4).
[3]宋伻陽,徐海水.區塊鏈關鍵技術與應用特點[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4).
[4]劉洋,馮知新,劉越男.民族地區互動型電子行政模式的適用性及構建[J].西藏科技,2016(12).
[5]郭瀚文,王京宇,袁豐年.區塊鏈技術在少數民族縣域扶貧攻艱中的應用研究——以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
[6]張小勇,馬永騰.“一帶一路”倡議與西部民族地區產業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