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企業物資供應由原來高庫存、大批量保供向小批量、高頻次、精準配送轉變,部分零星物資、應急物資尤其偏遠單位物資保障效率較低,要通過構建聯動機制,進一步優化物資管理體系;細化指標分解,嚴格控制物資規模;整合區域資源,提升物資保障能力;豐富培訓渠道,提升基層物資管理人員素質等措施,建立更加高效、精益的物資管理模式,積極適應企業改革發展要求,更好服務企業生產經營需要。
【關鍵詞】物資供應? 物資管理? 服務保障能力
近年來,企業大力推進物資精益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精算成本費用,積極推動物資資源整合,優化物資管控運行方式,提升了物資管理水平和服務保障能力。由于物資保供模式直面基層,需求批量和時效要求與傳統保供相比發生根本性變化,原有的物資采購運行機制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各專業化隊伍和采油管理區建設理念、市場化運營、差異化競爭的要求,精益化物資管理成為高效保供的關鍵性要素。當前,企業物資供應由原來高庫存、大批量保供向小批量、高頻次、精準配送轉變,部分零星物資、應急物資尤其偏遠單位物資保障效率較低。因此,企業物資管理必須跳出固有思維,破除傳統觀念,用新思路、新舉措,建立更加高效、精益的物資管理模式,積極適應企業改革發展要求,更好服務企業生產經營需要。
一、構建聯動機制,進一步優化物資管理體系
完善物資管理制度建設。要進一步完善物資和庫存管理細則、清倉查庫運行管理辦法等物資管理配套制度、規定,進一步明確企業物資管理職責、工作內容和標準,健全管理、監督、督查、考核問責等權責明晰的物資管理體系。企業物資供應管理部門為物資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強化物資管理的歸口管理、考核。通過企業有關部門橫向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加強聯動,持續提升企業物資管理水平。
優化清倉查庫運行機制。要加大加密清倉查庫密度,將以往一定時期開展的清倉查庫的集中檢查轉變為常態化檢查,在企業范圍內抽選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物資管理人員,組建清查小組,進行日常清查,增加物資清查頻次,及時發現各單位存在的問題,降低物資管理風險。通過檢查發現各單位工作中的亮點,改進工作中的不足,總結提煉典型做法,在企業范圍內進行推廣,推動物資管理持續規范,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建立問題責任追究機制。要開展全過程風險識別,組織業務人員梳理物資管理存在風險,根據風險類別制定相應處罰措施,嚴格考核。物資供應部門要每月匯總各清查組檢查情況,認真梳理存在問題,及時下發物資管理問題反饋書,組織相關部門、單位落實問題產生原因。根據反饋情況,每季度組織業務部門、管理部門召開會議確定問題性質、風險類別、考核與處罰等相關事宜,下發物資管理問題整改通知書督促相關單位整改,推動企業基層單位物資管理水平持續改進提升。
二、細化指標分解,嚴格控制物資規模
細化指標分解落實。要統籌考慮企業各生產建設單位生產規模、物資消耗、地理位置、保供難易程度等因素,制定庫存管理指標,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需求和存貨考核指標,按照下達的指標要求,合理分解細化各單位物資管理指標,開展對標追標提升。物資供應部門每周要監控指標運行情況,每月將考核結果反饋企業財務部門,對各單位進行獎勵或扣罰。對于物資消耗受季節影響較大的物資,采取靈活的指標管控方式,按照季節周期性調整和浮動考核指標,確保整體指標控制在合理范圍。
加大積壓物資預警。要每月發布新增積壓物資明細和無動態物資明細。對于新增積壓物資,督導采購部門和積壓物資責任單位,落實積壓原因、制定處置方案,督促責任單位限期處置。對于入庫長時間未領用的無動態物資,通報責任單位,落實原因和使用方向,對于無使用方向的物資協調相關單位進行內部調劑,進一步優化盤活資源。
加強資源信息共享。要推進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打破單位壁壘,構建積壓物資、工程余料、無動態物資信息共享渠道,通過物資管理信息網、資產調劑平臺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制定激勵政策,加快各單位積壓物資、工程余料使用,減少非正常庫存規模,推動無動態物資在企業內部靈活調劑,避免積壓物資產生,提高物資使用效率效益。
三、整合區域資源,提升物資保障能力
劃分單元模塊,合理布局區域物資。要梳理基層生產單位的倉儲設施、人員、裝卸機具、運輸車輛等倉儲資源情況,根據基層生產單位分布和倉儲資源情況,選擇區域優勢明顯、輻射范圍廣的物資資源點,合理布局區域物資。
實施分類管理,優化物資庫類型與物資目錄。要開展物資類型全方位分析,組織各單位梳理生產建設中常規物資、應急物資,結合各單位物資消耗規律,確定物資品種與物資數量,經采購、倉儲、檢驗等專業部門共同論證后,形成物資目錄。要根據區域位置、倉儲資源情況及物資需求,確定區域物資儲管的模式、規模、定位。
統籌業務推進,確保區域物資服務保障工作運行。要不斷總結物資業務運行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與難點,簡化審批程序、完善業務流程,提高物資供應各項工作運行效率。
四、豐富培訓渠道,提升基層物資管理人員素質
增加面向基層培訓班數量。要通過組織基層倉儲保管員培訓班、業務人員培訓班等,向基層業務人員宣貫物資管理、倉儲保管、業務操作等方面的內容。
開展送教上門和網絡答疑。要響應基層單位需求,組織專家、業務能手到基層生產現場,進行業務培訓。面向管理區和專業化隊伍組建業務交流群,隨時解決基層業務人員困惑。
開展“一對一”幫扶。要由物資供應部門采購科室一對一結對,進行對口服務,解決制度、流程建設和業務運行過程中的問題。
總之,要通過構建聯動機制,進一步優化物資管理體系;細化指標分解,嚴格控制物資規模;整合區域資源,提升物資保障能力;豐富培訓渠道,提升基層物資管理人員素質等措施,建立更加高效、精益的物資管理模式,積極適應企業改革發展要求,更好服務企業生產經營需要。
作者簡介:劉燕(1982-),山東省德州市人,大學本科,工程師,現主要從事物資管理服務工作。