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一種經濟,保護生態,生態也會回饋你。”
—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安吉縣余村考察時說。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進我省春季造林工作,高質量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組織動員更多群眾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在全社會大力營造植綠護綠的濃厚氛圍,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新成效。”
—3月30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到廣州市黃埔區九龍湖公園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2020年,廣東省要聚力達標攻堅,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凈土保衛戰、水源地保護戰、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堅戰、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等標志性戰役,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提升治理效能,確保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
—3月12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時指出。
“要充分發揮河長制,湖長制等機制作用,建立快速協調機制,及時解決萬里碧道、水資源調配、水污染防治和‘清四亂等工作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治污工程項目推進、竣工驗收和移交管理等關鍵環節出現的問題,確保用水安全和水環境質量。”
—3月26—27日,廣東省副省長、東江省級河長、潼湖省級湖長張虎到東莞、惠州市巡河調研時強調。
“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良好生態環境的支撐。經過近年的努力,我省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3月4日,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聽取污染防治攻堅戰民主監督工作時強調。
數字
1244億元
自201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以來,圍繞“無廢城市”建設目標,各試點城市和地區從制度、技術、市場和監管等四大體系建設入手,分別安排了302項、159項、200項和103項任務,涉及工程項目429項、金額1244億元。
445家
近期,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加快推進區域內揮發性有機物重點監管企業銷號式綜合整治工作,重點針對佛山市列入《廣東省揮發性有機物重點監管企業清單(2020年版第一批)》的445家企業。整治任務包括對照相關工作指引,結合14個重點行業的督查評判表,逐一核對列入“第一批企業清單”的企業落實督查要點情況。
335萬畝
據了解,近期廣東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陸續開展春季造林和義務植樹活動,全年造林與生態修復總任務為335萬畝,人工造林19.14萬畝,退化林修復165.49萬畝,封山育林150.36萬畝。受疫情影響,全省各地掀起了“云植樹”等線上植樹熱潮,“陽江森林城市公益林”“綠滿鳳城春意濃”“我為清遠添抹綠”等線上植樹活動紛紛上線。
87.1%
1月20日至3月28日,全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站監測結果表明,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1%,優良天數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8.0個百分點。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1854個國家水質自動站預警監測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Ⅰ~Ⅲ類水質比例上升7.5個百分點,Ⅳ、Ⅴ類水質比例下降4.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3.4個百分點。
5.79億立方米
2020年廣東省將全面組織開展綠美南粵行動,重點加大對森林、濕地、草原、石漠系統保護修復力度,系統推進區域生態修復和保護。近十年來,廣東省森林資源呈現穩定增長態勢,截至2019年底全省森林覆蓋率為58.61%,森林蓄積量達到5.79億立方米,為經濟社會發展夯實了生態和資源基礎。
600多億元
中山市計劃三年投入600多億元推進全市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工程建設,按照“全流域治理、全系統治理、全市域監測、全過程監督和全民參與”的方式,確保打好打贏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攻堅戰。今年全市15個流域整治工程將全部動工,15條列入全國監管平臺的河涌要全部消滅黑臭。
事件
海洋生態環保“十四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啟動
3月25日,生態環境部以視頻形式召開《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會議。會議強調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是機構改革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性、關鍵性文件。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遼寧省錦州市和江蘇省連云港市4市率先試點。
廣州頒發第7號總河長令
近日,廣州頒發第7號總河長令。針對白云區石井河流域省考斷面存在的問題,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緊抓住石井河口斷面水質超標的根源,按照源頭減污、源頭截污、源頭雨污分流的原則,重點在違建拆除、污染源整治、排水單元達標、污水處理系統提質增效四個方面下狠功夫、下苦功夫、下硬功夫。
深圳南山拆除家禽批發市場
近日,深圳市南山區針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的重要案件,一舉拆除存在重大環境隱患的家禽批發市場(亦稱三鳥市場),消除疫情風險。該市場是轄區內最大的家禽屠宰場,每日家禽宰殺量達4萬只。多年來,該市場存在污水橫流、惡臭彌漫等環境問題,存在嚴重防疫安全風險,清拆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珠海:宣貫上海島 服務到門前
為確保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工作順利推進,珠海市生態環境局萬山分局主要領導掛帥,從桂山島到東澳島,再到萬山島、外伶仃島……逐個登島對已關停電力企業現狀進行實地核實,對污水處理廠、加油站、儲油庫等污染源企業逐個排查。同時,建立排污管理工作群,邀請轄區企業全部加入,進行排污許可登記和政策宣講,落實企業排污管理主體責任。
2020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系列活動開啟
3月13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0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系列活動的通知》,部署開展推選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征集十佳公眾參與案例,舉辦生態環保主題攝影大賽、書法大賽和國畫大賽等系列活動。活動旨在充分展示社會各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共建美麗中國的實踐行動和豐碩成果,進一步引導和推動社會公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潮州建立“河湖長+檢察長”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模式
近日,潮州市建立“河湖長+檢察長”協作配合機制,探索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開展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新模式,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為提升潮州市水生態環境治理法治化水平,檢察機關將通過訴前檢察建議、提起公益訴訟等手段,與行政機關一道依法對損害河湖生態、威脅行洪安全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造福沿岸百姓。
新政
四部門聯合印發《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方案》
3月11日,國管局、中直管理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方案》。《方案》旨在推動黨政機關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健全節約能源資源管理制度,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機關運行成本,推行綠色辦公,率先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引導干部職工養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良好氛圍。
《廣東省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出臺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廣東省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今年底基本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推進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重點國有林區、濕地、大江大河重要生態空間確權登記工作。
《關于進一步依法加強野生動物運輸管理工作的通知》出臺
3月16日,交通運輸部出臺《關于進一步依法加強野生動物運輸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嚴格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要求,進一步加強涉及野生動物運輸的執法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運輸野生動物行為。
金屬鑄造等五項排污許可技術規范發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金屬鑄造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涂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鐵合金、電解錳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儲油庫、加油站》《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五項技術規范,全面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據悉,五個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功能近日即將正式上線,屆時相關行業排污單位可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中正式申報排污許可證。
廣東率先將“全面禁食野味”寫入地方性法規
3月31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條例》進一步提高非法獵捕、交易流通、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懲罰力度,其中食用者最高可處罰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的20倍罰款。《條例》將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廣東將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
日前,《廣東省林業局關于推進自然教育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式印發,這是我國出臺的首個省級自然教育工作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力爭全省建立40個省級自然教育基地;到2023年,力爭全省建立100個自然教育基地,每個地級以上市至少建設一個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全國自然教育示范省,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強省,建設美麗粵港澳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